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老婆电影冲票房,机智地把新歌放到电影里,这套路不服不行啊,不愧是宠妻狂魔周杰伦...
《我是如此相信》在主题立意上与《世界未末日》类似,它们都在主歌段铺垫了些许对现状的不安和担忧,也同样在副歌段加强推力,在听觉色彩上给人一种希望犹在的「信念感」。
与此同时,在人声旋律和编曲方面,周杰伦很明确地执行了「电影感」策略:
- 《我是如此相信》是对电影主题的升华和解释;
- 增强视听真实感,放大电影和音乐主题的共情。
具体执行逻辑体现在编曲上,这从前奏就能听得出。目的是为了衔接电影的配乐标准,让观影受众的视听过渡更顺滑,让人们听得时候既有电影余味的残留,又能开启对新歌的期待。
真实感在编曲中的体现依然是配器为主轴,例如前奏管乐所营造的大片级紧张气氛和格局感,让你蒙着眼睛去听前奏,你可能还以为这是好莱坞哪部大片的片头配乐呢。
主歌段进钢琴,速度较快,音色较厚,有明显的下坠感,这里和平常的流行歌曲差不多,第一遍主歌清场留钢琴铺情绪,但区别在于钢琴速度有「催促+提示」的意味,会使听众听歌的时候有一种逃离不开的紧迫感,同理可参考这首歌曲前奏里的钟声,也具有相同的功能。
主歌段的人声旋律依然很周杰伦,如何把流行歌写得很有逼格?请参考↓又简单又有效:
5555511(鸟群离开了森林)
5555513(整座天空很灰心)
5555562(蝴蝶不再被吸引)
12121433(玫瑰盛开的很安静)
预副段还是周杰伦最惯用的手法,同样的套路请参考《爱你没差》等你能联想到的歌曲。
副歌段的旋律可听性较强,兼具了好听和耐听的特性:
544433(我是如此相信)
12121312(在背后支撑的是你)
12121343(一直与我并肩而行)
6161615/544331233(仰望等太阳升起/听见鸟群回来的声音)
再回到编曲,同样是战地系列的《最后的战役》,当初编曲钟兴民为了营造真实的临场感也没少在采样与编曲的结合上下功夫。《最后的战役》更侧重「战友情」以及对战争的思考,它的思想性和音乐性是高度凝聚的,而这可能就是《我是如此相信》最为缺失的部分,虽然有了电影大片的感觉,也有了编曲上的恢宏,但是在思想格局上相对小了些,可以明显看得出编曲重复第二遍时的变化程度并不多,丰富性和创新性也不及巅峰时期的同类主题歌曲。
但话说回来,从《不爱我就拉倒》再到《说好不哭》和《我是如此相信》,能看得出周杰伦在歌曲品质上收到了外界舆论的反馈,在认真对待音乐这件事上,可千万别再由着性子胡来了。
尾奏就没啥好说了,素材交织重复,持续给听众希望还在、信念还在、票房和人气还在的感觉。
歌曲总结:
昆凌*1、周杰伦1、方文山*1,葱姜蒜少许,把歌曲放进电影里预热,待电影上映即可出锅食用。
什么,你只想听歌,不想看电影?不好意思,这是杰伦的营销手段,目的就是想靠新歌来拉动对昆凌电影的关注,以及带动票房收益,真心希望周杰伦以后这样的商业操作能少一些。
《我是如此相信》是一首传递信念灌溉希望的歌曲,周杰伦从《蜗牛》那个年代就开始灌溉希望了,细想这也灌溉了有整整二十年了,周杰伦真是不容易,出道前灌溉自己,出道后灌溉歌迷,结婚后灌溉老婆。在以自身强大影响力的前提下为旁人注入希望,精神可贵。
作品质量有回归痕迹,但依然远不及巅峰,否则也不至于让我觉得写《不爱我就拉倒》时的周杰伦究竟中了什么毒非得有胸肌才给靠。相比之下《我如此相信》就没那么小气,有没有胸肌不重要,只要给老婆灌输希望让她勇敢往前冲,灌输那种赢了算你输了算我的思想,那么这事儿就成了。
《我是如此相信》——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