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苏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苏轼的弟弟。
三苏同位居唐宋八大家,在光芒万丈的哥哥苏轼的对比之下,苏辙的存在感确实有点低。
也曾有人说:“苏辙不如苏轼。”其实,“三苏”都是通才、全才,只是苏轼的贡献更大,影响更深远而已。
历史上有许多手足相残的例子,但苏轼与苏辙同样才高八斗,同样曾身居高位,却始终相持相依,不妒不羡,无论喜悲,都未曾走远。
-01- 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
苏轼与苏辙,一同进士及第,彼时苏轼二十五岁,苏辙才十九岁。只不过,苏辙性格低调,名气远没有哥哥苏轼来得响亮,久而久之,就有许多人认为苏辙不如苏轼。
其实不然,看看这场制举考试,就知道苏轼那句“ 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并不是私心。
▲左为苏轼,右为苏辙
“制举”是皇帝为选拔人才举行的特殊考试,是一种最高规格的考试,要求极为严格。
当日,仁宗在御政殿试,所举“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策问。“贤良方正”是说文学出众,道德端正,“能直言极谏”是指善于策论,勇于给皇帝提意见。
苏辙作《御试制科策》,矛头直指宋仁宗。斥其为:
沉湎于酒,荒耽于色,晚朝早罢,早寝晏起,大臣不得尽言,小臣不得极谏。左右前后惟妇人是侍,法度正直之言不留于心,而惟妇言是听。
大意是说仁宗沉溺于声色犬马,怠于政事,还听不进去逆耳忠言,惟后宫里那群妇人之见是从。
更厉害的是,苏辙后面还连用了历史上六个昏君来做比喻,论证宋仁宗根本就没有执政能力,简直不配做皇帝!
苏辙的策论虽然有些过火,但他直指当时国家冗官、冗兵、赋税沉重、对外屈膝等时弊,其胸怀大志、忧国忧民、忠君报国的赤子之心,坦坦荡荡,正气凛然。苏辙无所顾忌的策论立马在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大臣之间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主考官司马光在苏辙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他也曾经十九岁考中进士,他认为苏辙在应试者中表现出的爱君报国之心,可喜可嘉,应选为三等;考官胡宿则认为,苏辙然如此侮辱圣上,应被黜落。
▲司马光
幸运的是,仁宗不愧为仁厚之君,豁达大度,一锤定音:“吾以直言求士,士以直言告我,今而黜之,天下其谓我何!”
他欣赏苏辙的文章胆识,对苏轼、苏辙兄弟赞赏有加,还兴奋地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最后,苏轼入第三等次,为“百年第一”,苏辙入第四等次。
虽然,苏辙未能与哥哥一同入选三等,但苏辙这番策论远比苏轼尖锐激烈,由此可以看出,苏辙的实力是不逊于哥哥。
苏轼曾说:“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这并不是什么自谦之词,而是苏轼的真心话。
苏轼的学生秦观也同意苏轼的看法:“中书(苏轼)尝自谓‘吾不及子由’,仆窃以为知言。”
虽然哥哥的光芒盖住了苏辙,但兄弟二人的感情却从未受影响,而是一同携手前进,在官场中互相扶持。
-02-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苏洵在给兄弟二人取名字的时候,解释道:“轼为马车上用作扶手的横木,其貌不扬,却必不可少。辙为马车辗过留下的车轮印。苏轼啊,我担心你因不善于装饰自己的外表,而让你受到伤害啊。车会摔坏、马会死,唯有车辙安然无恙。苏辙啊,我知道你是可以免于灾祸的。”
兄弟二人以后的人生轨迹似乎证明了苏洵的先见之明,而“轼”、“辙”这两字也似乎决定了兄弟二人的终生。
▲沈道鸿《三苏论词》
苏辙性格沉稳老练,而哥哥苏轼却口无遮拦,心无城府,动不动就写诗直言极谏。更多时候,苏辙反而像个兄长,为这个哥哥操碎了心。
苏轼因为这个性子,得罪了不少人,几经贬谪,但还是老样子,最后终于摊上了大事儿,也就是乌台诗案。
事件爆发时,苏辙因距京城较近,所以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在御史台派人往湖州逮捕苏轼的同时,苏辙立刻修书给哥哥,好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则连夜写了一封奏章,请求朝廷削去自身官职替兄赎罪,以保住哥哥一条命。
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为兄轼下狱上书》
苏轼下狱期间,长子苏迈每日为其送饭。父子二人约定,平时只送肉和菜,如判死罪则送鱼为信。
结果有天苏迈赶着出城借钱,便委托朋友代送。朋友不知情,特意买了一尾鱼给苏轼补一补。
苏轼看到这条鱼,内心百感交集,想到弟弟常劝自己谨言慎行,自己却不以为然,如今这般凄惨,才意识到天下无一人如弟弟这般知冷知热,便给弟弟苏辙写下绝命诗: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按照规定,牢犯的只言片语都须呈给最高当局查阅,神宗并非真的想要了苏轼的命,看到诗中手足深情的字句,终是于心不忍。
再加上王安石、太后等纷纷出马求情,苏轼最终免于一死,被贬黄州,苏辙也受牵连,被贬江西。
因苏轼入狱,家眷无人照看,苏辙在哥哥出事之后,就将哥哥的家人接到自己家里照顾,如今被贬,他又带着一家老小前往江西。一路上,十几口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全靠苏辙一个人忙前忙后。
到江西安顿好自己的家人后,苏辙来不及喘口气,又护送哥哥一家老小到黄州。
世人都羡慕苏轼洒脱,不为世事牵绊,殊不知,这一切离不开弟弟苏辙在背后的扶持,为他承担世俗的琐碎与不堪。
正如作家赵允芳所说的:“苏轼与苏辙的关系就像箭与弓,箭之离弦,离不开弓的隐忍内敛。唯弓弩收得愈紧,箭方能弹射得愈远。某种意义上,正是苏辙的内向收敛、隐忍坚韧,成就了苏轼穿越时空的锋芒与伟才。”
-03-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看似洒脱的苏轼,其实,在弟弟面前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弟控”。
苏轼第一次外出为官,是兄弟俩生平第一次离别。苏轼看着弟弟在郑州西门外的雪地上骑着一匹瘦马,路面逐渐沉落,他的头一起一伏,终于消失在视线之外时,眼泪水都要夹不住了。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后来,苏轼路过弟弟苏辙任职的陈州时,为了多陪陪弟弟,他在那里住了七十多天,过了中秋节才走。杭州任满之后,苏轼还请求调往密州,只因为弟弟在济南,可以离他近一点。
更为夸张的是,苏轼几乎每到一个地方,就会给弟弟写诗寄信,仅以“子由”为题的诗词,就超过100首,可见苏轼对弟弟是十分依赖的。
苏轼曾与苏辙约定,待到年老后,两人一定要“对床夜雨听萧瑟”,辞去官职,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共度余生,弹琴论诗、听风观雨、饮酒欢歌。
只不过,兄弟二人几经贬谪,相聚的日子屈指可数。到了晚年,60岁的苏轼被贬海南,57岁的苏辙则被贬雷州,“功成身退,对床听雨”的约定依然遥不可期。
分别之际,苏辙看着哥哥苏轼乘船远去,想到他与哥哥都已是暮年,此番离别,有生之年能否再相见,不禁泪如雨下。
老天爷终究是没有眷顾他们。三年后,苏轼自海南北返途中,病逝常州。没能和弟弟子由见上最后一面,是他临终前的最大的遗憾:“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
噩耗传来,苏辙失声痛哭:
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 游戏图书,寤寐其中,曰予二人,要以是终。
次年,苏辙按照兄长遗言将其葬于嵩山之下,并卖掉自己部分田产,将三个侄子接到身边共同生活。
晚年的苏辙闭门不出,几乎断绝了一切人际往来。十年后,苏辙也追随哥哥而去,终于,实现了“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约定,彼此再也不会分开。
《宋史.苏辙传》中评价这段兄弟情是:“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世间最幸运的事,莫过于有一个肝胆相照的知己,而比这更幸运的,是这个人就是自己的至亲。一生得真情如此,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