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有“名”也有“字”,“名”又叫“本名”,“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
字的用法是这样的:
同辈人或地位相当的人,尊称别人用字;
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
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可以称名而不称字;
所以如果说起名是为了分彼此,那么取字就是为了明尊卑。这是名与字功能的基本区别。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1排行取字
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这个次序就是伯(孟)、仲、叔、季表示排序,伯为嫡,孟为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吴孙氏弟兄了。
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
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
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
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如果兄弟数目多的话请参考“司马八达”
2意义相同
诸葛亮字孔明,明与亮都是光线充足;
马超字孟起,超与起皆有多过的意思
黄盖字公覆,覆及盖有遮蔽、隐藏之意;
张辽字文远,辽和远有遥远的意思;
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制品,
3意义相反
贾诩字文和,诩为夸口,而和为适中、恰当。
甘宁字兴霸,宁与兴意思相反。
邓艾字士载,艾是停止,而载则动。
吕蒙字子明,蒙与明意思相反为不明。
钟会字士季,会是短时间,季为长时间。
诸葛诞字公休,诞为开始,休为结局。
4意义相顺
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
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刘备字玄德,《道德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不宰,是谓玄德。”意思是“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施泽万物却不自恃己功,养育万物却不为其主宰,就叫做深厚的恩德。”而“备”在《说文解字》中为“慎”,玄德是指潜蓄而不著于外的德性。《书·舜典》:“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5意义相延
就是名字意思的延伸
比如李白,字太白。这是对太意的延伸。 杜牧,字牧之。延伸了牧。
6名字的解释或补充
黄忠字汉升,使汉朝兴起亦为其忠之表现;
程普字德谋,普为普及,以字补充名;
许褚字仲康,褚为贮藏,康为丰足丰富可由储存而来;
满宠字伯宁,宠为恩惠,宁为愿、盼望,以字补充名。
7表示尊敬
在字前面加子字、公、文、士等字都很普遍。这些字都表示对男子的尊称。
8不按常理出牌的奇葩
眭固字白兔,不要问我为什么排第一,一个很man的盗贼
奇葩的最大因素就是古代和现代同字不同意,下面几个是古时很正常的字,但现在看着就觉得搞笑了,
费诗字公举,你是我的小公举
袁术字公路,我把车子开上五环,我什么都不管
韩当字义公,为儿子打工的义工
董袭字元代,元代之后是明代
刘禅字公嗣,皇位还用竞争吗
左慈字元放,没人抓得住你
辛毗字佐治, hello Georgia
另外细心的发烧友们肯定发现了,为啥三国时候的人都是单名,就是名字只有两个字,比如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司马懿、夏侯惇则是复姓,但还是单名。
其实这个就是王莽新政时候出的。
王莽规定“去二名”,也就是不准用两个字的名字,而且还补充,一旦人犯了罪,一个字的名字就得改回两个字。《前汉书》记载:时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厚赏。单于从之。
就是说没有犯过错的人都是单名,犯了错的人都是两个字的名。
王莽的这条规定影响了一个时代,虽然新朝被推翻了,但这种趋势还是延续到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