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智谋的成语-中国智谋40例:应变-应对大全(上),读的是故事,涨的是智慧

智谋的成语-中国智谋40例:应变-应对大全(上),读的是故事,涨的是智慧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1-21 07:36:15
阅读:
最新资讯《智谋的成语-中国智谋40例:应变-应对大全(上),读的是故事,涨的是智慧》主要内容是-智谋的成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1、随机应变,弦高献牛退秦师


【原典】


公元前630 年,秦国和晋国围攻郑国。郑文公派烛之武去同秦穆公陈说利害关系,使秦穆公感到灭了郑国对晋国有利而对秦国并没有什么好处。于是秦穆公同意与郑国讲和,但条件是让秦国的杞子、逢孙、杨孙三位大夫作为使者驻守郑国。


隔了一年,郑文公去世,郑穆公即位。驻守郑国的杞子派人报告秦穆公说: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大王派遣军队偷偷地前来,郑国就可以到手了。”


秦穆公于是派孟明、西乞、白乙三位将领率军偷袭郑国。大臣蹇叔认为行军千里之外去偷袭别国,不可能不被别人知道。别人知道后有所防范,必然会使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偷袭部队吃败仗。因此苦劝秦穆公。秦穆公不听,仍派孟明等三人出兵。


秦军到了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正巧到周地贩牛也经过滑国。弦高知道秦军要经过滑国去偷袭郑国,便随机应变,一面派人快马加鞭回郑国报告消息,一面直接去见秦军。他先送去四张熟牛皮,再用十二头牛去犒劳秦军,说:


“敝国的国君听说贵军将要行军到敝国去,特地让我冒昧地来犒劳犒劳。虽然敝国并不富裕,但是,只要贵军在敝国住上一天,敝国就会提供一天的食用给养;要是贵军离开敝国,敝国也会护送贵军安全离开。”


孟明等人一听全都愣了:原来郑国果然如蹇叔所说早有准备,怎么办呢?


孟明于是对西乞和白乙说:


“郑国已经有所防备,我们的偷袭是没有指望了。硬攻是不可能一下子成功的,我们又没有后援,还不如顺水推舟,就灭了滑国回去吧。”


商议已定,孟明等人对弦高说:


“我们并不是要到贵国去,只不过是到滑国而已。”


于是灭了滑国回师。


郑穆公接到弦高的急报后,派人侦察杞子等人住的地方,发现他们果然已经捆扎行装,厉兵秣马了,于是便派人驱逐他们出境。杞子逃到了齐国,逢孙和杨孙逃往宋国。


孟明等人回师经过■山时,遭到晋军的伏击,全军覆灭。孟明、西乞、白乙三人都被晋军活捉了去。


秦穆公痛悔没有听从蹇叔的话,使自己“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造成了惨重损失。


【新说】


秦穆公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实在与郑国商人弦高有很大关系。虽然蹇叔早已预见到这一结局,但却由于弦高的推动把它变为了现实。


假如不是弦高假冒使者去犒劳秦师,一语点破秦军的企图,那孟明等人说不定可以偷袭郑国成功也未可知。


假如孟明等人识破弦高,杀了他再连夜赶往郑国,那可能也还有机会。


当然,这些都是假设。真实的是,弦高随机应变,把自己所贩之牛用来犒劳秦军,进而暗示郑国已早有准备,使秦军将领信以为真,从而取消了偷袭郑国的计划,结果反被晋国所伏击。


弦高的本来目的是贩牛,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以牛为礼物,自己也摇身一变由商人成为国使,替郑国解了大围,成为千古传诵的爱国主义者。


这就是随机应变!


随机应变的前提是审时度势,了解实际情况和时机。


随机应变的关键是随着实际情况和时机的变化而变化,灵活机动,应付自如。


随机应变的诀窍是不死板而心中有数,调动人而不被人所调动。


随机应变的目的是克敌制胜,而不是故弄玄虚,显耀巧智。不然的话,很容易失之于油滑,聪明反被聪明误。


总而言之,随机应变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


【典源】


随机应变:语出《旧唐书·郭孝恪传》:“孝恪于青城宫进策太宗曰:


‘..请固武牢,屯军汜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太宗然其计。”


弦高献牛退秦师: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2、随时变通,韩信背水败赵军


【原典】


韩信攻打赵国,在井陉口驻扎部队。韩信选出轻骑乓二千人,让他们人人持一面红旗,从小道登上山岭,俯瞰赵军的营地。


出发前,韩信对轻骑兵们说:“赵军看见我们败走,必定会倾巢出动追逐我们,这时你们就快速驰进赵军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插上我们汉军的红旗。”


然后,韩信以一万兵卒做先头部队,到河边布背水之阵。


天色黎明时,韩信树起大将旗帜,击起战鼓,军队行出井陉口。


赵军望见韩信,便大开营门,派军攻打韩信。两军鏖战一段时间后,韩信军便抛旗弃鼓,急急奔向在水边布阵的汉军营垒。


水边的军队打开阵势,让韩信率领的军马进入阵地,韩信等又转回头来与赵军激战。赵军倾巢而出,争抢汉军旗鼓,争逐韩信。而韩信的兵马与水边的大部队会合后,便拼命死战。


韩信原来所派的二千轻骑兵,等到赵军空营而出,去争功夺利之时,便疾驰赵军营地,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插上二千面汉军红旗。赵军见已不能够擒得韩信等人,想退兵回营,回头一看,见营垒中插的都是汉军的红旗,大吃一惊,以为营垒已被汉军占领,士兵于是大乱,四方奔逃。赵将虽斩杀逃兵多人,也禁止不住逃亡的大势。


汉军乘赵军混乱之机,大破赵军,将赵军的头目和诸将擒获。


战后,大家都向韩信贺功。


有人问道:“兵法上说,右边背着山陵,则左边对着川泽,要背山临水。


而今天将军背水为阵,竟然打了胜仗,这是什么战术呢?”


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将士卒置之死地才能绝处逢生’吗?况且我韩信指挥的军队,并不是我平素训练很有素养的将士,这就是所谓的驱逐一群老百姓去打仗。这种情况下,只能将他们置之死地,让他们人自为战、奋力求生,如果把他们安置在易于求生之处,他们就可能都逃跑了,我还怎么用他们来打仗呢?”


【新说】


有时候,事件的发展趋向似乎相同,但是,具体的情势却有很大的区别。


这并不是说,事情的本身有什么大的差别,而是因为时势已发生了变化。


事物的好与坏,利与弊绝不是脱离它周围的时势环境的,时势的变化甚至可能改变一件事物的这些性质。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考察,不能只着眼于它的本身,而要从大处从全局俯瞰,看它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势之下,再做决定。


许多的传统经验主要是就一般情况而总结的,由于用的时候较多,往往使一些人认定为绝对经验,而在任何时候都不加思索地运用。殊不知,时移势易,用之无效了。


韩信攻赵,背水为阵,虽不合兵法,却因活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而能大破赵军。所以处事时须因时机而随时变通,不可千篇一律,拘泥不变。以免作了“刻舟求剑”之人,让世人笑话。


【典源】


随时变通:语出唐代赵蕤《长短经·时宜》:“此情与形势之异者也,随时变通,不可执一矣。”


韩信背水败赵军: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3、先发制人,斩匈奴班超立功


【原典】


《汉书》作者班固的弟弟班超原来也是一个主人,汉明帝曹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后来他投笔从戎,希望为国家建立功勋。


汉明帝十六年,班超曾担任假司马随窦固出击匈奴,杀敌立功。后来又与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的鄯善国。鄯善王开始对班超等人非常热情,待若贵宾,后来几天却突然冷淡疏远起来。同去的人都感到非常疑惑,不知是什么原因。


班超分析说:


“鄯善王一直在我们汉朝与匈奴之间摇摆不定,一会儿与汉朝友好,一会儿又与匈奴友好。我想,他对我们的态度变化一定与匈奴有关。会不会是匈奴的使者也来到鄯善国了呢?”


大家认为班超的分析有道理。于是,班超把接待他们的鄯善国侍者找了一个来,诈唬他说:


“匈奴的使者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儿呢?”


侍者不敢隐瞒,只好照实说了匈奴使者的情况和他们的住处。班超于是把侍者捆了起来关在他们住的营帐里,以免他泄露出去。


然后,班超把他所带领的三十六个人全部找到一起来喝酒。正喝到兴头上,班超突然站起来说:


“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地方,原来是想为国立功而求得富贵。想不到,匈奴使者也来到了这里,现在大家都感觉到了,鄯善王的态度已明显地亲匈奴而冷淡我们。如果他把我们出卖给匈奴人,那我们恐怕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了。怎么办呢?”


大家都表示愿听班超的。


班超说:“事到如今,我们只有先下手干掉匈奴的使者,使鄯善王断了与匈奴友好的念头,我们的情况才会有所好转。”


有人提出是不是要先和郭恂商量一下。班超说:


“事不宜迟,郭恂是个斯文官员,若跟他说,必然把他吓倒,反而会坏事。”


大家都同意班超的意见。于是,班超作出了周密的部署。


当天晚上大风呼啸,班超率领三十六人直扑匈奴使者的营帐。见营账就烧,逢人头便砍,匈奴使者还在睡梦中就成了刀下鬼,一共被斩首三十余人,烧死一百多人。


第二天,班超等人提着匈奴使者的头去见鄯善王。鄯善王大惊失色,心想已对匈奴王说不清楚,只好死心塌地与汉朝友好了。


班超等人圆满完成了出使任务,带着鄯善王的儿子作为人质回到了汉朝。


【新说】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当年陈胜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后,会稽太守找到项梁说:“先则制人,后则为人所制。”也想起兵反秦。殊不知项梁找来项羽,一剑斩了会稽太守的头,更先发一步,自己做了会稽太守,然后举兵响应陈胜。


这是最典型的先发制人。


班超也一样,假如他不抢先斩了匈奴使者的头,使鄯善王没有退路,必然会受制干部善王和匈奴,莫说完成出使任务,根本连命也保不住。


所以要先发制人。


很明显,先发制人是一种快攻战术,一种偷袭,一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的闪电战。因此,贵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这里没有什么先礼后兵,没有什么排阵斗法,有的只是突然袭击,抢到天下为王,抢不到天下为寇。所以,勇气和决断是最重要的。


说到突然袭击,说到闪电战,自然会令人想到本世纪的军事魔鬼希特勒。


但实际上,现代战争己越来越表现出先发制人的趋势和特征,力量与速度的竞争成为战争的主要内容。


当然,又何止是军事战争如此,商战、科技战、政治战,人人都想“捷足先登”。竞争越来越激烈,节奏越来越快,现代人行色匆匆,疲于奔命。


莫非正是“先发制人”的念头在作怪吗?


其实,先发制人固然厉害,但它也有遇到克星的时候,这就是——


后发制人。(参见本书卷2《后发制人,退三舍晋军获胜》。)


【典源】


先发装丧:语出《汉书·项籍传》:“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斩匈奴班超立功:事见《后汉书·班超传》。


4、以静制动,裴度丢印不惊慌


【原典】


唐代宪宗时期,裴度任中书令的职位。


有一天,手下人慌慌张张地跑来向他报告说他的大印不见了。为官的丢了大印,真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可是裴度听了报告之后一点也不惊慌,只是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他告诫左右的人说:“这件事千万不要张扬,就当作没有丢印一样。”


左右之人看裴中书并不是他们想象一般惊慌失措,都感到疑惑不解,猜不到裴度心中是怎样想的。而更使周围的人吃惊的是,裴度就像完全忘掉了丢印的事,竟然当晚在府中大宴宾客,和众人饮酒取乐,十分逍遥自在。


就在酒至半酣时,有人发现大印又被放回原处了。左右手下又迫不及待地向裴度报告这一喜讯。裴度依然满不在乎,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丢印之事一般。那天晚上,宴饮十分畅快,直到尽兴方才罢宴,然后各自安然歇息。


而左右始终不能揣测裴中书为什么能如此成竹在胸,事后好久,裴度才向大家提到丢印当时的处置情况。他教左右说:“丢印的原由想必是管印的官吏私自拿去用了,恰巧又被你们发现了。这时如果嚷嚷开来,偷印的人担心出事,惊慌之中必定会想到毁灭证据。如果他真的把印偷偷毁了,印又何从而找呢?而如今我们处之以缓,不表露出惊慌,这样也不会让偷印者感到惊慌,他就会在用过之后悄悄去放回原处。而大印也不愁不能失而复得,发生什么意外了。所以我就如此那般地做了。”


左右听了连连称是。当然,这样的事不是谁都能做的,这需要有超人的智慧和宽大胸怀,而不这样做,后面的麻烦就不难想象了。


【新说】


面对一件危急的事,出于本能,许多人都会作出惊慌失措的反应。然而,仔细想来,惊慌失措非但于事毫无半点帮助,反而会添出许多的乱子来。试想,如果是两方相争之时,敌方就会乘着惊慌刺探到有利的情报,甚至乘危而攻,那岂不是雪上加霜吗?


所以,在紧急时刻,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以高度的镇定,冷静地分析形势,那才是明智之举。当然,能这样做的都是那些有丰富经验、过人智慧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士。


我国古代的智谋之士,深知“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善于通过“以静制动”的手段,化解矛盾。“静”并不意味着不动,在静的同时,时间在流动,形势在变化,机会也在转换。这就如面对行驶车流的静止景物。景物虽然静止,而它所面对的车辆已不一样了。所以,这也是一种“动”。它避免了盲目乱动,深存实力,也不会惊动敌方。而且,可以从流动在面前的情况中抓住所需的机会,甚至有时机会还会自己找上门来。


其实,能这样做也并非是件极难的事。任何一个人在紧急情况下,只要能把事情往极端的地方想一下,想一想这件事最坏能到什么地步,这样想之后,我们多半就会知道最多不过会怎样,心中就有了底。因为最坏的结果已想过了,也不用再胡思乱想了。


然后我们就有理由冷静下来,再想出对策,该动就动,要静就静。最后,如果最坏的结果终于来了,也不至于因意外而大过刺激,而最后的结果如果并不是设想的那么糟糕,那岂不是一份惊喜吗?


【典源】


以静装动。语出《阴符经》朱熹注:“静能生动,便是渐渐恁地消去,又渐渐恁地长。”


裴度丢印不惊慌:事见《新唐书·裴度传》。


5、审时度势,李密反隋奔义军


【原典】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的统治暴虐无道,一方面大兴土木,花天酒地,奢侈荒淫,一方面残酷压迫百姓,连年招兵买马,对外穷兵赎武。这一切使全国的百姓无法生活,忍无可忍,被迫拿起武器来反抗暴政,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如火如荼,势不可挡。


在众多的衣民起义军中,有一支是由翟让领导的。这支起义军以河南滑县附近的瓦岗寨为中心,所以叫“瓦岗军”。翟让勇猛并有胆略,他手下的士兵有很多是渔人猎手,英勇善战,投奔他的人也不少,起义军很快发展到了一万多人。


在农民起义的影响下,手握大权的隋朝礼部尚书杨玄感,乘农民起义的浪潮起兵反隋,但不久就在河南灵宝被隋军击败身亡。李密是杨玄感的部下,他在失败后被隋军俘获,在押解途中逃脱。


三年之后,李密投奔了瓦岗起义军,劝说翟让联合附近的各路起义军,取得了对隋军作战的胜利,因此得到了翟让的信任。第二年,李密便掌握了瓦岗军的领导权。


李密取得大权之后,为了进一步联合各路起义军,并且吸引隋朝的官员来投奔起义军,便在进攻隋朝都城洛阳的时候,发布了一篇声讨隋炀帝的檄文,号召天下各方人士顺应时势,起来推翻隋朝的残暴统治。


声讨檄文历数了隋炀帝残暴统治、祸国殃民的十大罪状,并且宣称:“就是用尽南山所有的竹子来做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行;即使决出东海的水,也冲刷不尽他的罪恶。”


在各路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隋王朝迅速土崩瓦解,隋炀帝杨广在扬州被杀。然而,李密竟杀了翟让,使瓦岗军受到沉重打击,他接着入关降唐,但不久因反唐而被杀。


【新说】


从原来的阵营中反叛出来,往往是审时度势后醒悟的结果。李密原为隋朝官员,起来投奔农民起义军,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总是认识到了隋王朝的残暴统治不会长久,暴君终究要灭亡这一点。所以,他的反戈一击是及时而明智的,至于他最后的结局,是另外一回事。


人的愿望、看法和行动,都要受到时势的影响。是顺应时势,还是违背时势,对行动的后果关系重大。事实经常是:顺应时势者能获得大多数人的帮助,从而取得成功,比如周代的武王起兵讨伐商朝的纣王,李渊父子太原起兵反隋;背离时势者失道寡助,最后落得身败名裂,历史上的暴首都如此,如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之类。


审时度势,是为了使自己的行动切合实际,因时势的不同而作出相应的变化,最终的目的是保证自己处于优势地位,保证行动的成功。为此,不但要对自己的处境、事态的发展变化有充分透彻的了解,对竞争对手的情况了若指掌,而且也要细心听取多方面的意见,经过认真比较斟酌,作出自己的选择,并付诸行动。


审时度势不同于投机取巧。前者以道义作为根本支点和行动的准则,明大义,识大道,以争取尽可能多的人们的拥护和支持。后者是以一己私欲力动机和目的,以奉承献嵋、溜须拍马为手段,只图得到主子的垂青,其私欲阴暗而不可告人。


因此,审时度势者为君子,投机取巧者为小人。二者之间有天壤之别。


【典源】


审时度势,语出清代洪仁■《资政新篇》:“夫事有常度,理有穷通。


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其理在于审时度势,与本末强弱耳。”


李密反隋奔义军:事见《旧唐书·李密传》。


6、空城不惊,孔明弹琴退雄师


【原典】


却说诸葛亮错用马谡,兵失街亭后,连忙分拨各路将军安排退兵,自己只带了五千军士到西城县搬运粮草。


突然,飞马来报:”司马懿率大军十五万,往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五千兵士,一半已分配运粮草去了,只剩下二千五百名在城中。众官员听到这个消息,个个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诸葛亮登上城头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军分两路往西城县杀来。不过,诸葛亮并没慌张,而是迅速传令将旌旗全部收起来,叫军士巡逻站岗,不准任何人随意进出战门,不得高声喧哗。大开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用二十个军士扮作百姓打扫街道,魏兵到时不可乱动。然后,诸葛亮自己披鹤■,戴纶巾,带着两个少年来到城头上,面对敌人来的方向,凭栏而坐,焚香弹琴。


魏军的前哨看到这个情况,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命令军队暂停前进,自己飞马上前观望。果然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从容不迫,笑容可掬。左边一个少年手捧宝剑,右边一个少年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来个百姓低头打扫街道,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心中大疑,想那诸葛亮一定埋下了重兵,连忙指挥部队后退。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说:“父亲为什么要退兵呢?说不定诸葛亮没有什么兵力,故意做出这个样子呢?”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今天大开城门,必有重兵埋伏。我们如果冲进去,就中他的计了。你们懂得什么?还不快退!”


诸葛亮见魏军远去了,不禁抚掌而笑。众官员都惊恐得不得了,现在才问诸葛亮说:“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又带了十五万大军来到这里,见了丞相,怎么就慌忙撤退了呢?”诸葛亮说:“他知道我平生谨慎,从不冒险。


见到我们这样镇定自若,必然怀疑有重兵埋代,所以慌忙撤退。当然,我也的确不是冒险,而是不得不这样啊!”


众人都惊佩地说:“丞相的计谋真是神出鬼没啊!如果是我们,肯定是弃城而逃了。”诸葛亮说:“我们只有二千五百人,如果弃城而逃,能逃得过十五万大军吗?岂不被司马懿生擒活捉了?”


说完便下令叫西城的百姓随军一起赶快撤回汉中,因为司马懿必定还要再来。


【新说】


空城计是空上加空,虚上加虚。本来是空虚的,再明明白白地示以空虚,结果却反而使人误认为实。这就好比本来是实在的,你再向人显示你的实在,人家反而认为你是虚伪的一样。


倒真是你不说我还相信,你越说我越不相信了!


人的心理真是莫名其妙,难以揣度,所以有“万丈深潭终有底,只有人心不可测”一说。


诸葛亮正是利用了人心的这一特点而设奇谋。尤其是对于司马懿,诸葛亮可真是做到了知己知彼,因此有瑶琴三尺退雄师的胜利。


空城计一出,后世多有运用。“三十六计”把它列为第三十二计,属“败战计”的一种。


既为败战计,还如诸葛亮所说,是不得已而用之。所以,不是非用不可,还是不用为好。


【典源】


空城不惊:通常说“空城计”。“三十六计”第三十二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语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


孔明弹琴退雄师,事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又见《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7、将计就计,刘备赚得孙夫人


【原典】


赤壁大战后,刘备占了荆州,周瑜多次派人讨还都未成功,于是恼羞成怒。这时,恰好刘备死了甘夫人,周瑜心生一讨,决心今回荆州。他连夜写信一封,叫鲁肃乘快船到南徐去见吴主孙权,密报计谋。


原来,孙权有一妹妹尚未婚嫁。周瑜的计谋是趁刘备丧夫人之机,假意把孙权的妹妹许配给他,但要他过江到南徐人赘完婚。一旦刘备过江,便把他软禁起来作为人质,再向诸葛亮讨还荆州。


孙权听了周瑜的计谋后,心想反正也不是真的嫁妹妹给刘备,也不用禀报母亲,于是便同意了,并派吕范过江说媒。


吕范过江说明来意后,刘备便找来诸葛亮商量。刘备怕是周瑜用计来害他,诸葛亮却说可以将计就计,既赚了孙权妹妹做夫人,又可以使荆州万元一失。刘备将信将疑,诸葛亮叫他放心前去,只需赵云带五百士兵护卫即可。


临行前,诸葛亮文给赵云三个锦囊,叫他到时候依次打开,按囊中妙计行事。


到了南徐,赵云打开第一个锦囊看了,便一方面安排五百个士兵披红挂彩,分别到南徐城中购买结婚礼品,逢人便说刘皇叔入赘东吴与吴侯妹妹结亲,弄得满城家喻户晓,人人尽知。另一方面又请刘备立即去拜见孙权与周瑜二人的岳父乔国老,告诉他自己前来娶亲的事。


乔国老见过刘备后便立即去见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向亲家贺喜。吴国太一点也不知道这事,听乔国老说后大吃一惊,叫人到城中去打听,原来已是众所周知,只瞒了国太一人。国太大怒,把孙权叫来责问。孙权只好如实禀报,说是周瑜的计谋,并非真正要嫁妹妹。殊不知国太听后竟大骂起周瑜来“你周瑜做了六郡八十一州的大都督,自己无能去取回荆州,却把我的女儿拿来做美人计的诱饵!杀了刘备,不是让我女儿不出门就守寡了吗?现在满城风雨,人人都已知道这件事,你让我女儿今后怎么能够再去说亲?你们到底安的是什么心呢!”


乔国老也在一旁帮腔,说即使靠这样的计谋夺回荆州也不光彩,让天下人耻笑。不如来个将错就错假戏真作,就真的把刘备招为女婿算了。好在刘备是汉室宗亲,当世豪杰,倒也不辱没了小姐。


孙权有苦说不出,只好听凭二老安排,国太见过刘备后非常满意,一手操办了婚礼。以后又处处护着爱婿,加上有诸葛亮的第二、第三条锦囊妙计,终于使刘备带着孙夫人安全这回荆州。周瑜亲自率军去追赶,又落入诸葛亮设下的埋伏圈内。周瑜败回江上,汉军兵士在岸上齐声高喊:


“周郎妙讨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气得周瑜大叫一声昏倒船上,人事不省。


【新说】


将计就计是利用对方的计策向对方施计策。诸葛亮固然是将什就计的高手,就是败在诸葛亮手下的周瑜,其实也是精于此道的。他利用蒋干行反间计破曹操,不就是将计就计吗?


要想将计就计,首先得识破对方的计,知道他的意图所在,然后才能“就计”而行,战胜对手。


当然“就兼”的风险是很大的,深入虎穴,弄不好被对方反过来识破,则很难有生还的可能。


以刘备赚孙夫人的事情而论,若没有诸葛亮对孙权、周瑜、吴国太、乔国老等人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入了解,没有“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的护驾,是断不敢深入虎穴去将计就计的。


因此,将计就计是一盘棋,你算计我,我算计你。只要不“算来算去算自己”,倒也不妨一赌输赢,试试自己的计算水平。


【典源】


将计就计:语见元·李文蔚《圯桥进■》第三折:“若是与他交锋,我哪里近得他。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刘备赚得孙夫人,事见《三国演义》第五十四、五十五回。


8、扬长避短,信陵君窃符救赵


【原典】


公元前258 年,秦军攻到赵国邯郸城下,赵国危在旦夕。赵孝成王和相国平原君赵胜派造使者到魏、楚求援。魏安厘王派晋鄙率十万兵马救赵,军至河南汤阴,秦使臣威胁魏王说:“如果魏国要救赵国的话,我们秦国就要进攻魏国!”魏王听了十分恐惧,命令按兵不动。


赵国的平原君焦急万分,马上写信给他的内弟——魏相国信陵君魏无忌。信中说:“请公子看在你姐姐的分上,火速发兵来救邯郸十几万人的生命财产!”魏无忌立即持信恳请魏王出乓,魏王仍不同意。他便自己率领手下一批能战的食客,亲自前往救赵。


食客侯赢年已七十多岁,无忌平时待他很厚,但他临行竟以年老为借口推辞不往援赵。无忌走了不远,心里想到侯赢的行为,实在想不通,便又返回去见侯赢。侯赢见到信陵君回来了便说:“我早科到公子必定要返回来的。”


然后侯赢接着说:“以你这点人马去与强秦作战,无异于以肉喂虎。我听说魏王的宠妃如姬的卧室放有调动部队的兵符,听说公子你曾为她报杀父之仇。向她求助,她必定会冒死相助窃出兵符的。如此,你可持符把晋鄙的十万大军调去救赵。我有个朋友,名叫朱亥,在街上卖狗肉。此人力大,有胆量,他可助你救赵。”


魏无忌听从了侯嬴的计策,果然让如姬把魏王的兵符盗出。无忌拿着右一半兵符来到晋鄙军营,合上了左一半兵符。但是晋鄙还是将信将疑,说要等到问清了魏王才交出兵权,这下激怒了信陵君带去的屠狗力士朱亥,他吼道:“兵符已合,救兵如救火,不得消磨时间!”言罢从袖中取出四十厅重的铁锤将晋鄙打死。无忌夺得兵权,挑选了八万精乓,直奔邯郸救赵。平原君得知援乓降临,也从城中率军冲出,两面夹击秦军。邯郸之围解除了,兵力没有大的损失而获得了胜利。


信陵君等因为窃符之事,不敢回魏而留居了赵国。


【新说】


每个人所具的才能都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人长于此而短于彼,有的人又短于此而长于彼,对于这一点,孟尝君的门客鲁仲连讲过一段很有见地的话。


鲁仲连说:“猿猴离开树木浮到水面,就不如鱼虾灵活;要说通过险阻,攀登危岩,良马就赶不上狐狸;曹沫高举三尺宝剑,全军将士都挡他不住,但假使曹沫扔掉宝剑拿起锄头,他则不如农夫。”


然而,即使有这般的全才,也很难在外貌、品质等其它方面尽如人意。


所以,在用人的时候便要求知人善任,勿因其过而求全责备,勿因其短而弃其长。求全责备甚至刻忌不用,或用非所学,用非所长,必然贬损人才的价值,导致人心思背,人才流失而最终失败。


就如本篇中的朱亥,本只是个粗鲁的卖狗肉的屠夫,比不上信陵君的其他门客,但是由于他有过人的勇力,以及具有那一种讲义气的豪情,所以信陵君看出他必定可以在这件事上帮助自己,并没有因为朱亥的身分地位很低而看不起他,而是重用了他。朱亥也效力立了功。


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形势与需要或用其长或用其短,鸡鸣狗盗之徒在特定的情况下用其长处比之满腹经纶的谋士和勇冠三军的大将,还要顶用。


【典源】


扬长避短:语出《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信陵君窃符救赵:事见《史记·信陵君列传》。


9、抛砖引玉,魏国巧得赵五城


【原典】


魏昭王六年,秦国约赵国一起攻打魏国,说定取得胜利后,把魏国的邺城分给赵国。


魏王受到秦赵两国的威胁,心中十分焦急,连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相国芒卯说。


“大王不要忧虑,臣下有一对策可退敌兵。”


魏王连忙请芒卯说下去。


芒卯说:


“赵国和秦国本来就有矛盾,这次联合,无非是为利益。大王可派一位能言善辩的人出使赵国,对赵王阐明利害关系。再抛给他一点甜头,要他与我们联合,共同对付秦国。以后的事,臣下自有办法。”


魏王说:


“好倒是好,先生可愿去担此大任?”


芒卯说:


“这事臣下不宜出面,臣下推荐张倚前往。”


魏王于是同意张倚出使赵国,临行前,芒卯又对张倚如此这艇地交待了一番。


张倚到赵国后对赵王说。


“现在大王既然要联合秦国来攻打我们魏国,邺城这个地方我们是保不住的了。为了避免军事争端,魏王情愿把邺城献给大王,不知大王可肯接受?”


赵王心中暗喜,嘴上却问:


“魏王的美意敝国领受了,但不知贵国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张倚回答说:


“其实也说不上什么要求。魏与赵世代友好,原来出于一国,而魏与秦却有着世仇。秦国是虎狼之国,秦兵凶狠残暴。魏王的意思,不外乎希望与大王永结邦交,如果大王看得起敝国,就请与秦国断绝关系。我们的邺城正等待着大王前去接收啊!请大王三思。”


赵王为了稳妥起见,又征求了相国的意见,相国说:


“与秦国联合攻魏,兴师动众,最终也不过是得到邺城,现在不动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何乐而不为呢?请大王接受赵王于是答应了魏国的条件,立即宣布与秦国绝交,下令关闭关卡,不准秦国人通过。秦赵两国撕破了脸,秦国放弃了进攻魏国的计划,反而把矛头转向了赵国。


赵王派使节兴冲冲地到魏国去接收邺城,芒卯却领兵拒使节于边境之外。使节说明来意,芒卯说:


“我国之所以派张倚出使贵国,目的就是为了保全邺城,怎么去把它拱手相让给你们呢?你们有没有搞错啊?如果张倚真有这种说法,那是他弄错了,我可不知道。”


赵国使节垂头丧气地回去报告赵王。赵王一听大惊,才知道上了魏国的当了。又听说秦国正在拉拢魏国一起来进攻赵国,更加惶恐不安,连忙召开紧急会议。结果是自动割让五个城邑给魏国,以求联合魏国共同抵抗秦国。


【新说】


抛出去砖,引回来玉。


芒卯可真会做生意啊!而且,他做的是战争贩子的大生意,赚回来的,是整整五座城市。


抛砖之所以能够引玉,实际上是利用了人类爱占小便宜的弱点,先给你一点甜头,诱你上钩,然后再慢慢收回,使你不得不付出更多的代价来。


所以,抛砖引玉其实是一种钓鱼法,或者换一种说法,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当然,砖有大小,玉也有价值高低。并非每个人抛砖都能引出五座城市那样价值的玉来,话说回来,也没有几个人能抛出邺城那样大一块砖头。砖大砖小、玉贵玉贱,原理是一样的,方法也可灵活运用。这里没有时间的限制,也没有空间的制约,抛砖引玉之计,随时随地都可供你使用。总之是以小引大,以少引多,以差引好,以无价值引有价值就成。


如此一说,做生意就是最好的抛砖引玉。


【典源】


抛砖引玉:“三十六计”第十七计:”类以诱之,击蒙也。”


语另见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赵洲东院从稔禅师》:“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子。’”


魏国巧得赵五城:事见《战国策·魏策三》。


10、嫁祸于人,韩国送赵十七城


【原典】


赵孝成王四年,韩国上党的守将冯亭派使者到赵国见孝成王说。


“我们韩国已守不住上党了,眼看它就要落入秦国。但那里的官吏和百姓都甘愿归属赵国而不愿归属秦国。上党共有十七座城邑,我们愿全部送给赵国,服从大王您的统辖。”


赵王一听大喜,马上召见平阳君赵豹,告诉他这个喜讯,问他是否该立即接管这十七座城邑。


赵豹若有所思地回答说:“圣人可是把平白无故而得利看成很大的祸害啊!”


赵王不以为然说:“他们受我的恩德感召,怎么能说是平白无故而得利呢?”


赵豹说:“秦国一直在蚕食韩国的土地,并认为上党这块地方早晚是他们的。韩国之所以不把上党十七城交给秦国而送给我们,是想把祸害转嫁到我们身上。想想看,以秦国那么强大的力量,居心已久费力不少却没有得到上党,而我们不费一点力却可以白白得到,这怎能说不是平白无故而得利呢?


大王千万不要接受才是啊!”


赵王不高兴地说:“当今之际,你就是派百万大军去进攻,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得到一座城池。现在人家把十七座城邑送上门来,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赵豹离开后,赵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等人,告诉他们这件事。平原君同意赵王的看法,认为送上门来的好事不能丢掉。


于是,赵王派平原君作代表去接收了上党十七城。秦王为此恼羞成怒,仅隔一年就派兵攻打上党并进而攻赵。赵王派大将廉颇在长平迎敌,双方相持数月。后来,秦国使用离间计使赵王用赵括代替了廉颇。秦将白起乘机发起进攻,包围了赵军,射死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军四十余万人被俘活埋。上党郡也终于为秦所得。


赵王后悔当初不听赵豹的意见,以致遭受长平之战的惨祸。


【新说】


嫁祸于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这里举的只是军事上(当然也是政治的,外交的)常见的一种。其它如委恶于敌,归怨于彼,推恨于人等都是嫁祸于人的表现方式。


无论哪种嫁祸于人,总起来说都是矛盾转嫁。


矛盾论学得好,善于分析矛盾,利用矛盾,运用“转嫁”之法,转嫁矛盾,使自己从矛盾的漩涡中跳出来,从危机中脱身,然后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这就是嫁祸于人。


如果要在历史上去找嫁祸于人的例证,那可真是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其实,现实之中就多得很,又何用在历史上去找,舍近而求远呢?


倒是特别要提醒你一句,栽赃陷害实质上也还是一种嫁祸于人。


所以,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说得如此严重,还有防没有防,有救没有救?


有当然是有。


最重要的是要记住赵豹所说的话,不贪平白无故之利,不取不明不白之财,不生非分之想,不享飞来之福。


福兮祸所伏!


有飞来之福就有飞来之祸。


太史公批评得好:“俗话说:‘利令智昏。’平原君听信冯亭的邪说贪图小利,致使赵国军队在长平之战中损失四十多万,差点连首都也不保了。”


说到底,不贪为宝。任你嫁祸而来,我也推祸而去。


当然,说是这么说,要做到就难了。


【典源】


嫁祸于人,语出《史记·赵世家》:“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另见《战国策·赵策一》:“且夫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


韩国送赵十七城:事见《史记·赵世家》、《战国策·赵策一》。


11、走为上计,鸿门宴刘邦尿遁


【原典】


楚汉之际,项羽兵临函谷关,听说刘邦已先行一步攻破咸阳,并打算做关中王。项羽大怒,发令攻破函谷关,屯兵新丰鸿门;决定大飨士卒,第二天便发兵攻打刘邦。这时候,项羽有军队四十万,刘邦只有十万,项羽的谋士范增也极力鼓动项羽出击。


殊不知,刘邦的谋士张良曾经救过项羽叔父项伯的命。项伯得知项羽第二天要进攻刘邦的消息后,连夜骑马到刘邦的军营里找到张良,要张良赶快离开。张良不愿背叛刘邦,把项伯带来的消息据实报告。刘邦大惊失色,连忙要求面见项伯,认作亲家,希望项伯向项羽转达自己不敢擅自称王,正等待项王入关的意思。项伯答应了,并建议刘邦第二天一大早就亲自到项王军营主动谢罪求和。项伯又连夜赶回军营在项羽面前为刘邦说好话。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只带了随从百余人到鸿门拜见项羽,赔礼道歉、表白心迹。项羽于是设宴款待刘邦。项伯、范增作陪,刘邦方面只有张良作陪。


酒过数巡,范增多次暗示项王动手干掉刘邦,项王装着未看见不理。范增于是起身出外唤来武士项庄,要他进营帐表演舞剑,乘机杀掉刘邦。可是,当项庄舞剑时,项伯也拔剑起舞,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刘邦,使项庄无法下手。


张良一看情势危急,也连忙到军营门口唤来樊哙。樊哙一听情况紧急,便一手拿剑一手持盾冲入营帐、怒目而视项羽。项羽大惊,问是什么人,张良回答说是刘邦的卫士。项羽于是赏酒一斗,樊哙一饮而尽。项羽又赏生猪腿一根,樊哙把猪腿放在盾牌上,用剑切开便大吃起来。项王见他勇武,问能否再喝酒。樊哙回答说,“我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喝酒吗?”接下去便义正辞严地陈述刘邦破秦的劳苦功高,谴责项羽不该听人挑拨,诛杀有功之人。说得项羽哑口无言,请樊哙入座。


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叫樊哙与他一起出去。


刘邦出去后对樊哙说,“现在情况很危急,想就这样不辞而别,是不是不太合适呢?”樊哙回答说:“做大事顾不了细节,讲大札顾不了小的地方。


现在人家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还有什么可告辞的呢?”


这时张良也出来了,刘邦于是留下张良送礼给项王和范增,自己丢下随从,只与樊哙等四人抄小路悄悄回到自己的军营。并对张良说:“从这里走小路回去不过二十里,你估计我已回到军营中后才进去向他们送礼致谢。”


就这样,刘邦借上厕所之机而逃离鸿门宴。大难不死,缓过气来才得以大败项羽于垓下,自己做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新说】


多么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泡尿啊!


假如那日刘邦不驾尿遁而匆匆逃离鸿门宴,中国历史恐怕就会改写一章了罢。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在敌强我弱,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一走以保全实力,另起炉灶或另图东山再起,实在是明智之举。


作为一种计谋,这种走当然不是五十步笑百步那种“弃甲曳兵而走”,而是主动退却;不是怯懦,而是明智。


在历史上,晋公子重耳走列国而成霸业,伍子胥一走而灭楚报父仇,关云长千里走单骑,都是“走为上”的实例。


至于什么时候走,走向问方,却是费心思考决断的事情。


因此,绝不可小视了“走”的智谋。


【典源】


走为上计:“三十六计”最后一计:“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语另见《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曰:


‘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鸿门宴刘邦尿遁:事见《史记·项羽本纪》。


12、金蝉脱壳,荥阳城刘邦得逃


【原典】


汉王三年,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峙于荥阳。楚军多次袭击汉军运粮通道,使汉军粮草不济,被围于荥阳城。


当时,韩信、张耳刚刚率军在井陉口大败赵兵,杀成安君陈余,活捉赵王歇,刘邦封张耳为赵王。楚国多次派兵袭击赵国,韩信、张耳忙于往返救援,以稳固刚刚取得的胜利,所以无暇顾及荥阳。


刘邦派使者到项王营中,要求与项王讲和,项王不许。


外无援乓,内乏粮食,求和不许,而楚兵围困一日紧于一日,形势真是万分危急。


好在陈平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利用反间计使项羽对亚父范增起了疑心。范增建议迅速强攻打下荥阳,项羽不予采纳,一心要困死刘邦。范增知道项羽不信任自己,一气之下要求告老还乡,项羽同意了。结果,范增在路途发病死亡。


范增虽然除掉了,但荥阳的围困并没有解除。城中粮食一天天减少,眼看就要断粮了。刘邦万般无奈,日思夜想突围的办法,陈平也绞尽脑汁。军中上下恐慌,军心日益涣散。


一天,陈平看到将军纪信,眼前一亮,一条计谋突然闪现出来。


原来,陈平发现纪信长得与刘邦十分相像,尤其是身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这天晚上,陈平首先派出两千多名女子从城东门出去,楚兵一看,连忙四面团围住进行攻击。然后,纪信坐着汉王的车驾也驶出东门,一副汉王的打扮。身边的兵士大喊,“城中已无粮食,汉王请求投降!”楚兵一见,连声欢呼“万岁!”庆贺胜利。四周的围乓都争先恐后地涌向城东观看汉王投降。趁着这当儿,刘邦只带了随从几十人从城西门悄悄出去,一路快马加鞭,仓皇而逃。


项羽听说刘邦投降,心中大喜。见到纪信,一看不是,便大声喝问:“汉王在哪里?”纪信说:“已出城去了!”项羽大怒,命手下将纪信活活烧死。


【新说】


金蝉脱壳,顾名思义是指蝉由幼虫变为成虫时,脱掉外壳而去,只留下一个空的蝉蜕。引申出来,则是指在紧急关头没法伪装一个形象瞒过对方,自己却逃之夭夭的脱身之计。


所以,大而言之,还是“走为上”,或者说,是一种“走”法罢了。只不过它既不同于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硬走。又不同于汉高祖鸿门宴驾尿遁的软走,而是一种以伪装为掩护利用障眼法的溜走,从这一特点来看,又近于“瞒天过海”了。


这种走法也可运用于军事作战时整个部队的转移:保持营寨不动,旗号如常,暗地里却卷师而去,如诸葛亮死前以计授杨仪,使蜀军安然退回汉中。


个人施行金蝉脱壳之计,其“壳”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像刘邦那样用他人做替身以保全自己;也可以像明代王守仁或现今电影电视里经常导演的那样,把衣物抛在江中,鞋袜脱在岸边作自杀状;还可以像《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薛宝钗那样,拉林姑娘黛玉做壳,自己却溜之乎。不过,这最后一种已经是把金蝉脱壳与嫁祸于人一并使用上了,高明是够高明,但其阴险毒辣却更甚于用他人做替身的那一种。因为,用他人做替身的往往不是伟人就是主人,做替身的崇拜者或奴仆甘愿为他牺牲,而薛宝钗的这一种却是拉无辜做自己的壳,嫁祸于人。


【典源】


金蝉脱壳:“三十六计”第二十一计:“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语本《后汉书·仲长统传》:“飞鸟遗迹,蝉蜕亡壳。”


另见《三国志平话》:“吕布发箭射孙坚,孙坚使金蝉脱壳计,却将袍甲挂于树上走了。”


荥阳城刘邦得逃:事见《史记·高祖本纪》。


13、唱筹量沙,檀公解厄拒大敌


【原典】


檀公率军北上,与魏军交战数十仗,占领了渭台城,而后又向历城进军,就在这时,军队的粮草又不够了,宋军难以久持,准备撤军南归。


不料此时,军中却有士卒投降对方,泄露了宋军粮草殆尽这一重要的军事秘密。魏军闻讯,当即决定进攻,以试宋军虚实。


这时,宋军军心不稳,敌人大军将至,檀公之师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然而,由于檀公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断定敌人此时正在虚实难辨的犹疑之际,于是他果断决定连夜施谋。


檀公命令士兵“唱筹量沙”,即高声计着数称量沙子,以沙充米,装作存粮充足。敌方闻声,疑心宋军正在分发粮食,遂不敢发动进攻。待天蒙蒙亮时,派人打探,只见宋军果然粮如山积。于是判定檀公故意派人诈降,以引诱魏军上当。幸得自己谨慎,方不曾吃亏。


为了展示成功,魏军将领喝令斩了降卒。其实,这正好中了檀公的妙计。


原来檀公见粮食不够,决定退兵,这时偏偏遇降卒投奔魏军。趁着夜色,檀公命士兵高声“唱筹”以迷惑对方,赢得了时机;接着他又派人把所剩的粮食撒在沙上,伪装成粮山,镇住了敌人。而且还借敌人之手除掉了降卒。


但是,迷惑总难持久,檀公于是命令士兵披挂整齐,做好备战充分的样子,他自己则高乘战车,绕营缓缓而行,做出有埋伏的样子。完全打消了敌人进攻的念头,从而顺利地解除了危难,完成了任务。


【新说】


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身陷困厄的时候,但是对于一个胸中把握宇宙万物规律的人来说,就不会被困厄拴住手脚,而会轻巧地解开缚住自己的绳索,获得自由。


宇宙万物虽然浩繁万变,不可捉摸,但它总是有规律可寻的。一个人对于宇宙世界而言虽然渺小无比,但是如果对它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那么自己就会感到逐渐强大起来,不再是那般软弱渺小了,所以,一样东西,往往是因不了解而觉可怕。


有了这样一个把握,就如多了一只眼睛。这只眼睛长在身外,从上往下俯视。当遇到困厄的时候,能看到自己,也看到对方,看到困境之内,也看到困境之外,看到现在,也看到过去将来,所以就不会像井底之蛙一般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地想出计策。


檀公之所以能顺利解厄,正是因为他全面地掌握了敌对双方主客观的情形。在自己不利之时,他能冷静清醒地想到敌方也有不利之处,那便是降卒的报告是否真实。他牢牢地抓住这一点,扬己之长,扼敌之短,用虚张声势的攻心计谋,凭借过去交战的威勇和彼时用谋的机智,充分调动己方的主观能动作用,牵住敌人思路的鼻子,终于让敌人认定了他们的疑惑。檀公取攻心为上策,让一切有利因素发挥作用,终于在处于兵力、粮食、军心等多种劣势的情况下,保存了实力,抵御了常人看来难以抵御的困难,胜利地完成了拒敌重任。


【典源】


唱筹量沙:语出《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


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己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


檀公解厄拒大敌:事见《南史·檀道济传》。


14、李代桃僵,赵氏孤儿得保全


【原典】


晋景公时,做了司寇的宠臣屠岸贾想要诛灭曹是三朝元老的赵氏一族。


于是便罗织罪名,以晋景公的名义联合一些将领,准备一起动手。


大臣韩厥知道后悄悄告诉赵朔,叫他赶快逃跑。赵朔说:“逃也无益。


我的妻子快要生产了,如果你能帮我保住这条根,使我赵氏不断子绝孙,我也就死而无恨了。”


赵朔的妻子是已故晋成公的姊姊,因此,韩厥出主意叫赵朔把妻子送进了王宫。


屠岸贾随即率领一些将领杀掉了赵朔的一族,只有赵朔的妻子幸免于难。


赵朔生前有一忠实门客叫公孙杵臼,当赵氏被灭时,公孙杵臼约赵朔的好朋友程婴一齐殉难。程婴说:“赵夫人有孕在身,如果她有幸生个男孩,我们要设法把他养大。以继宗嗣;如果是个女孩,我们再死也不迟啊。”公孙杵臼同意了他的看法。


不久,赵朔的妻子果然生了一个男孩,屠岸贾知道后便派人到宫中去搜索。赵朔的妻子把孩子藏了起来,搜索的人没有找到。屠岸贾搜不出什么,又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已运出了宫中。便到处悬赏捉拿。


程婴见风声很紧,就和公孙杵臼商量说:“这次他们虽然没有搜到,将来必定还要搜。得想个计策把孩子偷出宫来,藏在远处,这样才能安全。”


公孙杵臼想了想,然后问程婴说:“保全孤儿和一死报恩,这两件事哪一件困难呢?”


程婴回答说:“当然是一死报恩容易,保全孤儿困难。”


公孙杵臼说:“那好极了,赵家对你恩德很大,你就勉为其难,担当保全孤儿的重任吧,把容易的留给我。”


程婴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公孙杵臼说:“我们只要找到一个最近出世的婴儿,冒称是赵氏孤儿,由我抱到深山里躲起来,然后由你到屠岸贾那儿去告密。他们搜到了这个假孤儿,真孤儿就可以得保全了。”


“可是你犯了藏孤之罪,不就..”


“这正是我一死报恩的时候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事情就这样定了。公孙杵臼果然去找了一个婴儿带到山中,然后由程婴到屠岸贾那里去告发。屠岸贾一听大喜,叫程婴引路,到山中搜出了公孙杵臼和婴儿。公孙杵臼痛骂程婴见利忘义,与自己同受赵逆之托,现在居然出卖朋友,断送赵氏血脉。


屠岸贾杀了公孙杵臼和婴儿,得意洋洋地回到京城。


程婴在韩厥的帮助下把真的赵氏孤儿偷出宫中养大。十五年后,韩厥又伺机在晋景公面前陈述了赵家的冤情,使赵氏得以平反昭雪。赵氏孤儿立为宗嗣,屠岸贾全族被灭。


【新说】


乐府诗《鸡鸣》: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李代桃僵,甲为乙死,说起来还是舍己为人。


不过,智谋不是道德评判,它其实近于偷梁换柱,移花接木之类。


这种智谋的作用在于丢卒保车,用《三十六计》的解释来说,是在形势处于必须受到损失的时候,可以损失小的而保全更大的。如此说来,“下马对上马”也就是李代桃僵了。值得注意的是,“李”与“桃”之间往往有一种特殊关系,不然的话,谁会拿生命去当儿戏,随随便便就代人而“僵”了呢?


在赵氏孤儿的故事里,那无辜的假赵氏孤儿固然是一枚代桃的李,公孙杵臼又何尝不是呢?二李代一桃,赵氏孤儿的命是贵重的。不然的话,哪有以后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局面呢?历史就要改写了。


话说回来,在现代生活里,丢卒保车的事是经常发生的,说得文气一点,也就是李代桃僵了罢。


【典源】


李代桃僵:“三十六计”第十一计:“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语出《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赵氏孤儿得保全:事见《史记·赵世家》。


15、害一利百,王著锤击阿合马


【原典】


王著是元代山东人,在军队中任一小官。他官虽小,却正直刚烈,容不得奸臣贼子。在得知大臣阿合马为非作歹,作恶多端,肆无忌惮后,王著决心杀掉阿合马,为民除害。


阿合马因讨好元世祖忽必烈而受到重用、位高权重,无人敢惹。在位时,他任意增加赋税,滥发纸币,搜刮民脂民膏。他把两个儿子提升到要害部门,另外几十个儿子也得到了升迁,到处安插亲信。他的妻妾多达三四百人,生活腐化。他对政敌残酷迫害,一大批朝廷文武官员受过他的迫害,就连皇太子真金,也因当着皇帝的面羞辱过他而被打伤。阿合马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朝野的愤怒。


在这种时候,王著发誓要除掉这匹害群之马,以谢天下。他有一个知心朋友高和尚,对阿合马的暴行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愿意助王著一臂之力,为民除害。他们两人打算假扮太子真金,引诱阿合马出门,寻机将他除掉。


皇太子真金随元世祖忽必烈到上都巡视,阿合马留守京城。王著和高和尚选了一个酷似太子真金的人,乘夜色混入京城。第二天,高和尚带领众僧侣来到中书省,声称太子已回京城,晚上要做佛事,命阿合马前去为太子接驾。


当天黄昏时分,王著骑马报告阿合马,说太子即将驾到,要中书省的全体官员到宫前迎候。阿合马不知是计,准备前去接驾,派亲信脱欢察儿同王著先去接风,自己随后就到。


高和尚簇拥着假太子在半路上与脱欢察儿相遇,由于天色昏暗,难以分辨真伪。假太子按王著计划,斥责脱欢察儿无礼,将他和随从全部诛杀,然后继续向王宫前进。


王著等人在东宫前面碰上阿合马及随从。这时,骑在马上的假太子对阿合马大喊:“中书省官员向前靠!阿合马,你可知罪?”正在阿合马发愣之际,王著飞身上前,用藏在袖子里的一对大铜锤迎面向阿合马砸去。顿时阿合马脑浆迸裂,坠地身亡。


事后,王著和高和尚被忽必烈处死刑。王著慷慨处死,毫无惧色,刑前大呼:“王著为天下除害,今死矣!异日必有为我书其事者。”


【新说】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说对付团体之敌要以为首者作主要目标。


群龙无首,必将崩溃。尤其是在敌众我寡、力量对比悬殊时,集中力量除掉为首者、可以迅速改变力量对比,扭转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阿合马一类的人,古往今来为数虽不多,但却为害不浅,不除不足以平民愤。除掉他们,并非杀鸡给猴看,这类亡命之徒是难以被杀鸡之举吓唬住的。只能采取果断措施,以暴抗暴,毫不留情地诛杀之。


正义的事业,往往要以流血为代价,以暴力为手段。从害一利互的意义上说,暴力是合乎人道的。在这种事关生死存亡、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上,一切的犹豫软弱所带来的后果,或者使自己葬身于恶势力之手,或者使国家大众遭到涂炭,决不可轻视。


害一利百,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谋。深明大义,具有献身精神,才可能产生勇气;足智多谋,才可能使勇气和行动不致落空,才可能不招致更大的灾难。


【典源】


害一利百:语出清代陈确《葬书·深葬说下》:“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


王奢锤击阿合马:事见《元史·阿合马传》。


16、擒贼擒王,毛遂按剑逼楚盟


【原典】


长平之战后,秦国又乘胜围攻赵国的首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推楚国为盟主,约定东方国家纵向联合抗击秦国。


平原君在自己的门客中挑选了二十个智勇双全的人一起前往,其中包括那个自我推荐的毛遂先生。


开始,那十九个人都觉得毛遂自荐很好笑,后来在路上熟悉后,他们发觉毛遂很有才能,谈吐不凡,也就服气了。


到楚国后,平原君和楚王谈判,从日出谈到中午都没有结果。堂下的人都很着急,公推毛遂上堂去帮助平原君。


毛遂果然按着剑,顺着台阶走上去对平原君说:


联合抗秦的利弊是很清楚的,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现在谈了半天还没有结果,到底是什么原因?”


楚王听了很不高兴,指着毛遂问平原君说:


“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


“是我的门客。”


楚王一听大怒,呵叱道:


“退下去!我是在与你主人说话,你上来干什么?”


毛遂不仅不下去,反而按剑逼向楚王说:


“大王之所以敢这样呵叱我,是仗着你们楚国人多势众。可是现在你我相距不过十步,你们再人多势众也不起作用,因为你的性命已经掌握在我的手中!”


楚王大惊失色,一下子说不出话来,毛遂接下去说:


“楚国是个大国,理应称霸天下,可是在秦国面前却直不起腰来。想当初,秦将白起只率领几万秦兵进攻楚国,竟然一战攻下你们的郢都,二战烧掉了你们的祖坟。这种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人都为你们羞愧,可是大王却无动于衷!其实,楚赵联合抗秦是为了你们楚国而不是为了赵国,这是非常清楚明白的道理!你呵叱我干什么呢?”


毛遂的一席话义正辞严,说得楚王连连点头:


“好!好!先生的话确实有理,我们马上出兵与赵国共同抗秦。”


毛遂紧追不放:


“一言为定了吗?”


楚王说:


“一言为定!”


毛遂对楚王左右的人说:


“快去拿鸡、狗、马的血来。”


血拿来后,毛遂双手捧着盛血的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


“大王应当首先歃血定合纵抗秦之盟,接着是我主人,接着是我。”


三人依次歃血,合纵抗秦的盟约当场订立。毛遂又左手端盛血的铜盘,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都在堂下歃血,以为见证。


【新说】


正如事后平原君感叹说: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先生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成功,就在于擒贼擒王,抓住了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并给予狠狠出击,使之没有喘气或回旋的余地。


杜工部诗写得好: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做事要抓住要害,打击敌人要打击首脑,一句话:打蛇要打七寸。


这就是擒贼擒王。


当然,王不同,擒的方法也不同。可以智取也可以力攻,也可以像毛遂先生那样,智与力并用,勇与谋齐上,总之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可生搬硬套。


生活中的“贼”很多,需要你去“擒”的也不少。关键是要擦亮你的眼睛,认准“贼王”,然后——


擒住他!


【典源】


擒贼擒王:“三十六计”第十八计:“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具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语出唐·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毛遂按剑逼楚盟: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7、抱法处势,曹参承前促大业


【原典】


汉高祖刘邦病逝后,太子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刘盈当上皇帝的第二年,曾经辅佐刘邦打天下的相国萧何得了重病,汉惠帝亲自前去看望萧何。


帝在病榻前问萧何说:“如果你去世了,哪个人可以接替你的职位?”


萧何回答道:“没有谁比陛下更了解我。”


汉惠帝又问:“曹参这人怎么样?”


萧何说:“陛下已知道了,我死而无憾!”说完,萧何就闭目去世了。


曹参曾经与萧何关系密切,但萧何当上相国之后,两人之间出现了裂痕。


虽然如此,萧何临终前还是推荐曹参接替自己担任相国,他认为,在所有大臣中,只有曹参德才兼备。


可以辅佐汉惠帝治理国家。


曹参担任相国之后,没有改变前任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法规,完全按照从前的规矩治理国家,人们将这种做法称为“萧规曹随”。


但是,曹参刚开始这样做时,很多人不理解,并且一时没有取得成效,引起了不少非议。


曹参的儿子曹密在宫廷中任职,有机会接近汉惠帝。有一天,汉惠帝责怪曹参不努力治理国家,便让曹密私下去问其中原因。曹参听到后,气得打了曹密一顿,并说:“国家大事不是你所能议论的。”


到了上朝时,汉惠帝责问曹参。曹参脱下官帽谢罪说:“请陛下想想,陛下能与高祖相比吗?”


汉惠帝回答说:“我哪里敢与先帝相比!”


曹参又问:“陛下认为我与萧何哪个贤明?”


汉惠帝答道:“大概你不如萧何。”


于是曹参说:“陛下说得对。高祖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明确制定了政策法令。如今陛下无为而治,我等忠于职守,小心谨慎地遵守先前的政策法令,有什么不好呢?”


汉惠帝点头称是,摄政的吕后也认为曹参说得有理。从此,由刘邦、萧何所制定的简刑省罚、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国策,得到了曹参等人忠实地奉行,经过几十年努力,西汉帝国出现了“文景之治”这样繁荣昌盛的局面。


【新说】


这一谋略说的是法与势的关系。


“法”指法令规则,“势”指权力地位。抱法处势,即要求把法规与权势结合起来,按照法规行使权力,以权力保证法规得以顺利实施,从而有序地把事业推向成功。


规则是“软件”,一般来说,制定规则是容易的。小朋友在做游戏时都要先定规则,然后按规则游戏。没有规则,游戏很难做下去,家庭、社会、国家将难以为继。大凡头脑没有发烧的人,都承认规则的必要性,不可或缺性。


然而,规则又是软弱的。不法之徒,贪婪之辈,奸商贪官,狂人野心家是毫无规则概念的,他们的“规则”是无法无天,为所欲为。对这类人渣必须绳之以强权,以强力迫使他们遵守规则,或者将他们逐出竞技场。权力因此而成为必要。


权力是“硬件”。权力的界限应以规则为边界,越出规则边界的权力或不受规则限制的权力,不是导致腐败混乱,就是导致专制暴政。


因此,权与法,应该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里面没有什么太深奥的道理。为了保证“游戏”进行下去,除了相关的规则之外,还要有“裁判”来监督规则的实施,运用权力来制裁犯规者。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在这两方面的规范下进行。它们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典源】


抱法处势:语出《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曹参承前促大业:事见汉代扬雄《法言》及《解嘲》。


18、因时制宜,刘邦息武和匈奴


【原典】


秦汉年间,北方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势力日渐强大,拥有三十多万军队,不断向外扩张,骚扰近邻,控制了北方和西部的广大地区。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受到匈奴南侵的严重威胁,他们接连攻占了马邑和太原。刘邦对匈奴肆无忌惮地扩张十分愤怒,亲自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征讨匈奴。然而,刘邦对匈奴力量估计不足,冒险进击,结果被冒顿单于的四十万精兵围困在平城附近的白登山达七天七夜,士兵冻死冻伤者有七八万人,同时粮草断绝,处境十分险恶。


后来,陈平提出用重金贿赂匈奴皇后,刘邦的部队才得以解围,这次惨痛的教训使刘邦清醒地认识到,当时西汉王朝没有足够的实力在军事上同匈奴抗衡。


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以和亲的方式来缓和同匈奴的关系。这一政策在刘邦死后一直延续了汉惠帝、汉文帝和汉景帝三个朝代。在这期间,西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已十分强大,同匈奴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西汉的方向转化。


到汉武帝时代,西汉的实力达到鼎盛,汉武帝自恃兵强马壮,国力强盛,便放弃了刘邦以来实行的和亲政策,开始主动向匈奴出击。他派遣韩安国、李广等人率领三十万军队在马邑设伏,试图围歼匈奴主力,这个计谋被匈奴识破,未能得逞,汉、匈关系也因此完全破裂。匈奴时常侵扰西汉边境,汉武帝再次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率兵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击,夺回了河西走廊,迫使匈奴向北撤退。


连年征战,使匈奴的实力大大减弱,加上内讧日益激烈,匈奴只得主动与汉朝握手言和。匈奴单于数次到长安请求通好。到汉元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汉、匈双方表示要永远和平相处,自此四十多年中,汉、匈之间没有爆发冲突。


【新说】


一切事情都是在时间过程中进行的,因而,时间因素对事情的发展和结果来说,至关重要。时间不同,所采取的办法也应随之变化。


有时,需要等待,刘邦在汉初时时匈奴的征讨,是时机不成熟,力量对比不利。因急于求成而招致惨败。有不少事情是必须靠等待的,如瓜的生长,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才会瓜熟蒂落。如果揠苗助长,效果就适得其反。


有时,则要抓住时机,有些机遇千载难逢,不及时抓住。失之交臂,悔之莫及。时间总是一维的,即总是向前进的,具有不可重复倒转的特性。一个人成年之后,不可能再重返童年时光,只有在神话中才会有“返老还童”


一说。失去了,肯定不可再得。孔子曾站在河边面对滔滔江水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赶掉了这一班车,是不会再有下一班的。


时间的变化,使得事情也在变。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办法,不一定适合彼时,反过来也一样。刻舟求剑者的最大错误在于不识时务,以固定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情况,以不变应万变,于是求剑不得。


时机当然可以人为地创造,不过,这已是另一个问题。这里的主题是识时务,合乎时宜。还是那句老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典源】


因时制宜:语出《淮南子·■论训》:“因时变而制宜适也。”


刘邦息武和匈奴:事见《史记·匈奴列传》及《汉书·匈奴传》。


19、因地制宜,忽必烈承袭汉制


【原典】


忽必烈即位之初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外来民族如何巩固对汉族的统治。他决心改变蒙古族多重视武功、忽视文治的状况,认识到要巩固对中原的统治,必须推行一整套符合中原情况的政策,最有效和最便捷的办法,就是采用汉族已有的制度和法令。于是,他因地制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忽必烈采纳了刘秉忠等大臣的建议,按照中原历代王朝的传统,以“中统”年号纪年,废除大蒙古国号,改国号为“大元”,并把国都南迁到北京,命名为“大都”,建造了新皇宫和城墙。


大蒙古国越来有一整套自己的国家制度,比中原的要简单得多、入主中原后,原有制度已不适应新的情况。忽必烈采用了中央集权制,要刘秉忠和许衡根据中原历代制度,参照现实情况,在中央一级设立主管政务的中书省,主管军务的枢密院,主管监督官员的御史台。在地方一级,设立主持日常军民政事的宣抚司,以及提刑按察司。最高行政机构是行省,下辖路,府,州、县四级。政府官员尽量录用汉族遗老、旧臣和学者,由蒙古人掌握人事决定权。这套制度较为有效地保证了蒙古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忽必烈还放弃了蒙古人传统的游牧经济,设立了司农司、营田司等机构,鼓励农业生产,把大量牧场恢复为农田,用租佃方式招募农民种田,并把一部分土地退还给了农民。他还下令禁止抢掠人口贩卖为奴,并恢复了一些奴仆的平民身分。


在文化方面,忽必烈设立了国子学,承认并提倡汉族传统文化和儒学,让蒙古族子弟接受汉文化教育,还在大都建立了孔庙。


这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的推行,说明落的民族对先进民族的征服,只靠武力是不行的,还得改变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在其它方面向先进民族靠扰。忽必烈明智而及时地认识到这一点,因地制宜,入乡随俗,在元代初年稳定了对中原的统治。


【新说】


现代人对“因地制宜”这一策略并不陌生,它要求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该地方情况相适应的具体措施,并加以贯彻。


理解这一策略并不难,难在在实际当中加以运用,一个难题是改变旧有的习惯和做法,主动去适应变化了的地方,而不是相反。传统和习惯的势力是强大的,有时想改变都难,更何况不想改变。比如北方人习惯吃馒头,到了南方则没有慢头吃。要不要改变原有习惯?改变了,就能适应南方的生活;不想改变,只有饿肚子。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地域变了,仍不肯主动作出改变,自然会遇到巨大的障碍。


变和不变是相对的。变要受新情况的制约,随新情况而变,因而总是有限度的。不变,则是要保留旧有习惯和做法中有价值的、在新情况下仍然行之有效的部分。所以,在变和不变之间要灵活掌握,固执于任何一方面,都可能出现偏差。


采取的措施应该行之有效。一般而言,地理、环境、气候等条件是难以改变的,忽视这一点,夸大人的作用,将要付出代价。“人定胜夭”的想法固然浪漫豪迈,但却代替不了适宜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观的愿望是一回事,客观的实际又是一回事。它们之间不可互相代替,只能互相适应。


不应该忘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一个抗拒不了的规律,因地制宜是符合这一规律的。


【典源】


因地装宜:语出《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装宜。”


忽必烈承袭汉制:事见《元史·世祖本纪》。


20、因事制宜,楚襄王集纳众议


【原典】


公元前299 年,楚怀王受秦国引诱入秦,被扣留在咸阳。屈原建议,给齐国送去假讣告说怀王已死,让齐国放回在那里作人质的楚太子横继承楚国王位。


齐王趁此机会要挟楚国,要楚国用东边的五百里土地换取太子横。太子横对此感到为难,便向谋士慎子问应付的办法,慎子说:“先答应齐国的要求,其他事以后再商量。”


太子横答应齐国要求后,回到了楚国继承王位,即顷襄王。齐国为了获得楚国的五百里地,紧接着上门来索取。慎子建议顷襄王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应付齐国使者。


子良说:“应该先把地给齐国,然后再夺回来。给他表明楚国说话算数,夺地证明楚国武力强大。”


昭常说:“决不能割让土地,宁可抛头颅洒热血,恪尽守卫国土的职责。”


景鲤则说:“应该到秦国请求援救,以解除楚国失地的危难。”


顷襄王见大臣们各执己见,莫衷一是,便问慎子的意见。慎子说,这些大臣的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不妨兼采并纳。


于是,顷襄王接受了慎子的建议,让大臣们依照各自的意见去办。子良列齐国去献地,昭常负责守地,景鲤去秦国搬救兵。


子良赶到齐国,答应割让国土,齐国马上派兵到楚国来接管土地。然而,昭常不答应,发誓说,如果齐国要以武力抢夺,他将带领三十万楚国男女老少同齐国决一死战。齐王怪罪子良耍花招,子良回答说:“楚王确实同意割让土地。昭常不同意,是违背国君的命令,请齐王派兵攻伐他吧。”


齐王大怒之下向楚国出兵,想强行夺取楚国国土。正在齐王要领兵伐楚之际,景鲤请来的五十万秦军兵临齐境。齐王担心攻打楚国难保自己的国土,被迫放了子良,派使者到秦国求和。这样,楚国既避免了战争,承保住了国土。


【新说】


慎子的做法,堪称因事制宜的典范。他所面临的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这些办法从不同的角度有助于事情的解决,于是兼采并纳,多管齐下,取得了成功。这是事同人不同的情况。当然,遇上这种情况,也可以对不同人的意见进行比较、选择,采纳最佳者,而不一定同时全部采纳。


同样的人遇上不同的事,是另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办法和措施要因事而变。倘若以不变应万变,结果很可能像守株待兔一样。一定要对症下药,力争药到病除。


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同样的事,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正如穿衣这件事,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应有不同的穿法,大概只有神经有毛病的人,才会在大热天穿皮大衣。时间变了,虽然事情未变,但处理方式要随时变通。


反过来,在同样的时候,会发生不同的事情,这时要区别情况,有针对性地各个击破。不分青红皂白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叫做不得要领,结果可能是鸡飞蛋打,处处落空。


再说事情本身,也有大同小异和大异小同的分别,自然,对策也应相应地大同小异,相应地大异小同。


说到底,核心是个以变应变的问题。


【典源】


因事制宜:语出《汉书·韦贤传》:“朕闻明王之御世也,遭时为法,因事装宜。”


楚襄王集纳众议:事见《战国策·楚策二》。


21、除祸宜早,春申君迷色丧命


【原典】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宰相春申君很是担心,就去找会生孩子的女人,想献给考烈王。李园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个。但是,春申君见了她以后却十分喜欢她,便将她纳为了自己的妾。


不久以后,李园的妹妹就怀孕了。李园知道了这件事后,便和妹妹商量,想出了一个计谋。


然后,李园的妹妹便去劝说春申君。


“请你把我送给楚王吧。”她向春申君说。


“你不喜欢我吗?”春申君问。


“怎么会呢?”


“那你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您想一想,如果我到了楚王那儿,生下了你的孩子,虽然名义上是楚王的,但这却意味着你的孩子将成为楚国的下一代君主。所以,虽然你把我送给了楚王,但其实我还是属于你的。”


李园的妹妹终于说服了春申君。他们谈话之后,春申君便将她送给了楚王,不久,李园的妹妹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的幽王。这之后,李园和妹妹都生怕春申君泄漏秘密,总想找机会加以刺杀。


后来楚王患了重病,当时朱英来找春申君,一见面朱英便对他说:“你现在正面临着意外的灾祸及幸福。所谓意想不到的灾害,乃是指楚王死后,李园将会刺杀你。而意想不到的幸福,则是你将有可能成为楚王。”


春申君听了后很生气地说:“岂有此理,李园不会这样做的!”


十七天之后,考烈王死亡。李园果然派刺客藏于王宫门内,刺杀了春申君。


【新说】


趁祸苗小就将它除掉,这的确是一个要牢记的真理,就如树木在幼苗之时,用手就可以摘除,但长大了后不用斧头就无法砍掉了。


春申君的故事,正是丧失时机而遭灾祸的悲剧,正如司马迁所说:“应下的决断而没有下,自作自受。”春申君正是这种人。他沉醉于女色之中,被李园之妹的一番话说动了心,而丧失了应有的判断力,轻信他们会对自己忠信。试想,如果春申君及早地判断出了李氏兄妹的诡计,当机立断地加以铲除,也就不会遭致杀身之祸了。然而春申君却没有那样。李园之妹到了楚王身边,生下了儿子,势力增大了许多,李园便乘机向春申君下了毒手,春申君是一位贤明的臣子,然而由于轻信给自己带来灾祸的小人,结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然,春申君除了无决断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被蒙蔽了眼睛,没有看清祸苗所在。可惜的是,有些人明明清醒地看到了祸苗,但就是难下决心铲除,优柔寡断,最终失去了机会,终于养虎为患,自己反被其害。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当然是“鸿门宴”了。项羽当然算得上是大智大勇之人,但是他输就输在了优捎寡断的性格上。在鸿门宴上无论范增如何暗示,如何急切,项羽总是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失去了唾手可得的良机,使刘邦逃之夭夭。


现在的我们当然无法明白地知道项羽当时的心理,但我们仍可以肯定地说:对敌人的善良,就等于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典源】


除祸宜早:语出宋代欧阳修《进拟御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祸患可销于未萌。”宋代苏洵《审敌》:“除患于未萌,然后能转而为福。”


春申君迷色丧命:事见《史记·春申君列传》。


22、斩草除根,陈桓公自食恶果


【原典】


公元前717 年,郑庄公出兵进攻陈国,结果大获全胜,夺取了很多财物和俘虏。这是郑庄公对陈国两年前讨伐郑国的报复。


此前两年,卫国和陈国曾经联合起来讨伐郑国。郑庄公知道敌不过,向陈桓公请求讲和,陈桓公不同意。执政大臣公子佗五父是陈桓公的弟弟,他劝谏说:


“亲近仁义,对邻国友善,这是立国的法宝,大王还是答应郑国的请求吧!”


陈桓公听了公子佗的话很生气,说道:“宋国和卫国都很强大,它们才是陈国真正的祸患。郑国那么弱小,它能把我们陈国怎么样?”


陈桓公不听劝谏,继续攻打郑国。


两年后郑国强大起来,出兵伐陈,打得陈国大败。邻国见陈国吃了败仗,都坐视不救。


后来有人评论这件事说:“善的东西不可丧失。恶的东西不可滋长,这话是针对陈桓公说的。滋长了恶而不悔改,接着就祸及自身,这时再要挽救,就来不及了。《商书》说过,恶的东西一旦蔓延开来,就像大火燎原,连接近都不可能,怎能指望扑灭它?”


这个人接着又引用古代史官周任的话说:“治理家国的人,见到恶就应像农民种庄稼要除掉杂草一样,把锄掉的草堆积起来肥田,彻底挖掉它的老根,使它不能再生长,这样善就能得到发展了。”


【新说】


这则故事带有浓厚的劝戒意味:它要人们扬善去恶,除恶务尽,不留余患。陈恒公之所以败在郑庄公手中,是因为他不善待邻国,心地很坏,遭受失败理所当然,咎由自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读这则故事。倘若陈桓公在郑国还很弱小时,将其彻底消灭,恐怕不会有两年之后的灭顶之灾了。这不也是“斩草除根”的一种解释吗?


政治斗争,乃至人生的种种竞争,往往是很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斩草除根,就是要彻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在斗争双方利益尖锐冲突,彼此不共戴天,对方的存在对自己的存在构成严重威胁时,尤其需要牢记这一策略。


历史为我们提供的教训买在是太多了。春秋时代的宋襄公临阵对敌人讲仁义,结果大败而归。楚汉之争,项羽摆下鸿门宴,为除掉刘邦提供了一个干载难逢的良机。项羽的犹豫使刘邦死里逃生,项羽最后竟落得乌江自刎..


后人把对敌人付出无谓的感情叫做“宋襄之仁”,把不当机立断斩草除根叫做“纵虎归山”。古希腊《伊索寓言》中讲的《农夫和蛇的故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鲁迅先生在三十年代曾大力倡导“痛打落水狗”,因为他深知“落水狗”


们的卑劣。你以慈悲之心救助了被打落在水中的狗,它上岸之后说不定会反过来咬你一口。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经常是这样。


因此,对貌似可怜的敌人,对落难的敌人,对藏起狐狸尾巴花言巧语的敌人,应毫不留情地痛打到底,直至彻底丧失战斗力。在这种时刻万万顾不得仁义、信用之类教条,否则只能招致自己失败。


所以,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犯罪。


【典源】


斩草除根:语出《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陈桓公自食恶果:事见《左传·隐公六年》。


图文均来自网络 涉及版权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