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中国古代关于"反省"的名言典故有很多,其中孟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口耳相传,家喻户晓。只有学会反思,才能坚持正确的道路,并越走越远。
20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重量级人物胡适,后来还担任过北大校长,这位位博学多才、学贯中西、文史哲兼通、著作丰富的大学者从小就接受了母亲让他“日省”的教育。
胡适出生在安徽绩溪一个世代经商的家庭里.在年仅两三岁时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学写方块字,背诵《三字经》、《千字文》,三岁后入家塾.但是很不幸的是,父亲在胡适不满五岁时便因病去世了.此后便由母亲冯顺弟担负起教育胡适的重任.
胡适的父亲胡传是一位仕官学者,两人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冯氏受丈夫影响很深,她十分敬佩丈夫的人品和学问,丈夫在世时教给她不少古文知识,如《论语》以及其它一些几世流传下来的经典书籍.冯氏常常用丈夫教给她的道理和知识学以致用,用来教育儿子,特别是用《论语》等教育孩子要学会日省自律。
南方的冬天其实并不比北方暖和,相反由于屋里没有北方那样的炕要比北方冷很多.胡适的家乡绩溪上庄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冬天来临时,就非常的冷.这时候,早上起早去上学,小胡适就不太愿意了,因为被窝里实在是太暖和了。
有一天早上,窗外刮着呼呼的大风,院子里和路上可以说是滴水成冻,7点半已过,小胡适还躲在被窝里,整个脑袋像一只小乌龟样缩在被子里.母亲在外屋做好了早饭,就喊:“适儿,该起床了,吃早饭了,吃完了上学去?”母亲喊了半天,见胡适没反应,就进屋掀开胡适的被子,对他说:“儿子,该起来了,再不起来,上学就来不及了”.被子被母亲一掀开,胡适立即感到有一股冷意,不高兴地说:“娘,没听到外面这么大的风吗?我不去了,太冷了.”“乖啊,怎么能不去呢?不去可就落下了,和其他同学不同步了.”但是,母亲的话小胡适一点也听不进,对母亲的坚持也表示不理解,丢下一句“不去就不去”,干脆就把整个脑袋都缩进被窝里了.母亲这下也很来气了,不过她还是压住了心头的活气,尽量温和地对孩子说:“你父亲在世时,就经常说过,一个人如果任由着自己的性子去,不能对自己有点自我约束是成不了大事的,你现在就因为刮一点点风就不想去上学了,你还对得起你父亲吗?”在被窝里,胡适听到母亲提及父亲,顿时知道自己的行为让母亲伤心了,也想起了父亲平时对自己的严厉的教导.于是,一骨碌翻身起床,说:“娘,你别伤心,我去我去。”
就这样,母亲冯氏遵循丈夫的遗志,时常教导儿子要学会自律.同时,她还让儿子通过经常性地反省来约束自己.她以曾子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来鞭策和鼓励儿子。
每天临睡前,胡母就坐在床沿上,叫儿子站在窗前搁脚板上“省吾身”:今日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该背的书是否背熟,该写的贴是否写完.胡母在督促儿子自省之后,又对儿子讲他父亲生前的种种好处,是如何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的,说:“我一生只晓得你父亲是一个完全的好人,对自己非常的严格要求,每天都会静思反省.你要学他,不要丢他的脸。”
经过母亲这样的谆谆教导后,当又一个寒冷的早晨来临时,小胡适也想再多睡会,但他就用母亲的话来提醒自己,以父亲为榜样,立刻就起床了.所以后来,每日晨光微露时,胡母叫一下儿子,胡适就很快起床了,因为学塾的钥匙放在老师家里,所以胡适总是天蒙蒙亮时就得赶到老师家门口.听到敲门声,里面就有人把钥匙从门缝里递出来.胡适接到钥匙后,就立即赶往学塾把门打开,一人静坐读书,等待老师和同学到来,天天如此。
胡适长大后,想起自己的母亲小时候对自己的教育,说是“慈母兼严父”,母亲给予胡适的爱让胡适终身感念,同时,母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特别是让自己学会了约束自己更是对他以后的为人处世乃至治学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如今,在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人们往往会沉迷在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走自己的道路,坚持自己的想法,因此,学会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每日反思自己,才能不被欲望所控,不被事物所迷。也只有这样,才能走的长远。
关注微信公众号:冷茶热饭,第一时间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更有更多爆笑故事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