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看到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不禁勾起了中学时代,学习这篇散文的模糊记忆。
怀着憧憬又美好的心情,我忍不住静下心来,再次细细品读这篇经典散文。
这次,这篇《背影》带给我的感受,和中学时代完全不同: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那颗被残酷社会磨练得越来越坚硬的心,变得柔软了起来。我的眼睛似乎也被难以平复的情绪所感染,伴着一种涩涩的感觉,眼帘变得模糊起来。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在1925年所写的一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讲述了朱自清离开南京到北京上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给他买橘子的事情。
这篇散文的篇幅很短,文字非常的质朴平淡,讲述的事情似乎也是稀疏平常,可是为什么却能在中国社会造成这么深远的影响?
究其根本,可能正是这种平淡朴素的文学特性,才正中了中国人内心世界最柔软的地方,勾起了大家最温暖,最深藏的记忆,引起了无数国人情感的强烈共鸣。
读过《背影》的人,无不被文中父亲给朱自清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的背影深深触动: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文中的父亲在作者的眼中,身形动作看起来可能有些笨拙吃力,但是那宽阔的背影在作者的心里却有如大山一般高大厚重。
而这般无二的背影,似乎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能找寻的到——
记得那是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
那时的我已经成年,由于学校放寒假,无所事事,闲置在家。
一天夜里,我半夜起床上厕所。我家在农村,那时候绝大多数农民家的厕所都很简陋,一般位于室外小院的角落里。
现在的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个晚上的寒冷。披着外套的我,刚打开房门,一股凛冽的冷气流似乎瞬间就夺走了我身上所有的温暖。月光下,早已掉光了叶子的不知名树木,枯瘦干涸的树枝在风中呼呼作响,好像随时都会有折断的可能。前不久刚下的大雪,在地上发出莹莹的白光,那是一种令人寒冷的颜色。
匆匆忙忙上完厕所,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钻进了温暖的被窝里,很快便沉入了梦乡。
不知过了多久,胃部传来的剧烈的痛将我疼醒,伸出手摸了摸我的身体和头发,发现已经被汗水浸湿了。胃病带来的疼痛,相信有着类似遭遇的朋友,都感同身受。
听着隔壁房间父亲此起彼伏的呼噜声,我用双手死死地按在胃部,希望能减轻像波浪翻滚般不断涌来的剧痛。
原本打算撑到天亮再告诉父亲,但是最后,我还是缴械投降了。
在父亲的责备下,被抽干气力的我,爬上了他的背,顶着刺骨的寒风,向两里开外的诊所行进。
父亲也有胃病,而且比我还严重,我曾怀疑自己的胃病就是父亲遗传给我的。当然,这种推测,根本没有科学依据,但我确实不止一次地这么想过,尤其是我胃疼的时候。
因为常年受胃病的困扰,父亲的身体很是消瘦,面色也总是泛着青黑色。
趴在父亲背上的我,听着耳边传来的粗重的喘息声,感受身下散发的熟悉的温暖,看着雪地上佝偻瘦削的背影,那一刻,我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
这次经历,将父亲的背影永远铭刻在了我的心里。每次想起,都觉得心里很暖。
父爱,如山;
山不言厚重,却显其深沉。
《背影》的语言朴素简洁,朴实无华,用最自然的语言,表达了父亲最热切的爱。
含蓄,可能是中国人特有的天性。在情感的表达上,我们很少直抒胸臆,更多是爱你在心,口却难开。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我们的父母有着“严父慈母”的角色定位。
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往往对子女非常严格,动不动就横眉怒目,长此以往,许多孩子便认为自己的父亲并不爱自己。
其实并非如此。
相比母爱的热情洋溢,父亲对孩子的爱要内敛含蓄得多。父爱的表现形式,就像一块古朴的玉石,不流于外表的华美,更彰显内在的温润。
《背影》正是因其情真意切、自然平和的散文风格,将父亲的爱表达得深邃细腻、真挚动人,从而历久传诵,令无数中国人读之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