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来有自思维学院致力于高手思维和方法的研究与习得,希望提升个人、组织甚至整个社会的思维品质,达到独立思考、深度认知、高效学习、高效沟通和高效工作的状态,让个人同时收获幸福感和成就感,让学习型高绩效组织真正落地。
其来有自思维学院,取名源于“其来有自,如其所是”。其来有自,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原本的规律。如其所是,指要找到正确的规律,顺应规律而为。
一、总体介绍
其来有自思维学院前身是思维力训练营,从成立至今,已经整整三年。三年来,有超过千余名学员以及多家企业用户陪伴着我们,共同原创研发了心思知思维系统。如今,我们终于可以自信地说,教学内容和体系已经成熟了。
下面这张图,是我们的产品逻辑和内容。
首先,人的能力分为专用能力和通用能力。
80%的人聚焦在专用能力,通用能力几乎完全靠天生的,这种能力结构可以应付基层或中层工作。
但一旦到企业中高层,需要处理的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幅增加,只有专用能力已经不够,通用能力变的极其重要,但只有20%的人刻意提升过通用能力。
所以对很多人而言,从基层到中层,或者从中层到高层,是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
为什么难以跨越?因为最底层的认知学习能力没有提升。
归根到底,无论是专用能力还是通用能力,都是可以后天习得的。所以决定一个人能否发展出卓越的专用能力和通用能力,根本在于是否拥有高效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但是,在多数人看来,什么是学习能力?什么是认知能力?很难清楚说明白,只能是一种模糊的存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而且并非人人都有。
所以,大众对认知学习能力的看法是:极其重要,但全靠个人悟性。
其来有自思维学院打破了传统大众看法,认为认知学习能力是可以训练并提升的。
认知学习能力,本质是一种能力,只要把能力进行解构,就能找到训练的方法。
我们把能力解构为“心思知系统”。想要提升能力,第一需要心力,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灵状态;第二需思力,指做事的方法和思维;第三需要知力,指一个人的知识体系。
在“心思知系统”中,心力是开启能力提升的钥匙;思力是能力提升的发动机,决定了能力提升的效率;知力是心力和思力联合作用产生的结果。
然而现实情况是,几乎所有人都只注重知力的培养,很少有人从心力上发力,极其重要的思力也没有经过系统而有效的训练。因此,其来有自思维学院专注于研究高手的思维和方法,希望以此提高人的思力,最终加快能力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们的整个产品逻辑。
基于这个产品逻辑,经研究形成了“高手思维和方法”,这是一套非常完整和体系化的方法论,也是整个教学内容的核心。
更形象的理解,“高手思维和方法”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最底层思维系统,就电脑的操作系统一样。
修炼高手思维和方法,本质上是在修炼三门武功:
“王语嫣”的强大认知能力。从庞杂繁复的现象中,找到最核心的联系,一眼洞察本质,高效地判断、预测、决策。
“吸星大法”的强大学习能力。从高手身上学习并吸收经验、方法、能力,从一切事物当中学习,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和提升。
“独孤九剑”的强大解决问题能力。不管面对任何问题,都能见招拆招、条分缕析、庖丁解牛般的解构和分析,做到从咽喉处下刀、一招绝杀。
以上,是整体介绍,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二、能力篇
根据我们的产品逻辑,最终是希望提高一个人的能力。想提升能力,先要认识能力的本质,这样才能找到发力点。
2.1 认识“能力”的本质
从一个维度,能力可以解构为“心力、思力、知力”。心力决定了方向和动力;思力决定了思考方法,相当于加工系统;知力是历史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与技能。对三者的综合评定可以简单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心力是消极怠慢,什么也不想干,干什么都觉得没意思和无聊;思力是自己不愿意多思考,只要提供模板操作就行,极端情况就是工厂的生产线;知力是模板知识。
第二个层次。心力是有一定的责任心,满足工作要求;思力是以问题为导向,典型代表是小企业主或生意人,面临生存问题,倒逼必须要解决各种问题;知力是专业知识。
第三个层次,是最高的层次。心力是极度渴望,为了目标可以放弃所有;思力是其来有自方法,是基于麦肯锡方法改造出来的;知力是元知识。
心力、思力、知力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不同层级的岗位。
除了基层操作类岗位,中高层都会遇到复杂问题,又特别是律师、咨询、投行、投资等职业,需要解决大量复杂创新问题。所以这些职业和岗位的需求是一致的:强大的心力,一套思维方法,深厚底蕴的知识体系。
为什么要将能力解构成心力、思力、知力?因为只有拆解后才能找到提升能力的方法。
就像要造一张桌子,必须知道桌子由桌板和桌腿组成,这样才能实际操作。
从另一个维度,能力又可以解构为专用能力、通用能力以及底层能力。
专用和通用能力建立在底层能力之上,前二者提升的效率取决于最底层的认知学习能力。
所以,底层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能力,要想真正高效提升专用和通用能力,首先要夯实基础,建立强大的认知学习能力。
2.2 双视线工作和学习法
提升能力的途径,叫“双视线工作和学习法”。
双视线工作和学习法的核心理念在于: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最重要的是让认知升级。认知升级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实战,一个是读书。
实战是最重要的环节,光读书不实战没戏;光实战不读书也不行,提升会非常慢。
很多人犯的错误是光读书,但缺少实战这一环,这环没有就是0,尽管读了很多书,最后还是0。还有很多人犯的错误是光实战,企业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读书有什么用呢,都是靠实战,不要跟我谈读书。
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双视线工作和学习法”。实战中用解决问题方法论、元认知、思维元素等把认知抽取出来,随之会产生很多疑惑和问题,再带着问题读书,快速借鉴前人的东西,这两者融合好了就会很强大。
三、方法篇
能力的提升需要方法,其来有自思维学院长期研发,形成了独家原创的方法论:元认知方法、高效学习方法、高效问题思考法、高效沟通表达法以及思维元素。
3.1 元认知
我们知识体系中的元认知,是指人对世界的基本认知过程及结果。
3.1.1 关键词法
元认知的第一部分,称为“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分为3大系统:相互作用系统、归属分类系统、描述系统。
互相作用系统,是指一个事物的外部联系、内部构成、其来有自。
归属分类系统,是指一个事物的归属和分类,它属于什么大类,又包含哪些小类。
描述系统,是指从不同角度去描述一个事物,例如特征、对比、具象、动态、程度等等。
传统上认识一个事物,就是知道它的定义,稍微了解的人知道内涵和外延,再进阶就是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存在)、how(什么价值)。对一个事物仅限于这样的认知,是远远不够的。
利用“关键词法”的互相作用系统、归属分类系统和描述系统对事物进行认知,才能完全而深刻地认识一个事物。
举个例子,如何认识“需求”。这是从心理学角度认识“需求”。
以下分别是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认识“需求”。
以下是从市场营销学角度认识“需求”。李叫兽做过一场演讲,演讲完了就是这套东西。
通过“关键词法”认识后绘制的这几张图,可以说把对“需求”的认识一把击穿,非常全面而深刻。
3.1.2 看待事物的七观
元认知的另一部分,称为“其来有自七观法”。
第一个叫如是观,就跳出来看、客观的看,看到事实、观点。
第二个是其来有自观(因果观),看事物是怎么发展形成的。
第三个是两面观,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第四个是换位观,是指换位思考,从自己的维度跳出来,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第五个是向内观,碰到问题向内看、向内求,从能力发力,从自己发力。
第六个是整体和运动观,要系统而非孤立地看事物,要动态而非僵化地看事物。
第七个是身心观,人都有理性和感性两面,既要看到人的理性思维活动,也要看到人的感性心理活动。
其来有自思维学院的高效学习方法,包括其来有自读书法、复盘反思方法以及高效知识管理。
3.2.1 其来有自读书法
学习,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读书。我们独家原创的读书方法叫“其来有自读书法”。
运用“其来有自读书法”,可以将一本书完全解构并重构,最终形成一张结构化的图。在解构并重构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能全面而深刻理解书本,以此指导实践,还能做到长久记忆和结构化复述。
以下以《潜力量》这本书为例,展现“其来有自读书法”的价值。
价值一:完全解构并重构,全书内容转变为结构图。
价值二:全面而深刻理解全书,从以前的吸收和应用不到5%提升到60%以上。
价值三:全书长久记忆,可以结构化复述。
3.2.2 复盘反思方法
学习的另一个途径,是在实践中学习,这就涉及另一个方法——复盘反思方法。
复盘反思,是从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学习,自己每天看见的,记录,记录后找它的规律,找其来有自,然后假说验证,打破认知盲区。
在复盘过程中,我们强调要“客观”,客观全面地记录事实和结果,首先不要带入主观判断。
很多人主观判断过多,把复盘当反省,结果不好就总结为自己“毅力不够”、“能力不足”,之后往复循环,越反省越糟糕。
以上所讲的读书方法和复盘反思方法,读书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叫间接学习;复盘是从自身学习,叫直接学习。二者合起来是一整套学习方法。
3.2.3 高效知识管理
无论是读书还是复盘,最终都是为了高效建构知识体系,体系化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知识。
每个人都会从事某个专业的工作,无论是人力资源、营销、投资,必然会面临一个问题:如何高效的建构这个专业的知识体系?
我们的方法是“对比融合”。
以有关学习方法的资料为例,可以将多个人的理论进行对比和融合。
学习完一本书(一场讲座)之后,是这样的:
学习完五本书(五场讲座)之后,是这样的: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不断对比融合“学习专题”的知识,慢慢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
这套“对比融合”的方法,本质上是一套知识的吸星大法。它不仅可以构建一个专业领域的体系化知识,还能跨学科进行知识的交叉融合。从最新资讯到专业应用学科,再到基础学科,最后到底层哲学和方法论。
最后构建的,是一个跨学科多元知识体系。
3.3 高效问题思考法
学习的知识一定要用于实践,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水平,反映出是否掌握一套高效的解决问题方法。
解决问题方法,可以分为4个层级。
第1个层级,是最基础的经验和模板操作。
第2个层级,是以问题为导向,能够提问是一种很强的能力。
第3个层级,是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方法很难学会也很难落地,因为它的应用需要特殊场景。
第4个层级,是我们的其来有自高效问题思考法。
其来有自高效问题思考法基于麦肯锡方法迭代而成。麦肯锡方法更多适用于世界上非常聪明的顾问和咨询场景,对于普通人来说直接学习难以落地。
其来有自高效问题思考法是将认知学习与麦肯锡方法的精华结合起来,形成的一套普通人可以学习和运用的高效问题思考法,其核心是:跳出来确认问题、调用模型、假说思考法、从操作走向认识。
高效问题思考法是解决复杂高难问题的利器,高手必备。
3.4 高效沟通表达法
另一个方法模块,叫“高效沟通表达法”。
沟通表达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环节,所以高效的沟通表达方法也就包括理解方法和表达方法。
第一个是理解方法,能够听清楚对方在说什么,核心观点是什么,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中间的认知与逻辑是什么,存在着什么样的逻辑漏洞和缺陷,与自身有什么关系。
第二是表达方法,其核心是理解对方的需求与认知,观点有力,逻辑清晰,事实清晰,呈现出金字塔结构,重要的事情说三点等等。
除了上述的理解与表达方法之外,需要加上对人的理解,人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可以围绕人的需求/需求模式/认知/认知模式/行为/行为模式/情绪/情绪模式/表达/表达模式来展开对人的系统理解,从而做到人事并重,高效沟通。
3.5 思维元素
通过上文,概述了认知方法、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方法、沟通表达方法,它们全都是非常重要和底层的方法论。
每一套方法论都拥有庞大而系统的体系,也就代表了有一定学习难度。在教学过程中,也确实发现有部分学员很难掌握。这也是现在市面上很多高手方法无法学习的根本原因之一。
于是为了降低难度,我们继续研发了“思维元素”,它是一套更易习得的学习工具。
思维元素,是人思考过程中的最小颗粒度。
举个例子,有句话叫“健康很重要”,你怎么理解?
其实这句话中隐含了一个思维元素,叫做“对比”。严格的表达是健康的状态到**程度对**结果,跟**相比,它是重要的。
比如,我就想过把瘾,不在乎健康;我就想成功,健康不重要;我想要幸福,健康就很重要。基于不同的结果,健康重要与否才有判断标准。
以上就是用到了“对比”这个思维元素,除此以外还有归纳、演绎、评价、程度等等。
思维元素,实质上是最基本的思维过程。掌握了思维元素,就可以在最小环节上优化思维。
四、训练体系篇
最后一部分讲我们的训练体系。为什么要讲如何训练?
因为上述方法论全都是非常底层的、隐性的,无法直接识别,更别说刻意练习了。这又是很多高手的直接经验分享无法落地的原因。
很多高手的思维,形成于两种路径。
第一种是深度阅读。很多高手因为特殊环境或者个性使然,都是饱读诗书,啃了许多大部头,进行了大量深度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深度阅读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方式,但成人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功利性和碎片化,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和及时的正反馈,忙碌的工作会导致很少人可以坚持下来。
第二种是不断实战。每天都在实战中解决问题,不停思考问题怎么解决,而且思考得非常深刻。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在锻炼自己的思维,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很强的思维能力,以老板最为典型。这种成长方式对于外部环境与个人的心力要求都太高,一般人无法直接复制。
对于高手的思维到底是靠先天悟性还是可以后天训练,大部分人的态度是无法后天训练。
曾经有个老板向我提出强烈的质疑:“这东西能训练吗?我觉得不能训练。”他在商业上很成功,能力很强,他把这一切都归功于自己的悟性和努力。
三年前我们开始研发思维方式训练时,周边的老板朋友和高手几乎都是一致反对,理由是这个只能靠先天悟性。
也在这里简要的说下我们三年摸索的认知,先看一个例子:
很多人都有打乒乓球的经历,一个人天生很会打乒乓球,整天自己在家琢磨、训练;另一个人直接放到国家队里,接受专业训练,想都不用想,几年之后水平是天差地别。
所谓的“悟性”,其实是无法认清规律的结果,也就无法复制。整个教育和科学的发展,其实就是在不断破除原本认为靠天生悟性的东西,然后把它变成方法和工具,最终做到尽可能简单地传递。
高手思维很难学,但如果认识清楚,有专业的训练方法,也是可以习得的。
经过三年的研发,我们在完成高手思维和方法的系统认知下,也找到了一条对于普通人可以学习和训练的方式,其核心是运用高效的深度阅读方法改善思维,容易上手,容易有正反馈,同时有深度。
五、结语
其来有自思维学院创始人单其武老师自述:
我2004年毕业于人民大学,学的是金融学专业。我周边同学和朋友几乎全部是从事金融投资相关的职业,我自己也是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管理咨询+投行投资的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历练。在我职业的黄金时期,我选择了毅然转身放弃原来的工作,全身心扑到高手思维的研发和训练上,背后是一个简单而模糊的希望:十年的工作和学习经历告诉我,如果研发出思维训练体系,那该会有多大的社会价值啊。
三年过去,真的感恩,上天眷我,我们团队完成了高手思维与方法的认识体系和训练体系,原创心思知思维系统。国外的类似批判性思维等通识内容都包含在我们这套体系里,这部分内容以我见过的中文资料来说,在全球都是原创和领先的。
我相信,如果将这套方法推广开来,大到对于中国教育、企业创新、供给侧改革和社会幸福和谐,小到个人能力成长、身心幸福、家庭和谐都有巨大的帮助。
最后,希望用我们自己的口号来结尾:身心思知行伴,我们一起修炼;自由创造幸福,我们一起到达!
- END -
我们会陆续推出文章,多维度阐述高手的思维方式,以及成为高手的晋阶之路。
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欢迎关注并分享给您身边的人!
#版权归其来有自思维学院所有,转载请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