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作为最早的一部诗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共311篇,将古代生活的日常、大自然生命百态等都融入了诗中,充满了生活气息。
孔子曾评价《诗经》的宗旨为“无邪”。梁启超也曾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翻开诗经,那些生长于两三千年前的种种植物,便穿越时空而来,芳草萋萋、原野茫茫的自然场景随即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诗经》的脚步,俯首找寻草木中流转的古老诗意。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解
这是《诗经》的第一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讲述了“君子”对“淑女”的追求。
植物小课堂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茎如钗股,上青下白,叶紫赤,,可供食用。
国风·陈风·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榖旦于差,南方之原。
不绩其麻,巿也婆娑。
榖旦于逝,越以鬷迈。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诗解
《东门之枌》作为《陈风》中的爱情诗,反映了当时陈国尚存的一种社会风俗。朱熹《诗集传》曰:“此男女聚会歌舞,而赋其事以相乐也。”
植物小课堂
荍(qiáo):锦葵,《植物名实图考》云:"锦葵……今荆葵也,似葵紫色……小草多华少叶,叶又翘起……华紫绿色,可食,微苦。"古罗马帝国的讽刺诗人——马鲁提亚力斯曾说过:“锦葵提炼出来的茶叶,具有恢复疲劳的功效。”
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解
这是一首表达了思念的诗句,通过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差异,将思念之情逐层深化,把“不见”的“一日”夸张为“三月”、“三秋”或“三岁”,后人们常采用“一日三秋”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
植物小课堂
葛藤,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古人采集葛织布;萧,即艾蒿。有香气,多用于祭祀;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子供药用。
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解
深秋之时,芦苇叶上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所思念的人,在水的另一方。这首写求而不得的诗歌,被后世吟诵至今,陈子展《诗三百解题》:“《蒹葭》一诗,无疑地是诗人想见一个人而竟不得见之作。”但诗中这一个人是谁呢?无从知晓。
植物小课堂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蒹葭:特定生长周期的荻与芦。蒹:没长穗的荻。葭:初生的芦苇。因二者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国风·唐风·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诗解
这是一首劝诫诗人不要听信谗言的诗歌,对待谣言要有三种态度“无信”、“无与”、“无从”。假若世人皆能做到如此,制造伪言的人也就无立足之地了。
植物小课堂
苓(líng):通“蘦”,一种药草,即大苦。毛传:“苓,大苦也。”旧注或谓此苓为甘草。
国风·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诗解
战争的来临,军人走向战场,他们的妻子在家中等待着出征的丈夫归来,全诗以思妇的口吻来叙事抒情,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植物小课堂
谖,萱(xuān)草,有着“黄花菜”、“忘忧草”等别名,在中国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国风·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诗解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夏小正》传谓“缟衣为未嫁女所服之”,断此诗主人公的爱恋对象为恋人。现多认为是男子表示对爱恋对象专一不二的小诗。
植物小课堂
茹藘(rú lǘ):茜草,一种历史悠久的植物染料。荼:白茅花,白色,叶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
《诗经》中的一花一草在诗人的吟诵下,在岁月的轮回里,有了恒久的立意。
- 今日话题 -
《诗经》中的哪一句让你记忆犹新?
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