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密码》
莫彭龄 著
商务印书馆
成语,浓缩了中国历史文化,包藏了很多“小秘密”。近日,《成语密码》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两季,考察和梳理数百条成语的来龙去脉,揭示我国古代世间百态、风物人情和趣闻逸事。
“柳暗花明”比“花明柳暗”让人好受
成语“柳暗花明”,比喻经过一番努力后出现新局面,逆境中现转机。说到这一成语,很多人会想到宋代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实,早在唐代,‘柳暗花明’体已经开始走红了”,编者王建军称,唐代诗人大量运用该成语,如王维《早诗》之二:“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武元衡《摩诃池送李侍御之凤翔》:“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楼歌酒换离颜。”“柳暗花明”本指春天柳树成荫、繁花似锦,但自从陆游用了之后,语义发生实际性变化。
王建军认为,“柳暗花明”虽非陆游首创,但他却从这四个字中品出人生的滋味。中年陆游屡遭罢官,赋闲中前往山野散心,当以为路断人绝之时,遇到绿柳花红的小村庄,心生人生感悟。“‘疑无路’蕴含绝望,‘又一村’昭示希望。”
“‘柳暗花明’的关键在于先‘暗’后‘明’,这种语序,不仅顺应了大众的心理需求,还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如果变为‘花明柳暗’,虽语义一样,但心理感受不可能一样。”王建军说。
国人对死亡的委婉表达太丰富
“三长两短”指意外灾祸或事故,特指人遭遇死亡的可能性。编者刘玉凯称,中国自古不轻易言“死”,常会用一些委婉的表达方式,比如“晏驾”、“薨”、“圆寂”、“走了”等。成语“三长两短”不能随便用,也是“死”的隐语,也可说成“长短”。
“三长两短”为何能指代“死”?刘玉凯指出,此成语来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为,春秋末期铸剑大师欧冶子铸过“三长两短”五把名剑,锋利无比,其中的一把短剑曾取了吴王僚的性命,故指意外死亡。
此外,“三长两短”还被指来源于棺材的描述。唐代孔颖达在注释《礼记·檀弓》时说,古代棺材不用钉子封盖,而是用皮绳捆绑,纵向捆两道,横向捆三道,由此得出“三长两短”。还有一种说法,棺材由六块板组成,但死者未入棺材时,没有棺盖,正好是三块长板、两块短板,所以防止“三长两短”就是指避免进棺材之意。
“逃之夭夭”是好事,因为坏人跑不见了
“逃之夭夭”是逃跑的诙谐说法,然而,在《诗经》中,一首贺婚诗《桃夭》中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意指出嫁的姑娘如桃花般美丽。人们很难想到,并不光彩的词语“逃之夭夭”竟是源于美好又喜庆的“桃之夭夭”。
“桃之夭夭”为何变成“逃之夭夭”?编者汪禄应指出,据目前资料,“桃之夭夭”表示逃跑的意思最早出于明代文学作品,因“桃”与“逃”同音,“夭夭”没了实在意义,增添诙谐意味。“但是,仅从谐音角度解释这种‘变形’有些简单了。”汪禄应认为,以“逃”换“桃”,寄托了汉民祈福求吉、驱邪避害的愿望。早在春秋时期,桃木辟邪流行民间,人们削桃木、在桃木板上刻神像、写符语,或用桃树枝叶煮汤。“因为他们相信,桃木可以驱邪致福,带来好运。让‘桃木’将邪气和鬼怪赶跑,让他们‘逃之夭夭’,不再为非作歹,也是汉民族心理的一种反映。”
记者宋磊 通讯员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