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中华传统,扬科技文化
云浮中学 盘钰燕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多年岁月的洗礼,沉淀至今,其博大精深自不言而喻。她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囊括包罗万象。走过了战乱纷飞,越过了盛世繁华,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座巨大的宝库,亟待我们去探索、去发掘、去传承、去发扬。
中国曾经一度引领世界潮流,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从流传下来的古籍可见一斑。在明朝,有这样一本书。它是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著,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本书就是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书里囊括了农业、手工业,诸如砖瓦、陶瓷、硫磺、纸、兵器、火药、纺织、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也详细地记录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经验。不得不说这真是一部值得品读借鉴的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一书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还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归纳,全面反映了十六至十七世纪中国工艺技术的成就。这本书在当时绝对是非常先进的,代表了当时社会最前沿的科技,从以下这些数据就能看出。
《天工开物》“粹精”中介绍的汉代发明的水碓装置,比英国试用一个水轮带动两盘磨早1000多年。“作咸”中的顿钻打井技术,比俄罗斯早300多年。书中记载的物种发展变异理论比德国卡弗沃尔夫的“种源说”早100多年。并且《天工开物》在传入其他国家后,对其产生了不少影响。十七世纪传入日本,日本本草学家见原益轩在其著作《花谱》、《菜谱》中推荐了这本书。实力派学者佐藤信渊依据宋应星的思想提出富国济民的“开物之学”。养蚕部分译成法文后,对欧洲蚕丝业产生很大影响。《天工开物》传入后,直接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观此一二,便知此书乃绝世之作。
或许有的人会说,无论它曾经多么厉害都已经成为过去式,在如今科技腾飞的年代,那些技术早已落后了。其实并不然。书中记录的活塞式鼓风技术以及特殊化学热处理工艺和金属复合材料技术,其基本原理在现代仍适用。得出的“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为人工育种提出了理论根据。“乃粒”中记载的秧田与本田1:15的比例,以及“早稻食水三斗,晚稻食水五斗,失水即枯”,这些技术数据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
可是总有很多人对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经验教训弃如敝履,反而崇洋媚外,把国外的东西当成珍宝。如此本末倒置,怎么能使我们中国富强起来,重新走向世界之巅?看屠呦呦女士,不也是在我们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帮助下才取得如此成就吗?这就说明,我们自家的东西是足够好的,只是很少有人能把它们挖掘出来。面对这座巨大的宝库,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许多多等待着我们为它揭开神秘的面纱。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认真学习科学知识,不忘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进取,使中国的发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汉服的传承
云浮中学麦家华
掩卷沉思,脑海中浮现出一套典雅端庄的服饰,它将古典、含蓄、轻盈、飘逸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所拥有的极致的细腻是其他任何服饰都无法比拟的,它就是中国服装的精髓——汉服。
在《汉服》一书中,有关于汉服起源的叙述。据考证,在商朝,汉服基本样式已经成型,“上衣下裳”成为了举国通行的统一款式。常服礼服在那时就已分开,礼服制度也已初步建立。民族服装属性在商朝已经确立,上衣下裳为汉服体系的第一个款式,也是汉服最本原的款式。
汉服历史虽源远流长,但如今人们在日常已不穿汉服,一般在与之相关的大型活动中才会穿着。近代西装、长裙等新潮服饰的兴起,让国人逐渐淡忘了汉服的基本样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穿汉服,不代表汉服不重要,更不代表可以对它一无所知!
在某综艺节目上,主持人对一群在舞台上穿着正宗汉服表演的年轻人大泼冷水,调侃这些年轻人“是哪个洗浴中心的”、“是朝鲜族服饰吧”……该主持人说出如此言论,也许是对汉服的无知,但由此折射出的,却是我们在汉服传承方面的不足。
相比之下,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对传统服饰的传承却做得很好。在重大日子或传统节日,日本和韩国的民众都会穿上他们的民族服装。近年来,一些年轻女性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穿着本民族的服饰,难得的是,没有任何异样的目光望向她们。
诚然,穿什么衣服是个人的自由,硬性地恢复维系礼制的汉服,可能会被质疑为文化复辟,是历史的倒退。但是,汉服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是一个民族沉淀了几千年而不变质的气质与胸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缩影!传承它,就是要使汉文化走向复兴,让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走向复兴,真正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品格!
在历史的潮流中,我们正渐渐地把中华民族最有价值的东西落下了,而现在,我们要把这落下了的宝贝捡起来!汉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应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荒废、消失。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有资格成为汉文化的传承者吗?我们如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不得不说这是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普及汉服的相关知识,唤醒现代人沉睡的传统文化基因,并让这基因代代相传,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每一位国人、每一代人乃至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常驻校园,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最行之有效的传承方式。
有人说,传统文化教育不可急。的确如此!传统文化,承载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值得每一位国人倾心以对、耐心相待。而我更认为,传统文化教育不可怠!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刘兰芳所说:传承才是最好的发展。是啊,做好汉服的传承,就是对汉服最好的发展;而做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推广,就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漫步校园中
廷锴纪念中学 罗栋华
嗅着那清新自然的空气,享受那凉爽的秋月,欣赏着那落叶的舞姿,我们漫步校园中。
漫步校园中,仿佛置身阳光的怀抱中,温暖、亲切。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悦耳动听的歌声、欢乐的笑声交织成廷中最美的歌曲。
校园里有许多树木。你看,那楠木幼小玲珑的,翠叶晶莹,隽秀犹如画笔;稍高的,长而纤细,亭亭玉立,宛如美丽的少女;粗大的,直挺苍穹,撑着一朵绿云,仿佛直插云霄。
我们校园的草坪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草,有像鸡爪一样的,有像扇子互相间的。这些草有些是浅绿色的,有的是深绿色的,摸上去,扎扎的、软绵绵的、毛绒绒的。闻一闻,里面还散发着清香的味道。
在楼道的裂缝中,长了一株叫不上名的小花。一粒种子不论被风带到什么地方,它总会破皮发芽,追求生命,追求阳光,没有什么能阻挡那份顽强的毅力。那粒种子或许曾哭泣过,也曾准备凋零过,可它最后顽强地挺了过来,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这种力量,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这份追求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这种情景不是和求学阶段的我们非常相似吗?
不知不觉间,夜色渐沉,星河闪耀,整个校园淋浴在这种星辉斑斓里,我们转身向着那条充满了亮光的校道走去。
我爱这里,清新自由的空气;我爱这里,绿树成荫让人陶醉;我爱这里,一株小花也能给人带来智慧的启迪。
这样的廷中,相信你们都会喜欢!
点评:
这篇文章让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景物描写的细致真实,修辞手法到位,在描写中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综合运用,以时间为主线,穿插着爱校深情。这样的文字,我喜欢。
——廷锴纪念中学教师 黄活汉
一茶一世界——读《茶文化和茶艺》有感
邓发纪念中学 朱颖诗
一盏茶,一世界。
少许的茶叶,在沸水中,可以翩翩起舞,散发出阵阵清香,留下本有的味道。一盏茶,它有着不同的滋味,甘甜可口的、些许苦涩的,是茶的味道,也是文化的味道。
中华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艺甚是重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以茶养廉、以茶修德、以茶怡情。近段日子,我读了一本名为《茶文化和茶艺》的书籍,书中向我们传递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文化艺术——品茶。
你真的会品茶么?
这是我看完这本书,最想问的一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道:那当然啦,喝茶,有谁是不会的?
是的,喝茶,每个人都会。但是品茶呢?喝茶和品茶,仅仅是一字之差,但是它们真的就这么简单么?我想,不一定吧。在我看来,喝,仅是限于简简单单地喝,并不注重于口感、质量。但是,品却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一种文化。我想更是讲究于品出来的味道,品出的那一个不同的世界吧。
“爷爷,这茶为什么这么苦?”记得那时的我,拿起小小的茶杯,一口喝完后,急着问爷爷道。爷爷摆了摆手,和蔼地笑道:“傻孩子,品茶可不是这样一口闷的。而是要小口小口品出其中的味道,你现在还小,等到你长大了,就会明白在品茶中的另一个世界了。”“那爷爷,你能告诉我,品茶品出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吗?”我穷追不舍。爷爷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回答道:“孩子,每种茶,每种手艺,每种器皿的不同,泡出来的茶也不尽相同。还有,品出来的世界也是要看品茗人的心态和人生经历。心态、经历不同,品出来的世界自然而然也就不相同。这需要你自己慢慢去探索。”那时的我万分不解,十分疑惑。
如今,读完这本书,略懂一二了。中华的茶文化彰显着无尽的生命魅力,所以说,一茶一世界。而从前的我对茶的世界一无所知,更别说品茶、懂茶了,如果不是受到爷爷的影响,我可能到现在都与它无缘,与中国的文化无缘呢。
书里说:“品味即品尝茶汤的滋味。”而我觉得品味其中的世界即是品尝过后的感知。我认为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在茶艺当中,那些繁琐工序包含着泡茶人的手艺,又包含了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的寄托。这使我想起了白族人的“三道茶”,大概所体现的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含义在我看来是苦尽甘来。
一盏小小的茶蕴含着一个大大的世界,中华民族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一盏茶中浸着幽远淳厚的香气,蕴藏着岁月的能量,这些力量使得人们对生命有所顿悟。
从《论语》看中华文化的传承
市第一中学 谢桂花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我们今天享有的文化,是在世代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论语》一书,就包含着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方面的内容,是历代君王所推崇的,但现在,人们早已把《论语》给忘了。我们所说的孝,又有多少人知道是出自《论语》呢?
孝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今天却逐渐褪色,所以对现在的人讲孝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讲的就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出发点。有的人却认为给父母物质上的满足,就是孝。其实,真正的孝是“贫穷的父母,钱到为孝;病弱的父母,出力为孝;孤单的父母,相伴为孝;勤俭持家的父母,勤快为孝;脾气暴躁的父母,理解为孝”。
在学习方面,《论语》更是提出了很多治学的方法,孔子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还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这些方法直到今天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惠及我们千千万万的师生。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讲的是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讲的是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在现在也有很大意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是“能者为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人比我们好,我们就去学习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认为别人比自己差,其实别人也有别人的优点,自己并不一定是最好的。
一本《论语》,以其丰富的内涵影响了无数代人,它的思想也符合现代人的思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传承并发扬。
历史的印记 文化的载体
— —读《中华服饰文化》有感
邓发纪念中学 王梓健
“从北京周口店的第一枚骨制缝衣针到丝绸之路沙漠深处的悠扬驼铃;从远古传说时代的帝王冕服,到满朝文武百官的金紫雍容;从竹林七贤洒脱的宽衫大袖,到盛唐女子妖媚的玉颈粉胸。”中国作为衣冠王国,中华服饰就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形态,贯穿了中国整个古代文明。
中国古代的服饰是统治者“昭名兮,辨等威”的工具,如明朝时用“补”来作为辨别等级的标志,一品文官用仙鹤作为标志,九品文官就只能用鹌鹑了。就好像鲁迅先生笔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孔乙己,他穿着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虽然贫困潦倒,可他就是不愿脱下,以保持他读书人的身份和尊严。可以看到中国自古就喜欢“衣貌取人”。这服饰可是好东西,什么样的地位就有什么样的服饰。瞅瞅他,嗯,地位挺高,便温柔以待;瞅瞅他,呦,地位挺低啊,便恶语相向,真是“只重衣衫不重人”啊!
可这服饰不仅可以“辨等威”,还可以象征美好的寓意。人们把心血投入到局部装饰之中,像(莲)年年有余(鱼),三阳(羊)开泰,(鸡)吉祥如意等。这些,都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华文明的结晶,这些美好的寓意至今还在被人们使用。
牛汉先生说“人不能忘本。”可如今许多中国人追逐潮流,却忘了“本”。这个“本”是老祖宗留下的,这能忘吗?有些中国人为了弘扬文化,走“中国风”,把古装穿了起来。可这只是把老祖宗的东西刷层油再拿出来用罢了,没有实际的意义。我们要意识到: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传统服饰虽好看,但是既繁琐又麻烦,如果只是把它穿起来,那么它注定是不长久的。只有把传统服饰融入到现代服饰之中,那才能让它真正活着。
中华服饰传承了五千余年,它既是历史的印记,也是文化的载体。它,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不衰败,也必定能在五千年后的今天,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永远的书圣,不败的传奇
— —《颜真卿多宝塔字帖》读后感
邓发纪念中学 黄梓雅
“入木三分盖山河,柳颜二公奈若何。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红妆一点墨坛生辉,近朱近墨皆在一人。”
中国艺术,想必已家喻户晓,而艺术中的书法,又能了解到多少呢?前几天的一个午后时光,我百无聊赖地捣鼓着书房中的书柜,刚打开书柜门,就有几本书顺势掉了下来,其中一本是封面有些残旧的《颜真卿多宝塔字帖》。好高大上的样子耶,我好奇地翻开,于是对中国艺术有了更深的领悟。
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众多具有才华的书法艺术家刻苦钻研,为后世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艺术珍品。就楷书而言,最著名的就有唐代颜真卿的《多宝塔》、《勤礼碑》等。《多宝塔》虽不像《勤礼碑》等成熟,但也有固定的特征。如《苍润轩碑跋》云:“鲁公书《多宝塔碑》最窘束而世人最喜。”在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继“书圣”王羲之以后,颜真卿在书法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艺术风格,即为之赞誉的“颜体”。
《多宝塔》是一部楷书作品,而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始于汉末,兴盛于东晋。我忍不住临摹了起来。既有笔墨横姿的潇洒,也有笔力挺拔的遒劲;既有剑拔弩张的气势,也有气韵流畅的韵味,这刚柔结合,写出来的字实在是华美自然啊!而细细欣赏,仿佛能看出他挥洒自如的神情,行云流水,一墨成字。而我,自然是媲美不了的,但是只要妙在心手,清心正直,也应该有灵动的书写吧。我发现,这本书全碑苍劲有力,结体工整严密,字内各部揖让求匀,显得端庄而不呆板,一撇一捺又显得静中有动,应该是法度很严谨的作品吧。而作者颜君也是这样一个人吧:刚正不阿、磊落巍峨、落落大度。
书法还涉及到历史学、哲学、美学等多种书体和流派,对整门艺术的完整把握,是需要花毕生精力才能完成的事业。而我的父亲是一位书法家,听说他小时候好不容易赶一次集市,就从一个小朋友街头挥笔写字得到了启发,于是他苦练了几年书法,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成为了他的事业。如今他卖对联已经二十年了,但仍孜孜不倦……这就是一名书法人的精神体现吧。
颜真卿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我们都一样,一样把书法内涵传承下去。
永远的书圣,不败的传奇——颜真卿。
编辑:丝慧
云浮发布投稿邮箱:yunffb@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