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阿房宫赋》
宫
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
上古时,宫只是指一般的房屋,无贵贱的分别,秦以后,才专指帝王的住处。
宫室一般朝南,其内部又分为堂、室、房等几个部分。前部称之为"堂",通常是举行吉凶大礼、处理公务或接待宾客的地方,不住人;堂后为"室",住人;室两侧是东西房。
即所谓"前堂后室",成语"登堂入室"本意亦源于此。堂内以朝南的方向为尊,室内以朝东为尊。
殿
殿即为堂,汉以后习惯称堂为殿,后又多专指皇宫中的堂。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昔日洛阳繁华的街市、盛大的朝会等一切都已烟消云散。只有北山上幸存的宫殿还高耸而立,好象在为历史作证。
亭
亭在古时是公家的房舍,建在路旁,以便旅客投宿。秦汉时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十亭一乡。如今园林中的亭指有顶无墙的建筑,与从前已大不同。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依稀记得那令六一居士醉而忘返,水声潺潺,酿泉入画的醉翁亭。
台、坛
高而平的建筑叫台,筑成方形。台上可以有建筑,也可以没有建筑。规模较大、较高者便叫坛。
离天更近,离地更远。或许这样的登高远眺,方显睥睨天下,居高临下的气概万千。
廊
廊,通道也。入门穿廊,过前后厅。
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
原是指房檐下的过道,后演变成多种形式,如:长廊、短廊、回廊、飞廊、半壁廊等。
榭
台上的木结构建筑叫榭,特点是只有楹柱花窗,没有墙壁。临水者叫水榭。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庑 (wǔ)
原是指高堂下四周的走廊,即廊屋;后来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都称庑。
厢
厢,古汉语中又写作“箱”。《说文解字》中说:“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这里所说的东房、西房,指的便是厢房。
据汉代的资料显示,古人在堂室外还筑有一道墙。其中,北半部分,即房与墙之间的间隔叫做东夹西夹,南半部分叫做东堂西堂,也叫东箱西箱。
有一种观点认为,箱指的是君王办公的正室东西方向的屋子。《周昌传》有: “吕后侧耳于东箱听。”后来,人们将南北向分布的正房两侧的房子通称为“厢房”。
舍
厨无烟火室无妻,篱落萧条屋舍低。
“舍”泛指房屋。《说文解字》中说, “舍”指的是市居之所,包括客栈、旅馆、庐室之类。
在古语中,天子所赐的舍称为侯馆;客栈之类称为旅舍。人们也以“舍”作代词使用,借指破旧或简陋之家。如“庐舍” 、 “茅舍”、 “寒舍”等。
轩
轩是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原是指车上边较高的部位(低的部位叫轾),古时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也叫轩。
陶潜《饮酒》诗:“啸做东轩下。”杜甫《夏夜叹》诗:“开轩纳微凉。”又殿堂前檐下的平台亦称轩。古时皇帝不坐正殿而在殿前平台上接见臣属,称“临轩”。
斋
斋,戒洁也。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古代的斋室一般指的是书房和学校。斋,常含清心雅静、读书思过之意。
寝
说到寝,人们经常想到的就是卧室。
《尔雅·释宫》中说: “无东西厢有室日寝。”也就是说,在古代,没有东西厢的堂室总称为寝。
到了周代大寝为堂,小寝为室。寝还有指代帝王宫室的意思。后来,人们将很多人睡觉的大房间称为寝。
楼
楼者,重屋也。
暖风熏得游人醉,山外青山楼外楼
所谓的“楼”指的是很多层的屋子,在古代称为重屋。
《古诗十九首》中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可见,当时的“楼”和现在所指的“楼”相差无几。
只是,据古籍记载,古时候,人们住的楼大多是木制或南方竹制二层楼。楼上并不住人,而是放些杂物。
阁
阁,所止扉也。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作为古代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阁”最初指的是阁板。后来,阁成了与楼相对应的架空小楼房。多为四边形或多边形,周围雕栏回廊,作藏书、游园远眺之用。
在南方,楼房上的小房间也被称为阁。古代有些女子居住的场所亦有“阁”之称,因而,女子出嫁有“出阁”的说法。
有人说,建筑是物化的诗
其实,古典建筑比诗更华美
更厚重,更感人至深……
如果说亭台楼阁是凝固了的诗
那么水系绿廊则是流动着的诗
或凝固的、或流动的……
唯有亲自前来,才有故事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