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祖的成语-从中华成语看商朝文明:坐贾行商、兄终弟及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

祖的成语-从中华成语看商朝文明:坐贾行商、兄终弟及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28 07:51:15
阅读:
"坐贾行商"原来是这么来的

在商朝历史微探:真源自河南商丘吗?居然与夏、周同时存在中,我们推测了商朝可能的起源,以及夏、商、周之间的关系。现在,通过《竹书纪年》、《史记》等资料,我们还能够知道,商人一直频繁迁徙。司马迁说,在成汤建立商朝之前,他们已经迁居过至少八次。即使在商朝建立之后,也进行过至少五次迁都,史称"前八后五"。直到盘庚时期,商人才基本停止了大规模的迁徙,定居在今河南安阳殷墟一带。


商人迁都示意图


帝中丁迁于隞。河亶甲居相。祖乙迁于邢……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


——《史记·殷本纪


现代学者大都认为,由于商族人比较早地驯服了诸如牛、马这类可以长途活动的大型动物,因而就比同时代的其他族群具有更优秀的远距离移动能力。同时,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能在处于内陆的殷墟发现来自海龟的龟甲,以及用来自西南地区的原料铸造而成的大型青铜器。


司母戊鼎


此外,从不断迁徙到逐渐定居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商族人在生存方式上,从以畜牧业为主,到以农业为主的转变过程。因为草的生长速度显然难以满足牛、马等大型动物的正常消耗,加上降低疾病感染率的需求,商人不得不频繁地更换居住地。但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显而易见的好处,又使得商人越来越不愿意迁居。


甲骨文


在商朝政权被周人推翻之后,商族人被集中在宋国和卫国居住,还有一些则被分散给姬姓诸侯,随他们去各地封邦建国。借助他们善于走动的优势,商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原来那种“无远不届”的传统,很可能还增加了倒买倒卖的行为。"行商"就这么产生了,"商人"的意思,也越来越多地指走街串巷做生意的人。原来表示朝代和族群的那层意思,则因为周人称他们为"殷"的语言习惯,而逐渐淡化了。


"兄终弟及"的真相

商王世系图


从商王世系图中很明显可以看到,从上甲微开始,每一代商王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天干的名称,而且基本按照甲、乙、丙、丁、庚、辛等的顺序排列下来。著名史学家张光直先生在多年研究之后,提出了一个大胆且合理的解释。他认为:


"庙号代表的是不同的宗族群。而在商人的统治中,是由两个统治集团轮流执政的。两个统治集团各拥有几个宗族群,这一代由这个集团执政,下一代就轮到另一个集团。"


——《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有几个宗族的势力特别强大,所以统治者也常常从他们的宗族中产生。我们在商王世系表中所见到的、经常出现的比如"太"、"祖"、"武"等,很可能就代表着不同的宗族,表示上一任王是出自"太"族家的人,这一任王是出自"祖"族的人,下一任王是出自"武"族的人……等。用天干名称的甲、乙、丙、丁等来标记,则是在族内担任过首领的人种做进一步区分。


如果执政的首领或大祭司去世了,继位者是另一个统治集团的人,从辈分上来说,他就是上一任帝王的兄或弟;如果原来的统治集团依旧强大,由原来的统治者的成年儿子(一般是成年的嫡长子)继位,那么就成了"子承父业"。


这样,不但解释了商王世系表中明显多于后世的所谓"兄终弟及"现象,也解释了商朝为什么没有出现后代都有的"幼主"继位的现象。极为艰难的生存环境,想来是没有条件允许一个不具备基本生存能力的幼子去号令各部落的首领听命于他的。所以,我们以为的兄终弟及,只是王位在不同宗族中间轮流,所留给后人的表象而已。


关于人祭:商朝为什么"把人不当人"?

现代学者提起商朝,大都和"鬼"脱不开干系,常用比如鬼气森森、鬼魅缠身等这类词语来形容商朝在他们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其实,这都是解读甲骨文留下的"后遗症"。人们大都认可,商朝有很明显的"人祭"现象,就是把人像献祭的牲口一样,用作祭拜或牺牲。根据对殷商古墓的勘察,学者们发现,商人无论是盖房子,还是搬迁,抑或是婚丧嫁娶,动辄就把几十上百号甚至几百号人,和其它作为牺牲的牲口们毫无分别地堆在一起埋葬,来作为祭献。也因此,在我们的印象中,商朝是一个极其残忍、毫无人道的时代。


殷墟祭祀坑中的人头骨


但是,在各路学者长期不懈的努力下,今天的我们对这一现象又有了新的认识。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商人常常以屠杀羌人来进行祭祀。羌是当时被商所征服的一个西部的族群的称号,这是今人的共识。但在商人眼里,羌却并不是属人的族群。甲骨文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就是商人以当时的其他部族,如人方、鬼方等作为战争对象时,在行动之前的占卜中,以及事后的记录中所用的字都是"伐";但在占卜和记录关于对羌和其他少数几个现代汉语已经难以呈现其名称的部落作战情况时,使用的字却是"猎"。


"在商人的世界观中,人方、鬼方和共方属于人的范围,羌却属于动物的范畴……羌就是一种人形的动物。人方、鬼方和共方,都是明确的异族部落,有时联盟,有时冲突,彼此是人与人的关系。但羌不是,羌和动物一样,可以为商人所用,也经常被捕猎来为商人所用。"


——《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但在出土的商朝晚期的甲骨文中,出现了"羌二人"的说法。学者们推测,这很可能是羌族和商朝的势力对比发生了变化,逼得商人不得不调整对羌族的看法。而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羌族长期与同在西边的周人联盟。周人势力渐长,使商人压力越来越大,羌人也就跟着"沾光",从"兽"的级别,上升为"人"的级别了。


"'姜'和'羌'基本上是同一个字,商人甲骨文中带着轻蔑贬抑的意味称羌,等到羌人也进入了使用文字的阶段,他们就转化羌而为自称的姜。"


——《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我们在"重新认识西周"这个专题的你以为古人“同姓不婚”是怕生的孩子笨?其实,那是西周婚姻制度中提到,西周王族的姬姓与外族广泛通婚,但与姜姓的婚姻比重尤其大。只要是单数代的周天子,他们的王后都姓姜,这很能说明,姬姓和姜姓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而且这种深厚的程度,绝对不是仅凭着姜子牙"开国功臣"的地位就足以奠定的,背后必定有着更为深刻的渊源。


参考阅读:杨照《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往期精彩文章:


  1. 商朝历史微探:真源自河南商丘吗?居然与夏、周同时存在
  2. “奉天承运”的思想,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西周"天命观"浅释
  3. 你以为古人“同姓不婚”是怕生的孩子笨?其实,那是西周婚姻制度
  4. 蒙元饮酒风气:有皇帝喝到痛风,有皇帝喝死了
  5. 从"禁酒令"的发展看唐之兴衰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