道德高于知识?从某一角度来讲,“恶”往往成为历史进步的杠杆。据袁枚《随园诗话》记载:苏州一屠夫家中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仗义半从屠狗辈”,下联是“负心都是读书人”。耐人寻味。
没知识的人,有道德。负心缺德的,多是读书之人。
中国古代哲学对道德与知识的关系辨析可分为两类,其一是根本不相信道德的存在。典型的就是“杨朱哲学”。《孟子·尽心上》曾说它“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其一则是信仰道德的。孔子和庄子都属此类。他们的本义虽有出入,但对生命本身都是持有道德观的。其不同处在于,孔子将道德根源置于人的经验领域(血缘和心理)中;而庄子则将之赋予超验的“道”的地位。
对于不信仰道德一派,笔者不予讨论。因为没有讨论的基础。
对于孔子,显然是持“道德高于知识”这一信念的。道德属于人的精神领域,崇高的道德是排斥功利和实用价值的。而知识,作为人类种族维持生存和寻求发展的文化工具,它的目的恰是纯粹的功利效益。因此,道德与知识产生矛盾具有必然性。
社会发展依靠知识的积累和增长,依靠“物”与“利”对人本能的刺激和奖励。从某一角度来讲,“恶”往往成为历史进步的杠杆。这种进步也必然要以牺牲人类纯洁的童年、美好的人性、道德感和对善的追求为代价。这就是历史与道德、理性与人性、真与美的二律背反。
孔子解决此两难处境时,是以保护道德,限制、否定知识来进行的。如在《论语》中我们可以见到,他反复阐释的就是“道德高于知识”这一信念。
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有徳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子路》)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知德者鲜矣。(《卫灵公》)
巧言乱德。(《卫灵公》)
这些记载都鲜明地表达出孔子对知识(“言”、“巧言”、“利口”)的道德批判和道德立法。他要求的是言行一致,且合于礼(道德规范)。虽然儒家(尤其是理学)能在理论体系上统一道德与知识,但一落到实践上,全然就走了模样。挂道德之羊头,卖私欲之狗肉。
道德的价值与功利、知识毫不相干。事实上,从功利、知识角度探寻道德,结果总是为“恶”披上道德的外衣,或者成为一种乌托邦。儒家将道德植根于人性心理(孟子谓“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和对经验典范的追求模仿(孔子的“吾从周”),实际上就失掉了道德根源,为不道德、伪道德实践大开方便之门。而且越有知识,就会伪装的越隐蔽,危害也越大。
章太炎的道德论就是其历史总结:“农人于道德为最高,其人劳身苦形,终岁勤勤……”,“自艺士(医师画家等等)下率在道德之域,而通人(高级知识分子)以上则多不道德者”,“要之知识愈进,权位愈伸,则离于道德也愈远”,这与“负心都是读书人”恰成上下双壁,映出中国知识者真实面目的龌龊和阴暗。
庄子最早指出儒家道德的虚妄,认为这一套道德规范很容易被窃取和利用,即“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半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肤箧》)。但庄子也未能将道德置于先验理性高度,他提倡的以“自然”为本体的道德学说,仍不能不成为知识与功利的牺牲品。
从这一角度看,儒道两家的道德观所以都不具终极意义,而能被任意地利用,满足个人的私欲和功利需要,且披上道德的外衣,恰是因为两者都是从自然或经验角度来建构道德本体的。实践已经表明,这是不可能寻求到真正的道德价值的。
综观儒道,都没能在本质上做到“道德高于知识”,从而在以儒道互补的中国文化心理结构中,也就始终建立不起终极标准,也使得各种混乱的世俗道德观无法被澄清,只能以外在的伦理规范来掩饰道德的贫困。
由于丧失掉道德的根源,社会变得越来越虚伪和功利化,人情、人性江河日下,文化昌盛而真情未泯的少数知识者,只能到农村的淳厚古风或宁静的大自然中寻求精神慰藉和人生真义。
对知识者,我想可以划分为这样几种类型:一是有知识而无道德;二是无知识而有道德;三是既有知识又有道德。对第一种应予存留知识而废其思想观点;对第二种,可以存人而废其言;对第三种,则应视作人类的导师或真正的灵魂工程师。
宗白华在本世纪初写过一篇《学者的态度和精神》。他说:“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敬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前者的态度是“绝对的服从真理,猛烈的牺牲成见”。后者的精神是“宁愿牺牲生命,不愿牺牲真理”。这种知识者沉痛的反省,正是对近现代知识者道德沉沦和良知败坏的庄严抗议和批判。它至今仍不失其现实批判力量。
道德探讨的最重要问题表现在道德实践中,因为只有在实践中,道德才会与功利发生冲突,这就面临着选择:是服从道德律令,还是服从功利计较。这个问题不是用思考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一神近乎直觉的判断力和近乎本能的行为能力。很显然,有道德就不能讲功利,求真理就不能怕牺牲。而只有构建起内心的道德律令的绝对权威,才会毫不犹豫地实现人的道德价值。这恰是传统道德哲学缺乏的。
现在,首先应驱逐占据人们心灵的伪道德,为绝对道德腾出地盘来,而知识,必须为道德服务,知识的价值必须服从于道德的价值,这样人们才会在道德的帮助下找到自己的真实存在和生命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