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斶。齐宣王慕其名,把他召进宫,来。颜斶进宫来到殿前的台阶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
齐宣王见了很奇怪,就说:“颜斶,你过来吧。”
谁知颜斶一动不动,反而说:“大王,你过来。”
齐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斶目无君主、口出狂言,对他喝道:“大王是君王,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怎么可以让大王过去呢!”
颜斶说:“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的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
听完此话,齐宣王说:“你这人也太过分了,究竟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斶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
齐宣王问:“你说这话有根据吗?”
颜斶神色自若地答道:“当然有。您难道不记得了吗?当你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50步以内的地方砍柴,格杀勿论!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为万户侯,赏以千金。’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王的头,竟连一个死的士人的坟墓都不如啊。”
齐宣王无言以对,非常不高兴。大臣们看到齐宣王尴尬的神情,全都上来救驾,群起而攻之:
“颜斶,过来!颜斶,过来!我们大王如今治国有方,安民有策,四方义士,莫不仰慕大王圣德;天下辩士,莫不争相效劳;东西南北,莫敢不服。万物齐备,百姓亲附。在齐国,高级的士被称为匹夫,只能徒步,而且还要从事农耕;一般的士只能在穷乡僻壤给人家看门。你是不是太狂妄了?”
颜斶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而到了商汤时代,诸侯就只有3000多了。如今,称孤道寡的才24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之所在。”
“《易经》中不是说: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这,必以骄奢,则凶从之。所以说,无其实而洗其名者,必然要受到削弱;无德而望其福者,必然要遭受困厄;无功而受其禄者,必然要受到侮辱。因此,尧有9个辅臣,舜有7位师友,禹有5个助手,汤有3个辅臣。自古及今,能虚成名与天下者一个都没有。”
“所以,大王您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感到惭愧。真正能够成就高尚道德并扬名于后世的是尧、舜、禹、汤、周文王那些人啊。”
齐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一番高论,才知道自己是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有车坐,您的夫人和子女衣食无忧。”
颜斶辞谢说:“美玉出自深山,一经工匠雕琢,就失了天然本色。这不是说它就不珍贵了,只是丢了原来的质朴。我们这些人,生活在不为人知的小地方,一当上了官,就失去了自己的本色,神星不全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士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是您大王,而尽忠直言的是我颜斶。”
颜斶说完,向齐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而去。
文意解读:慢慢地走,就当是坐车。后称从容步行为“安步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