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北京市内悬挂的抗战胜利纪念宣传横幅/大公报实习记者张帅摄
大公网8月30日讯 (记者贾磊)多名中国军方学者29日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中共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团结领导人民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推动了社会进步,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历史史实和科学的结论。”
敌后战场抗击半数日军
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历史研究室副主任张从田大校表示,抗战中正面、敌后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策应的特殊战争形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体现。两个战场的形成关键在于敌后战场的开辟,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奠定了中国持久抗战并赢得最后胜利的基础。
张从田指出,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有效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并逐渐上升为抗战主战场、对日反攻的战略基地。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彭玉龙表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有记者提出“日本战败是因为苏联出兵远东和美国投放原子弹”,彭玉龙表示,上述观点未看清抗战的实质。他认为,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出兵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灭亡的进程,但这些是外因。中国国共合作、全民抗战、持久抗战,令日本承受不起长期巨大的战争消耗,注定最终走向失败,所以中国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
彭玉龙称,抗战中中国共毙伤俘日军150余万人,抗战结束时向中国投降的日军是128.3万人,投降人数是当时日军在海外总兵力的一半。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中国军人伤亡400万以上。在太平洋战场,美军歼灭日军109.3万人,俘虏10万余人,美军伤亡115万余人。远东战争中,苏军歼灭日军约70万人,其中击毙日军8.3万人,俘虏日军60.9万人,苏联军队伤亡3.2万人。
不能以欧战标准评价
秦利表示,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敌后开展游击战迟滞了日本的进攻势头,并使日军未能实现由城市、交通线到农村等更大区域的占领扩张,扼制了日本的战略企图,因此游击战起到了战略性作用。
张从田表示,游击战争不同于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的阵地战,因此评价中共的敌后抗战不能用同一标准。游击战通过积小胜为大胜、无处不战、无时不战,有效牵制、消耗和消灭大量日军,改变敌我力量态势,取得战略上的主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共对日作战12.5万余次,也以伤亡6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军52.7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