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第39个“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饮食实现零饥饿”。 民以食为天,平凡就是一粥一饭之间,品尝到幸福的滋味。
每一粒粮食都是辛勤劳动的结晶,一粟一米,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但其实,粮食的价值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宝贵。
俗话说,一粒米需要7斤4两水的滋养,一碗饭相当于吃下三四丛稻子,一碗饭是很多很多心血和汗水凝聚的。
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丰收的营口
堪称“北方大农业缩影”的营口拥有农业生产的地缘,山海相连的地理条件,带来丰富的物产馈赠,苹果、西瓜、水稻、海蜇……农林牧渔应有尽有,大家纷纷晒丰收的喜悦,大米、黄豆进入千家万户的厨房,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飘着来自营口的稻香味道。
有人说,米香究竟是什么香?来营口看丰收的大米了。扑鼻的米香、美味的菜香、醉人的酒香,不留痕迹地勾起了人们对美食最原始的渴望。
北方人爱粳米,南方人爱籼米。中国大米的多样性和分布区,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关于家的印记。“初见时一目全稻清香,初见时一目莹白如雪,简单的一粥一饭,谁说生活不是诗呢!”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幸福生活的根本,知道古代怎么储存粮食吗?关于粮食,这些冷知识你都听说过吗?第39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一起涨知识!
01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
“五谷”,在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没有稻。“五谷”的概念如今也不再局限,玉米、红薯、马铃薯在明朝时期从外国流入的粮食也作为“大概念”融入其中,步入百姓家。
02 古人怎么吃“米”?
水稻起源于中国,先秦时期“最上档次”的是“蒸饭”,但古人早期的蒸饭做法与今天稍有不同:先把米下锅中煮一下,等到半熟时再捞出来放进蒸锅(甑)中的箪子上,蒸熟。
秦汉时期,人们喜欢吃的已不再是蒸饭,而是一种“干饭”。这种干饭与现代干饭不同,是一种晒干没水分的真正干饭。制作方法也特别简单,就是把将做熟的米饭晒成干饭。
魏晋南北朝时期,现代人们所吃的各式米饭,在这一时期基本都出现了。宋人喜欢用米与其他食材一起做饭,根据配料的不同,有青精饭、蟠桃饭、金饭、玉井饭、盘游饭、二红饭、蓬饭、石髓饭、大骨饭、淅米饭。
03 古人怎么吃小麦?
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作物,也是目前全世界产量第二高的农作物,地位仅次于水稻。小麦是在夏朝以前通过还“未曾规划”的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
我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告麦”、“食麦”记载,《诗经·周颂》中“贻我来牟”的“来”便是麦子之意。 东汉时期已经有了麦粉面条的雏形,当时所有的面食皆称为“饼”,因要在汤中煮熟,所以又叫汤饼。
早期的汤饼呈片状,后来逐渐演变成条状。面条在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基本形成。小麦磨成的面粉能够制作成馒头、面条等各种面食,北方各地在小麦的制作上也各显其能,开发出了各种吃法。
04 古人怎么储藏粮食?
在古代,粮仓代表着国家的富足稳定,储存和发放粮食毫无疑问是天下大事。古代粮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被称为“天下粮仓”的含嘉仓。
考古工作者在含嘉仓粮窖内发现了满满一窖颗粒分明、糠米可辨的粮食。该仓利用“席子夹糠”的方式隔湿保温,于冬天低温进行粮食密封工作,从而确保保存时间最久。
一般农户多用瓮、瓦罐等器皿储存粮食,大户人家、地主豪绅则有囤垛和廒间存放粮食。干燥、通风、避光、低温是古人储存粮食的秘诀。
05 谁是粮食中的“移民户”?
当今影视剧中,食物 “穿越”时空的情况屡见不鲜,许多漂洋过海的“外籍”食材事实上也见证着历史的发展。
诸如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看似寻常的粮食,其实都是明朝时传入中国的美洲原生植物,后因其耐贫旱、产量高等种植优势逐渐开始广泛种植,并对缓解人口压力产生了重要作用。
此外,花生、辣椒、大蒜、番茄、南瓜等食物也都是“舶来品”。
06 这几种“豆”咋区分?
青豆、黄豆、黑豆和大豆……它们的区别是啥?事实上,各种颜色的豆子可以统称为“大豆”,而黄大豆作为大豆中种植最广泛品种作为主要指代。
大豆的种子种皮颜色和粒形分各有不同,大致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它大豆、饲料豆五类。 其它大豆也包含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
大豆不仅可以做成豆腐、豆浆等豆制品食材,还能榨取豆油、 酿造酱油或提取蛋白质,剩下的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每一粒粮食都值得被尊重,一起了解粮食,珍惜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