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王朝,皇权和一些列规章,在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成熟,到了明清时期,帝王的权力已经达到极致。从朱元璋开始,皇帝的年号逐渐代替庙号,例如嘉靖皇帝,“嘉靖”二字是他的年号,他的庙号是明世宗,“雍正”也是年号,他的庙号是清世宗。他们虽然有庙号,但是史家们习惯性的称他们的年号。明朝之前,大部分皇帝则是以庙号为称呼。例如例如李世民,人们很少叫他为“贞观皇帝”,而是称他为唐太宗。
提到庙号,一般地皇帝去世后,他的后人追加的,一般只有开国者才会被称为“祖”,例如唐高祖、宋太祖等,而继位者,一般不会称祖,厉害者也只能被称为“宗”。千古一帝刘彻的庙号仍是世宗。但是明清有两位皇帝,他们不是开国皇帝,也被子孙追为“祖”,他们分别是明成祖朱棣和清圣祖康熙。
朱棣,明朝的第3个皇帝,他的庙号本来是“明太宗”,他的后代、明朝的第11位皇帝(嘉靖)把它的庙号改为“明成祖”,他这个改庙号的举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嘉靖皇帝之所以为这么做,小编认为,有以下3点原因,其中第三点尤为重要。
第一,朱棣还是燕王之时,就曾随徐达几次远征蒙古,是明朝北方防御的柱石,逮到“靖难”之后,朱棣又几次北伐。把大明的威严发扬到了极致,蒙古势力畏惧朱棣,犹如匈奴畏惧秦始皇。朱棣在位时期,也是明朝疆域最为广阔的时候。
第二,朱棣推行新政,效法太祖,励精图治,把朝政推向一个高度。另外他迁都北京,编修《永乐大典》,派人下西洋,虽然不是开国之君,但是有开国之功。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到了嘉靖时期,太庙位置有限,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嘉靖皇帝要想把自己的亲爹请入太庙,就要把和自己血缘关系最远的一位请出太庙,而朱元璋作为开国始祖,肯定不能动,所以很多大臣建议动朱棣的牌位。而嘉靖从小比较敬佩朱棣,认为他可以和太祖比肩,但是有什么办法可以不动朱棣的牌位呢,他想了一个办法,把朱棣也升为祖,所以明太宗就变成了明成祖,这样朱棣的牌位得到保留,但是这一改,就把朱棣的儿子、明仁宗的牌位挤掉了。不过,这一点一直是皇家的大秘密,直到清朝才被爆出来。
以上三点原因,是小编认为明成祖庙号修改的原因,尤其是第三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有人会说,太庙为什么位置不够,不能扩建吗?这个肯定不能,因为按照周天子礼记,太庙只能供奉七个人,不是加一个牌位的事情,是礼法不允许供奉第八个。而嘉靖的帝位是继承他的堂哥的,他的父亲并不是皇帝,为了供奉他的父亲,需要在太庙中减去一个位置,最终他决定减掉朱高炽的牌位,保留朱棣的。但是论血缘关系,朱高炽离自己更近一辈,那只有把朱棣追称为祖,所以问题才得到解决。
朱棣就这样,被称为和他爹朱元璋并肩的明朝二祖之一。本文为溪研明初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