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法国电影《天上再见》在内地院线上映。影片的主人公爱德华,本是一名生长于富贵家庭,英俊且有才的年轻人,然而,因在战争中拯救了一名因目击长官犯罪而深陷危险的同伴艾伯特,却不幸被炮火毁容,失去了下半张脸。
一战结束,犯罪的长官依旧继续着丑恶的勾当,却享受着金钱与权利,而爱德华却只能隐姓埋名,在贫困中,在面具后,在吗啡的支撑下度日。为了讨回公道,爱德华和艾伯特一同策划了一场骗局…
这样一部描述战争的电影,其中也不乏浪漫的色调,轻快的音乐,令人捧腹的台词,但所有这些,都无法掩盖住战争中的血肉横飞,以及战后长久笼罩在爱德华心头的创伤阴影,给观众带来的巨大震撼。
《猎鹿人》导演迈克尔·西米诺曾说:“好的战争题材必是反战的。”这句话在豆瓣也流传甚广,类似的评论在不少战争电影影评下都能看到。确实,一部战争影片,绝不应该宣扬战争,它可以歌颂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但归根结底,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它的反战态度和对人道主义的宣传。
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代表着团结、公正、拼搏、不屈,跨越种族和文化,承载着宣扬和平的使命。其实,足球也曾不止一次地,成为反战的载体。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恐怕要属伊拉克国家队在2007年勇夺亚洲杯冠军。战争爆发以来,九万多名伊拉克平民在战火中失去了生命,战争令整个国家满目疮痍,死亡的阴影笼罩着那片土地。当时的那支国家队,就曾在被轰炸的地方训练,不少球员都在战争中失去了至亲,还不断收到来自恐怖分子的恐吓,球队的体能师也在一场炸弹袭击中丧生。在那个年代,对于伊拉克人而言,足球已经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而是维系整个民族精神的纽带,是所有人民唯一的寄托。
不负众望的伊拉克男足在印度尼西亚夺得了亚洲杯。千里之外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人们冲上街头,忘情狂欢。那一天,枪声不再为战争而响,而是为了致敬他们的英雄们,那支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夺取了亚洲足球最高荣誉的钢铁之师。其实,在几天前伊拉克国家队进入决赛时,不少上街庆祝的球迷就遭受了汽车炸弹袭击不幸身亡,但这丝毫没有阻挡国民们在夺冠之后再次走上街头。那是他们饱受战火摧残近四年以来,最快乐的时光。
不仅仅是伊拉克人民,全球的球迷都为这一刻动容。除此之外,足球与反战使命相互交织,事例不胜枚举。
在《天上再见》故事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熄火。那是一个圣诞节。交战的双方,英国和德国的士兵,在未向上级请示的情况下,心照不宣地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互相走动,交换香烟、雪茄、杜松子酒。有的地方,两边的士兵自发举行了足球比赛:德军一支步兵团与苏格兰一支部队踢成了3:2,而英国阿盖尔和萨瑟兰高地团则4:1战胜了另一支德国部队。虽然在停战后不久,各地区又陆续恢复了交战,但至少在那个本应代表着平安、团聚的日子里,足球给双方带来了短暂的温暖和慰藉。
2011年3月,2012非洲杯预选赛,科特迪瓦将在主场迎战同属H组的对手贝宁。然而,由于科特迪瓦国内陷入内战的动荡,无法举办比赛,这场对决只能移至中立场地,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比赛开始前,以德罗巴为首的科特迪瓦国家队队员们,打着一条写着“Paix En Cote D'ivoire”(和平-科特迪瓦)的标语入场,隔空呼吁国内交战的双方停止内战,把和平还给科特迪瓦。
2013年九月的一天,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爆发了一场由民间反战组织“粉色代码”和“退伍军人倡导和平”发起的反战游行示威活动,反对美国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一些示威者甚至在大街上踢起了足球,同时高喊起“要足球,不要战争”的口号。
同样是2013年,曼城对阵阿森纳的比赛中,哲科以一记补射攻破阿森纳球门。进球后,哲科脱衣庆祝,露出了“ZA MOJE MAHALCE”的字样。生于萨拉热窝的哲科,将这一进球献给儿时的好友,表示自己不曾忘记战争的年代。
事实上,像哲科一样成长于战火之中,却仍追求足球梦想的孩童不在少数。哪怕忍受着饥饿,光着脚,既没有球场,也没有装备,甚至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来,但他们仍然在追求着足球这一纯粹的快乐。“要足球,不要战争”,这是他们的心声。而足球这项运动本身,就如《天上再见》一类反战作品一样,一直在为他们,为全人类宣扬着和平的精神。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章鱼帝
公众号ID:zhangyusport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