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原文: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
鬼谷子译文: 大凡凑上前去迎合人,或者转过身来离开他,都必须有适合当时现实情况的妙计。事物的发展变化,既像圆环一样循环连接,又在每一发展阶段上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变换方式。作为纵横策士来说,应该反复探求事物的连续性和独立性,抓住不同事物的特点,依据不同的事实情况制定不同的决策,寻求最佳的方案。
所以,圣智之人在天地之间立身处世,治理世事,教化百姓,扩大影响,传扬名声,必定依据事物聚散的不同时机,抓准最适宜的天时,并依据它们的损益变化来修改自己的决策,依据它们发展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策略方针。
世上没有永远显贵的事物,没有永恒的师长和榜样,做事也并非必定要效法某某,世上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着。圣人也不是每件具体事情都参与,但又可以说没有一件事不参与,因为他为人们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圣人看上去对什么事情都不打听,但又什么事情都明了,因为他掌握了世间事物的基本规律。我们明白了世间事物的变化原理和圣人的做法,因而对于那些可成大事而且与我们决策相合的君主,就可以代他主持国家大计。
凡是计谋,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的君主,合乎这一方的意愿,就要违背另一方的意愿;违背另一方的意愿,才能合乎这一方的意愿。这就是反忤之术。
识人辨才—汉武帝破格用人
人才就是权力,即便没有武力、没有财力,但是只要身边人才汇集,什么都能逐渐得到,包括权力。
汉武帝初即位时还很年轻,当时的朝政大权控制在窦太后手中,汉武帝想办法笼络人才。他曾经颁布命令,让各地举荐人才,于是,公孙弘、庄助以及许多有名的儒生都进入京城,其中就有董仲舒。
董仲舒是当时的奇才,少时读《春秋》,颇有心得,汉景帝时已为博士,为学子们讲书,学子都奉他为老师。他的一篇详论天人感应道理的文章被汉武帝看到,击节称赏,叹为奇文。后来汉武帝询问儒生们治国良策,董仲舒施展乎生所学,压倒群儒,独得汉武帝宠幸。
就这样,汉武帝不断发现和破格使用人才,先后起用了一批人才。其中,被司马迁誉为“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舍”的韩安国,汉武帝委任他为北地都尉,后又任为大司农,窦太后死后,升为副丞相。汉朝有著名的汉赋,提到汉赋就不能不提司马相如,但司马相如也不是只能写汉赋。
汉武帝用其所长,在建元年(公元前140-公元前135年)间从四川把他请到京城做郎宫,从事审核和润色政府重要文告的工作。建元六年又让他以天子使节的名义出使西南夷,抚慰那里的少数民族,唐蒙、庄助很有谋略,且外交能力过人,汉武帝就让他们出使夜郎和东瓯,他们两人不负王命,终于在建元时期降服了夜郎和东瓯。
元六年(公元前 135 年),窦太后病死,汉武帝摆脱了束缚,终于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治理国家。于是他立刻罢免了窦太后安插在朝廷里的所有党羽亲信,重新任命曾经协助他革新的舅父田玢为丞相,把韩安国提拔为御史大夫。后来汉武帝又连续几次要求各地推举孝廉、贤良、方正、茂材。他下诏书表示要将这些有“非常之功”的“非常之人”破格任为“将相”或出使他国。
当时有个吴人名叫朱买臣,好读书,没有多余的家财,40多岁还是一个落魄儒生,连妻子都养不起,只得人山砍柴换钱度日。后来妻子不堪忍受贫穷,弃他而去。朱买臣仍操旧业,边读书,边卖柴。
直到他将近50岁时,始有机会人京。到长安后,朱买臣就上书自荐,又经同乡庄助引见,武帝予以召见,面询学术。朱买臣的才学很合武帝的心意,遂拜他为中大夫,与庄助同侍禁中。朱买臣就这样由一介平民一跃成为官员。
后来,朱买臣又献策说:“东越王余善,向居泉山,负隅自固,一夫守险,千人俱不能上。今闻他南迁大津,去泉山约五百里,无险可恃,今若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趋,破东越不难。”武帝听后很高兴,便令他为会稽太守,还对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今你可衣锦荣归了。”朱买臣果然击破东越,武帝就升他为主爵都尉,列为九卿之首。
鬼谷子《忤合第六》讲: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图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
如果把反忤之术应用于天下,必定衡量天下情况制定实施措施;如果把反忤之术应用到一个诸侯国,必定依据诸侯国的情况来制定实施措施;如果把反忤之术应用到大夫封地,必定衡量封地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实施措施;如果把反忤之术应用到一个人身上,必定衡量这个人的才智、能力、气度来制定实施措施,
明了天下政治形势,察知天命所归,善于收罗人才,并且能知人善任,才能够做到,协四海,包诸侯,为天下帝王师。识人用人是成就事业的关键。
作为一个领导者,汉武帝有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眼光和能力。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忠实的效力于朝廷,更多的人维护他,为他卖命。由此,汉武帝也成了中国古代几百个皇帝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这些与他善于统御人才有莫大关系,正是善用人者,可争天下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声明:文中部分内容案例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中等生评语-初中年级的学生操行评语
- 下一篇:中国梦文章-“中国梦·我的梦”作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