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植物的诗句-这些植物,在《诗经》那长长短短的诗行里,种植、生长、不朽

植物的诗句-这些植物,在《诗经》那长长短短的诗行里,种植、生长、不朽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1-07 10:35:34
阅读:
最新资讯《植物的诗句-这些植物,在《诗经》那长长短短的诗行里,种植、生长、不朽》主要内容是1、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于是,于那“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中,我们读出了人的生活与植物的息息关联,读出了那些诗人们对植物的钟情与喜爱。-植物的诗句,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1、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经》是一部关于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诗集。那里有古人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自然更有古人普普通通生活的点点滴滴。


那里,记载了一个很原始的农耕社会,离泥土很近很近的生活状态。那些诗行里,有劳作、有杀伐、有爱恋、有祭祀,更有草长莺飞、草木荣枯,有小草萌发、桃花灼灼、蒹葭苍苍……于是,于那“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中,我们读出了人的生活与植物的息息关联,读出了那些诗人们对植物的钟情与喜爱。


人与草木,都是泥土的植物。在《诗经》那长长短短的诗行里,种植、生长、不朽。


那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纤细或者高大的植物,一经种进《诗经》里,就成了一种丰美的意象,蕴含着爱与恨,喜和忧,追寻与怀想……


让我们走进去,品读、感悟、回想,流连忘返。


2、


艾草,一种久远而新鲜的味道


艾草,一种普通的蒿草。荒山野岭,山沟河滩,到处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在北方,那是一种普通而又极不普通的植物。因为它的身上,蕴含着浪漫的故事与岁月消磨不掉的味道。


说到艾草,就会让人产生许多联想。


自然会想到那个悠久的节日——端午。由端午,又自然会想到那个楚国的诗人——屈原。或者,会想起中国最古老的疗治方法——艾灸。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至端午之际,人们就纷纷到原野里去,把艾草割回家,捆绑好了,立在家门口。或用艾叶熬了水,给孩子洗澡,等到夏天来了,孩子就不会招蚊虫叮咬。我们这里的习俗则是采摘一把艾草,插在门前,取它辟邪却鬼的意思。早上,要把艾草叶子放进脸盆里洗脸,说可以预防眼病。


在我们这里的山里,深秋时节,满地是枯黄了的艾草。山里人就用镰刀把艾草割回家,拧成很长很长的艾草绳,一层一层盘起来,放在阴凉处晾干。像一条一条冬眠着的蛇,在厢房的某一个角落盘踞着,一盘、两盘。岁月让艾香沉淀进它们的骨骼里面,更加沉郁、绵长。来年的夏天到了,蚊虫多起来,满山满屋子乱飞,大人、孩子不堪其扰,夜里无法入眠。人们就把沉睡了一个冬季的艾草绳拿出来,放在炕沿边上,点燃。那艾草绳就冒出袅袅的青烟,如同一颗火种,日夜不息。浓烈的艾香随风飘荡,满屋子都是艾香。蚊虫惧怕这种艾香的味道,远远遁去。人却可以在艾香缭绕中,安然入眠。


这样的习俗不知源自于何时。只在明朝沈榜的《宛署杂记》里面见到这样的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锁,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还有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祛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等。由此看来,端午节是一个很古老,具有很丰富内涵的节日,与屈原也没有多大关系了。


但艾草的医疗作用,却是有记载的。据《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所以《孟子》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


艾草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屈原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端午已经成为了一种节日。艾草虽然与“端午”没有什么渊源,但艾草却还是出现在屈原的《离骚》里。“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只不过,在《离骚》里,屈原对艾草并没有什么好感。他认为艾草的香味远没有兰那样幽雅、悠远。


关于这艾草最美的诗句,应该在那《诗经》里面,那才是对艾草最美的阐释。


《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3、


苍耳,一种柔软而坚硬的怀想


秋深了,山野里的沟沟岔岔,树林间长满蒿草的小径,河滩的乱石丛中,一蓬蓬的植物上挂满了一粒粒带刺的,坚硬的果实。那就是我们所说的“蒺藜”。黄褐色,坚硬,锋利。不敢用手去触摸,稍不小心,刺入手指,胀着疼。走路的时候,也要躲避着它的牵扯,一不留神,脚面、裤腿都会挂满一粒一粒这样的小果实,锋芒毕露,摘都摘不掉。山里人是很讨厌这种植物的。


读了《诗经》,在《周南·巻耳》篇里,却见到了全然不一样的名字。它叫“巻耳”,也叫“苍耳”。才知道,我们山里那些带刺,扎人的植物,还有这样好听的名字。


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苍耳”的名字。


因为这个名字,一下子就颠覆了我之前对这个小小的,浑身是刺的植物的印象。古人真的是太有想象力了,生长着一颗颗带有锋芒利刺的小东西的植物,竟然取一个这样富有诗意的名字。“苍耳”,那是怎样一种意象呢?


春来,一蓬一蓬旺盛地生长着,不挑环境,不避荒凉,不用谁去浇水施肥。夏天,阳光热烈,雨水也充沛了,枝丫间就生出一粒粒青青的果实,随即,便长满了一身的毛刺,却是软软的,柔柔的,充满了浓浓爱意。秋风渐紧,果实已经成熟,泛出金黄的色泽,一层厚厚的壳愈加坚固,满身的刺锋利无比。最初的爱,被深深幽闭起来,有了深深的戒意。爱,被深埋心底。是倍加珍视,还是怕受到伤害呢?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原来,古人们是可以一边采撷苍耳,一边怀念远行的人的。想来,她们定然是采摘夏天的苍耳吧。那种绿绿的,刚刚生出来,满身的刺像柔柔软软的绒毛,捏在指尖,柔软可爱。这样的柔软,想必也一定触及到了内心那最深、最隐秘,最柔软的地方。“不盈顷筐。”那个浅浅的篮子还没有装满,就已经娇羞无力,整个的人,连同手里的篮子,都倒向路旁。仔细品读,原来诗经里的女子,采撷的是苍耳的嫩叶。平时作为蔬菜,有时当做药物。苍耳的嫩苗,在古代是一种可食用的菜蔬,三国人陆玑说它“可煮为茹,滑而少味”。《诗经》里那些无名的诗人,写诗,总是在吟咏生活。将植物入诗,也是充满了生活情趣。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从采摘巻耳开始。这《周南·巻耳》不是怀人思归的爱情诗么?


或许,这就是《诗经》里最典型的“起兴”的手法吧。人说,《诗经》里面的诗作大多是无名诗人所作。那么,这些无名的诗人的想象力真是太奇特了。把外形丑陋,浑身带刺的苍耳写进爱情诗里,借以生发出刻骨铭心思念,构思大胆而奇妙。


原来,写巻耳,只不过是为着渲染环境,烘托一种睹物思人的情感。采摘巻耳的人的心思,并不在采摘上面。“采采卷耳,不盈顷筐。”“不盈顷筐”,并非是因为巻耳满身的刺难以采摘,浅浅的篮子总是难以装满,而是心中思念着一个人,一个相隔了万水千山的人。心不在焉,焉能采满筐子呢?虚实相生,一咏三叹,真挚的情感怎能不让人为之一凛,一软,一泫然矣。苍耳,原来是一种苍凉的美。


因为一篇短短的《周南·巻耳》,便重新认识了那种漫山遍野,越是荒僻,越是疯长的植物。原来,它是可以如此美好的呀。


深秋里,我会长时间去观察那些苍耳。满身沧桑的叶片,一粒粒坚硬锋利的果实,暗示着一种渴望,一种拒绝。《博物志》里面说:“洛中有人驱羊入蜀,胡枲子着羊毛,蜀人种之,曰羊负来”“羊负来”指的就是苍耳。满身尖利的刺,原来是一种深深的渴望啊。用那尖利的刺,牵扯那些匆匆的步履,牵扯那些擦肩而过的皮毛,从此海角天涯,流浪四方。


苍耳的身上,竟然负着一种饥渴,一种痛楚,一种思恋呢。


4、


谷穗,一种苍凉而壮美的家国情怀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毛诗序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于是,“黍离”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黍离之悲”就成为一个重要典故,用以指亡国之痛。


一种很普通很普通的植物,因为生长在宗庙宫室的废墟,就引发出一种兴亡之叹。诗人将原本生长在宗庙宫室废墟上的黍稷种进了诗经里面,诗与黍稷就都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了。


在田野里,黍只不过是沉甸甸一把谷穗,只因为生长于几千年前,一片废墟里,被偶然路过的人看见。而这个人又有过兴亡的经历,恰好这个人又是出口成诗之辈。于是,那一排排黍稷就被赋予某种象征,种进了人的心里,种进了诗句里,饱含了一种沉重的沧桑,成了流传至今的经典。


一卷《诗经》在手,读之再三,再三读之。忍不住,浩然长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就是沧海桑田,就是物是人非,就在历史的长河里,渐渐演变成了一种苍凉的悲。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古今贯通,就在于心心相印。《诗经》里面摇曳的沉甸甸的谷穗所创设出来的“黍离之悲”,被后来的人,一次次写进不同时代的诗篇里,表达着不同时代,却是相类似的情感。如此的心有灵犀,是因为有着相同的忧国情怀,共同负了一个永恒孤独的背影吗?“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王风·黍离》那个默默无名的作者,与相隔了几千年的姜夔,竟然如此心照不宣。不禁更让人唏嘘不已。


谁能想到,一片生长在废墟里的谷穗,被写进了《诗经》里,竟然演变成了“黍离之悲”,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经典意象。一种普通的植物,因为文学的关系,具有了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一种力量。也许,这就是《诗经》留给我们的最为珍贵的财富之一。


5、


《诗经》感物造端,比兴寄托,植物描写缤彩纷呈,开一代文学创作之先河。弦而歌之,歌而咏之,或天真质朴,或热烈缠绵,或飘渺摇曳,融入了绵绵不尽的情思。植物承载着诗之“意”,“意”与“象”水乳交融,定格为集体精神的契约,在长久的吟唱流传中,成就了它永恒的美丽,牵绾起流动的文学一脉。


有人说“不读《诗经》,不知道万物有灵”。我却认为,不读《诗经》,不知道植物与诗歌渊源之深。



孙国华,中学语文教师。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儿童文学》、《小品文选刊》、《四川文学》、《意林》、《语文报》、《电影报》等报刊,有作品选入高考模拟训练试卷,选入多种文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