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这个典故,可谓妇孺皆知的成语,讲的就是战国时期赵括兵书读得很熟,一上战场就葬送了赵国数十万大军,由此衍生出这个成语,意为空谈理论、不切实际。
这个典故有两个重点,一是纸,二是谈兵。
考古发现证明西汉初期有纸,但很粗糙,不被广泛应用,直到东汉蔡伦改良了造纸术,才使纸的发展迅速起来,最终大行于世。
这里的“纸”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植物纤维制造的书写载体,在其发明之前,古人会不会把其他物品也叫作“纸”呢?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汉书·宦者列传》
这是对蔡伦改良造纸术的记载,缣帛就是丝织品,而“纸”这个字从糸,糸就是细丝之意。也就是说,“纸”的原意是丝织品制造的书写载体。
鉴于丝织品的历史,“纸”的出现年代应该很早,在战国时代肯定存在,赵括很可能见到过。但缣贵,赵括读的兵书不可能用“纸”来书写,而应该是竹简这种廉价普适品。
长平之战后,后人对于赵括的评价是相当一致的,都是志大才疏,进而衍生一个典故:“读父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蔺相如劝赵王:“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赵括言兵事,跟谈兵是异曲同工,但并未明确提及,此后历朝历代,评价赵括多引用蔺相如的评语,如唐朝胡曾《咏史诗·长平》所写:
长平瓦震武安初,
赵卒俄成戏鼎鱼。
四十万人俱下世,
元戎何用读兵书。
可另一方面,引用赵括失败的例子时,谈兵、论兵的身影逐渐多了起来,比如徐梦莘在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二里提到“昔赵括论兵,其父奢不能难,而奢谓括必败”。
随着时间推移,赵括读书跟赵括谈兵都成了固定词组,意义很明确,都是说赵括死读书,不会活用,但一直跟纸没关系。
在跟赵括搭伙前,纸上谈兵其实有自己的生活。
“纸上”这个词原本是个中性词,就是说写在纸上的字,但后来逐渐跟实践对立,成了理论的代名词,如宋朝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有了光说不练的意义,并在隋唐之后,因军事上屡屡失败,从学术领域拓展到军事领域,到清朝正式出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到了清末,纸上谈兵和赵括的碰撞越加频繁,二者经常出现在同一场景,作为夸夸其谈的代表,但仍未明确融合。
直到《上下五千年》中出现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二者直接划上等号,《现代汉语词典》更是把“纸上谈兵”一词的出处定在长平之战,于是有了人们的固定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