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字斟句酌-言语培育、思维发展——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的两大主要功能

字斟句酌-言语培育、思维发展——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的两大主要功能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09 04:34:24
阅读:

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之所以如此,这是同语感教学的两大主要功能——言语培育和思维发展——分不开的。下边笔者详细地分析一下语感教学的这两大主要功能,以就教于读者诸君。


一、言语培育功能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标准中的这一追求呢?


笔者以为,语感教学是实现这一追求的最佳途径。语文学习只要把语感作为中心(或者说目的),重视积累和积淀语感,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能迅速提高。


(一)先说理解能力和语感的关系


理解能力主要指听和读。从现代社会对人的语文能力的要求看,一个人要想迅速地捕捉他人说话的要旨,快速地把握文本的涵义,得凭借什么样的能力呢?回答只能是语感能力。这是因为,不论是迅速地捕捉他人说话的要旨,还是快速地把握文本的涵义,这期间依靠的是模糊思维。一个人在听别人说话或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不可能对别人的话或文本中的语句,一个词、一句话地去理解。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根本无法进行,阅读过程中的速读、猜读等高效阅读法也不可能存在。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语言中的情味感、言外之意、深层含义等隐含信息,在阅读、听话过程中,如果没有语感的参与,也无法体会到、把握住。


著名语言学家夏丏尊在谈到文学与语感的关系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夏先生在这里所说的“旨趣”“意味”等等,就是语言的情味和语言的深层含义。


显而易见,这些东西是翻查字典、词典根本无法解决的东西。解决它们靠什么?只能靠阅读者的语感。


(二)语言运用能力同语感的关系


语言运用能力同语感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说写者在进行说写活动时不可能字字必斟、句句必酌地去进行。说写者只能依靠平时得来的语感,在一种接近直觉的状态下运用语言。


对此,吕叔湘先生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打乒乓球的时候,不可能每一举手都测定一下角度的大小、腕力的强弱。同样,说话的时候也不可能每用一个字都想一下它的定义,每说一句话都想一下它的组成。有人问:写文章不是有‘字斟句酌’之说吗?对,有这回事。可是,仔细省察一下就会发现:一、不是每字必‘斟’,每句必‘酌’;二、所谓‘字斟句酌’也很少是有意识进行定义、句法的分析,多半是直觉地感觉这个字不合适,换那个字才合适,直觉地感觉这个说法不合适,换另一种说法才合适。这里所说‘直觉地’不是出于什么本能,而是已经养成的语文习惯在起作用。”


吕先生这里说的“语文习惯”是什么呢?从上下文不难看出,它就是语感。


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学习只要抓住了语感,以语感为中心,悉心训练,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二、思维培育功能


在语文教学中培育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这已是语文界的共识了。但是,如何去发展,采取什么途径去发展,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培育并发展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依然是语感教学。这是因为:


(一)语感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言学习只要坚持以语感为中心,努力培育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那么,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受到很好的锻炼。大家知道,语言,尤其是汉语形象性很强,因此,通过语言学习来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可以说是语文教学题中应有之义。


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再现文学形象,锻炼形象思维;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再造文学形象,锻炼形象思维;我们还可以广开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历史,观瞻形象,感受语言,丰富语感,锻炼形象思维。总之,通过语感教学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可以说是语感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只要我们善加为之,认真对待,必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语感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同形象思维一样,抽象思维也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语感中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一个语感能力敏锐的人,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后,可以不经过思索就能直接把握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言外之意。比如鲁迅的小说《故乡》结尾处有这么一段话:“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深含哲理。是什么意思呢?语感迟钝的人可能说不出来,但对一个语感敏锐的人来说,文中的意蕴显而易见。在语文教学中,这样的语段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指导学生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学生的抽象思维将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语感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语感是什么?这是目前一个众说纷纭,难见统一的概念。但是,在众多的学说之中,笔者赞同这么一种观点:语感是一种言语经验直觉。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就可以认为,语文教学主要以预感为中心,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感,那么,学生的直觉思维将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我们知道,直觉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培训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语文学科如何适应这一趋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


笔者以为,通过语感教学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正是语文学科适应这一趋势的最佳选择。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语感本质上就是一种直觉思维。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语文学科培养的直觉思维属言语直觉思维,这只能适应于言语这一范畴。笔者以为,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言语直觉思维包括抽象言语直觉思维和具象言语直觉思维。前者主要指语言形式和语法规则,后者主要指语言内容。从思维科学对直觉思维的分类看,这两类直觉思维大体上包含直觉思维全部的内容,焉能说言语直觉思维只适应于言语这一狭小的范畴呢?显然这是不科学的。


三、结束语


语文教学有两大主要任务:一是培育并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一是培育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培育和发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笔者看来,通过语感教学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这两大能力,当是目前语文教学的最佳选择。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