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高年级,写记叙文如果还用“记得有一次”、“还有一次”、“曾经记得有一次”等来开头,就显得循规蹈矩、单调乏味。
问题来了,不用此类句子开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避免单一无味,写出精彩呢?
有,一一说给你听。
01 写人写事,以“话语”开头
什么意思?
就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这种方式,在《红楼梦》里,运用在王熙凤身上,效果特好。我们来看: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王熙凤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你看,王熙凤人还没上场,话语声却先来一步,有人称它是先声夺人。
有什么好处?立刻让我们感觉到王熙凤与众不同。因为有贾母在场,大家连大气都不敢出,不敢随便说话。可王熙凤老远就开始嚷嚷。
我们再看她说的话,“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话,就为自己开脱,像是在赔礼道歉一样,真是凤辣子,厉害!
到了小学生作文里面,该怎么写呢?
我们看一下原文:
记得有一次,小L捧着成绩单欣喜若狂。她跑到我面前说:“耶!太棒了,我三科都上90分了!”我望着她淡淡地说:“冷静!不就是上了90分吗?小心乐极生悲。”
我们改一改,用话语来开头:
“耶!太棒了,我三科都上90分了!”小L捧着成绩单欣喜若狂。我望着她淡淡地说:“冷静!不就是上了90分吗?小心乐极生悲。”
两者一对比,我们就能发现,原文写法显得比较陈旧生硬,改后的语段就生动活泼,感染力也增强了。
不少写人写事的文章,都可以这种方式开头,显得自然有力,不呆板。
02 写景物或场景开头
对,描写景物和场景,也可以作为极好的语段开头方法。我们先看一个名篇中的例子: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这段话选自《桥》(作者谭歌)。文章开篇,“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到大雨瓢泼的情景中去。借着,用比喻描写山洪暴发时的状态和村民们惊醒后惊慌失措的样子,有把读者带到了灾难现场,一下子紧张起来。
相信你也发现了,描写场景的开头方法,好处就是代入感很强,像电影镜头一般,不由分说就把观众引入其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那么,孩子作文该怎么用这种方法呢?
先看原文:
有一次,我们班的捣蛋鬼开始作恶了。我和同学一起下楼梯时,突然那个捣蛋鬼用脚踢了一下我的书包。我差点儿就摔倒。
如果改成描写场景开头,可以是这样的:
下课铃打过,楼道里人流大了起来。一眼望去,黑压压的。我和同学下楼梯时,突然那个捣蛋鬼用脚踢了一下我的书包。我差点儿就摔倒。
怎么样?改完之后,读者眼前仿佛出现了同学们一涌而出,进入楼道的情形;同时,这样写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为捣蛋鬼趁机作乱提供了一个“时机”,使上下文显得连贯紧凑。
运用这种方法时,要告诉自己不要急着去写“有一次”和“发生了什么,先问问自己,当时是什么场景,周围有什么景物,氛围如何。
这样一来,就可以满满习惯用“写场景或景物”的方法来写好开头了。
03 写行为或动作开头
什么?文章开头还能写行为或动作?
当然可以。我们来一起看个例子吧:
走一会儿,坐一会儿,他始终懒得张罗买卖。一直到了正午,他还觉不出饿来。想去照例地吃点什么,可是看见食物就要恶心。胃里差不多装满了各样的水,有时候里面会轻轻地响,像骡马喝完水那样,肚子里光光光地响动。
这段话出自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你看,这段话一开头,就是“走一会儿,坐一会,他始终懒得张罗买卖。”这样的行为描写。好处是什么?
在读者面前鲜明地呈现祥子那种无精打采、病怏怏的状态。如果用类似“有一天下午”开头,就失去了强烈效果。
举一反三,孩子的作文里,该怎么用这种方法呢?
原文是这样的:
有一次,我起来后感觉迷迷糊糊的,我就把您叫过来,没想到一量体温,39度。这下把你急死了!
改一改,成了这样:
一摸额头,烫!我感觉自己迷迷糊糊的,就把您叫过来,没想到一量体温,39度。这下把你急死了!
就这么一点小小的改动,效果大不一样吧。
改动之后,文字就有冲击力,让读者感同身受,一下被吸引住了。
我们小结一下:
记叙文不用“有一次”这样的开头,我们可以改用如下几种方法。
(1)写人写事,以“话语”开头
(2)写景物或场景开头
(3)写行为或动作开头
你明白了吗?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在留言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