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是个性情木讷、不善言谈的人,他曾经获得两次国际马拉松邀请赛(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世界冠军。
每当有记者问他为什么可以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就会说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他的智慧到底是什么呢?
直到10年后,人们在他的自传中才找到这个谜的答案:"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做的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事业的成功,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目标组成的,美国管理学家W•古特雷提出了著名的古特雷定理: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
职场上,有的人勤奋苦干,却不清楚应该提升哪些能力,提到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感到迷茫不安;有的人,房子越来越宽大、车子越来越豪华,精神却越来越迷茫;有的年龄处于40——50岁阶段的人,房贷支出、子女教育支出越来越大,健康状况大不如前,职业危机感却越来越强,不知道哪一天上班就会突然收到被解雇的通知……
其实,大多数职场人士的烦恼与迷茫,有多种原因,日本GLOBIS(顾彼思)商学院历经二十多年的教学与观察,与超过七万名职场人士进行对话,结合实践经验,在《如何成为职场实力派》一书中,总结出影响我们职业发展道路的10大职场基础能力:
思维沟通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假说构建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数据与信息分析能力、思考对策的能力、演讲能力
实施执行能力:人际影响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志向(目标)发展能力
先哲老子说过:"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天下事情纷繁复杂,头绪众多,抓住一个事情的核心就好办了。在这影响我们的10大职场基础能力中,其中的志向(目标)发展能力,就是职场道路的顶层设计,需要我们追根溯源,通览全局,在系统上规划出职业问题的解决之道。
在《如何成为职场实力派》一书中,GLOBIS(顾彼思)商学院帮我们分析了这一能力。
1如何理解目标
目标,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人生可以实现的事情。
如果我们把大目标的实现看作无数小目标实现后的集合体,就可以把目标大致分为两种:短时期内,我们可以实现的目标叫作小目标;而需要花费较长职业生涯想要达成的目标叫作大目标。小目标可能随着不断积累越来越大,逐渐变成大目标;也可能会在积累过程中发展出新的目标。
小目标是怎样变成了大目标的呢?
大多数人,先是专心致志地完成眼前的工作,从中把握每一次机会,持续做到一定状况,在积累小目标的过程中,才找到了自己的大目标。也有少数人,从一开始就抱有宏大的、可以作为人生主题的目标,通过小目标的不断累积,使大目标更为具体化、可视化。
先哲老子说过:"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始於足下。"
无论是哪种情况,只有不断朝着小目标努力,努力,再努力,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大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2培养目标的环节
目标的循环实现包括以下要素:为了达成目标采取的行动、行动的结果、客观看待、自问自答、新目标的设定5个环节,不断循环且呈螺旋式前行发展。
(1)在某一时机确立人生最初的目标
回顾孩童时代,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天生喜欢绘画,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始终如一坚持这一目标;
●在父母的建议下参加钢琴培训,不断设定目标并努力;
●在父母的安排下为了考出好成绩而参加补习班。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3种行为会呈现两种走向。
第一种叫做天生喜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小就确立了绘画这一职业目标,这是主动目标。
第二种是从小学习绘画并坚持长期练习后,这一活动已经变成了孩子的责任,希望有一天能成为画家。这就是主动目标。
第三种是考试这类的节点过后,考试合格的目标随之消失,变得讨厌或放弃学习。通过考试,这就是被动目标。
主动目标是自己主动决心、真心实意而制定的,被动目标是自已屈从于外在压力时、不得不制定的,并非出自内心本意。
人们在孩提时代,不论通过什么方式,只有那些真正凭借自己的意愿,树立一定时期内人生可以实现的主动目标,才真正属于我们人生最初的目标。职场上,道理与此相通,有的人为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可以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孜孜不倦沿着主动目标持续深更,逐步成为专家型人才。
(2)为了达成目标采取的行动
目标有三大作用:第一个作用是作为克服困难、继续努力学习的精神支柱;第二个作用是作为航标,引领自己的行动方向。第三个作用是发挥领导力,成为带动周围人共同前行的标杆;
我们一旦有目标,下一步就是采取实际行动,促成其实现:为了在学校运动会参加比赛而在练习跑步;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而努力学习;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废寝忘食地工作……
要注意避免的是:忘却了目标,失去了思考判反思总结的能力,工作被习惯和流程左右,变成了机械式流水线模式。不经意间才发现:只有年龄在增长,综合价值并没有获得真正提升。
在采取行动这一环节中,要有意识经常返回原点,审视自己,努力保持高昂的精神。
(3)行动的结果
行动取得结果后,意味着目标动力达到了高峰,此时,会出现3种模式:
第一种是自身的表现在提升的感觉有所弱化,甚至完全感觉不到了。
我们在为某一目标拼命努力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瓶颈时期,当初实现小目标带来的新鲜感、成就感逐渐弱化,思想上产生已经拼劲全力的感觉,产生了懈怠情绪,使得实现目标的动力也随之消失了。
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为了达成目标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去行动。在这一模式下要有一鼓作气,吹灭逐渐微弱的心火的勇气。
第二种是目标动力本身不被本人的意志力左右,而是自行终止。
这种情形下,行动对象的终止与本人的意向无关,例如所在公司倒闭、部门被撤、企业重组、工作换人接手等等。有时候本人的动力还没有达到极限,但面临无法继续实现目标的现实,因此动力慢慢降低,最终在某一时机迎来了终点。
第三种是出现了其他目标
这种情形下,我们在朝着现在的目标继续行动的过程中,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人,开发了更多的能力,视野变得宽阔,最终使自身具有更多可能性,从而产生了其他目标。有可能出现和现在完全无关的目标,或是作为现有目标的延伸,出现了更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目标。
(4)客观看待目标结果
在积累了一定的行动经验,迎来了不同类型的行动结果时,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客观看待。
客观看待的环节是指从只顾眼前、只着眼于自己做的事情、盲目跟随别人设定好的目标行动的状态,转变为理解自身所处的位置,看透全局的架构,需要我们清晰判断自己处于哪一位置,认识自己目前所做的意义和状态。
为了在一定距离下客观审视自己,可以采取比较烦,把自己的行动和所处状况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
如果我们要跳槽,首先把自己和职场相同专业领域的人放在一起,进程对比分析,思考自己的实力如何、强项和弱项是什么。再依据自己在公司或社会中的地位、和他人的关系、文化与价值体系的特性、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客观的评价自己,找到自己下一步行动的目标。
步骤如下:
●把自己的工作成果、自己所属公司的状况与他人、全社会比较。
●通过与他人的对比,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实力,精准定位。
●暂时跳出自己所属公司和行业,将自己所在公司的活动和一般职场活动比较。
●比较时,不要忘记小细节中也有大线索。
●如果注意到了一些之前未曾注意的事情,或是内心感觉到波动时,要认真面对。
●为了进行比较,要努力和公司外部的人建立人脉网、有效抓住公司内部调动和参与公司项目的机会、不断地汲取公司内外信息。
(5)自问自答
除了客观看待目标结果,我们还要进行独立思考,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反思一直以来的职业目标活动,,盘点各种需求、愿望,总结真正需要做的、想做的到底是什么。具体方法上,可以写日记或工作总结,进行自问自答,打破砂锅问到底,探究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目标。
(6)新目标的设定
自己创造新的目标,包括主动跳槽和主动获取公司内部的调动机会,还有独立创业。
设定新目标的步骤如下:
●通过自问自答充分思考,做好准备。可以敏感地抓住他人赋予的机会。要避免因准备工作的懈怠而导致机会流失。
●和各种各样的人建立人脉关系。
●对公司内外信息保持敏感,积极争取机会,为此要不懈地开发自我能力
●拥有他人(其他公司)用得上的明显的强项(竞争力)
●当迷惘的时候,就采取行动。
3自律性之轴
多数情况下,目标是沿着两种方向发展的:随着自律性的提高而发展;随着社会性的提高而发展。
所谓自律,指自我约束,自己决定自己的目标前进方向。在自律性轴上发展目标,意味着扩大自己可以做决定、做选择的主动目标的范围。
开始阶段,人们选择一个环境,例如进入一家公司,根据公司的规则、制度进行职业活动,同时积极开发自身能力。当达到一定专业深度,获得一定程度自由度后,自律性目标有模糊变得清晰,就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创业,承担制定目标的全部责任,在未知的环境中砥砺前行。
还有的人,找一些能够成为行动模范的人,比如所在公司前辈、行业内的成功人士,以他们的做法为参照,也能最终做出自己的决定。
4社会性之轴
目标的社会性,是以自己为起点,不断扩大自己所担负的责任范围。社会性之轴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利已的以自我为中心,到利他的以他人为中心的目标变化。
从程度和范围看,社会性的扩大可以分为以下4个维度。
(1)为了自己
当我们在结束了学生生涯,进入公司就职,就是通过融入公司、学习掌握工作方法,来给自己充电、提升综合能力。
当然,也有人会抱着为社会做贡献这一大目标工作,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从融入社会开始的。
(2)为了自己周围的人
当我们在职场上锻炼出一定能力后,也就是在公司里能够独当一面后,自己能够影响的范围就渐渐扩大了。这一阶段中,仍然是在公司这个平台的影响力之下,我们才扩大了职业目标的影响范围。
这一时期的目标特点,是以他人赋予的规则为基础,还处于费尽心力思考怎么完成公司任务的阶段,制定的目标大多还是满足公司发展、满足个人以及家庭生活与发展,实质上,这些目标都与自己具有直接利益关系。
(3)为了整个行业
很多人在实力增强、拥有了自信后,制定目标不仅考虑所在公司利益,推而广之,会对整体行业领域进行思考。这是因为当人们长期身处这样的场合,自身使命感越来越加强,于是越来越想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一个人,到了被赋予一定权力,个人能力和人际关系都比较雄厚的阶段,个人影响力就会有极大的飞跃。我们生活中见到得很多创业者,多数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达到了这一目标认知程度。
(4)为了全社会
大多数公司职员,都是在前文所说的关心公司行业整体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的职责目标,直到退休。
其实,作为公司的一员,能够完成自己的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是非常了不起的。在多重目标相互重叠的情况下,很多人不仅会追求行业目标、实现个人的目标,还会思考能证明自己在这个世界存在过的证据是什么,能为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并为此孜孜不倦地付诸行动。
先哲老子说过:"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自律性和社会性为职业目标发展的横竖两轴,目标可以分为"他人决定的为了自己而存在的目标"、"他人决定的为了大家而存在的目标"、"自己决定的为了自己而存在的目标"、"自己决定的为了大家而存在的目标"4种类型。贯穿我们的职场生涯,人的目标价值在不断探索过程中,由小到大的整个过程中,每个人处于不同的阶段,从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生活态度,其背后引领性因素就在于我们选择的是怎样的目标。
《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里的"预",是预先的意思,讲的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做好准备,就容易成功。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
职业目标的循环实现包括以下5个环节:为了达成目标采取的行动、行动的结果、客观看待、自问自答、新目标的设定,这5个环节不断循环且呈螺旋式前行发展;目标的维度从为了自己、为了周围的人、为了行业、直到为了整个社会的人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职场生涯中的成功,往往眷顾那些有计划、有准备、有目标的人。让我们遵循这些方法,制定一个清晰的计划,为了实现心中的目标,努力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