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解读:
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典故渊源:
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
经典故事:
西汉时有个人叫苏武,他的父亲和兄长都是朝廷的官吏。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十分不稳定,双方频繁地派遣使者互相窥探虚实。
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它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攻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还把汉朝的使者都返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完回信让他回去,可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表示非常赞同,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因此苏武也受到了牵连。单于想逼苏武投降,如不投降就把他杀掉。
苏武不受匈奴侮辱,他说:“我屈辱了使者的身份,玷污了使命,虽然活着,有什么面目回汉朝呢?”说着,拿起佩刀自杀,经过抢救,才免于一丝。
单于看到苏武如此气概非凡,就想让苏武背叛汉朝,臣服于他。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俸禄和高官,但都被苏武严词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便决定用酷刑,也未得逞。单于就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它回到自己的国家。
不久,单于派降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李陵说:“单于诚心诚意等待您归顺,看来永远不会让您回大汉了。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罪,有谁知道您对朝廷的忠诚呢?”
李陵还告诉苏武出使匈奴后他家人的悲惨遭遇(大哥和弟弟被迫自杀,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不知去向),妄图动摇苏武归汉的决心。但是,苏武坚定地说:“我们父子两代没有功劳和成就,我们家的一切都是皇上的栽培和恩典,职位做到将军,爵位领受通侯。我们兄弟三人都在皇上身边,总想肝脑涂地,粉身碎骨来报答。只要有机会就应豁出命去尽忠效力,即使受到刀砍锅煮,也心甘情愿。”
李陵听了苏武的这番话,十分感动。
就这样,苏武在贝加尔湖牧羊长达19年。19年后,当初下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去世了,汉朝的汉武帝刘彻也死了,汉武帝的儿子继任皇位。这时,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苏武才得以回到自己的国家。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40岁,在匈奴受了19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看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根不被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