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字字珠玉-四小经典|请你一定”药“比我”性赋“

字字珠玉-四小经典|请你一定”药“比我”性赋“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14 19:45:43
阅读:



四小经典


删繁化简,不忘初心


遍观古今,在广大中医学者“精修医道、上下求索”的历程中,自然少不了经典医著的濡养和启迪。其中,有着“四大经典”和“四小经典”之誉的八部著作尤其受到重视,诚为中医入门“不可不读”之书。


中医入门必读之“四小经典”


《汤头歌诀》 《药性赋》


医学三字经》 《濒湖脉学》



相对而言,“四大经典”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固然更胜一筹,但有着“敲门砖”作用的“四小经典”,均可谓是妙言要道、字字珠玉,伴随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繁衍,经历了时间长河的洗礼和临床应用的佐证,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


在“四小经典”中,《药性赋》因其韵律独佳、言辞精炼、实用性强等特点,受到历代医家和学者的喜爱和推崇。


初学者熟谙之,如获入门法宝;医者临证擅用之,如得活水之源。


全文分为四部分,寥寥千字,意蕴颇深,行文言简意赅,斐然成章,采用韵律佳,节奏快的赋体,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得以长盛不衰。



研读之要,在于从字里行间中揣摩古人对药性药用的理解和运用思路,措辞之精微,言语之精炼,引无数后人赞叹,想必作此赋之人,必先遍览医方,后曲畅旁通,方能有此深见。


然而,因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原书已佚,学者推测其成书时间约为金元时期,但至于《药性赋》的作者是何许人也,至今尚无确切考证。



文化盛宴


色香味俱全、筋骨肉并健


若言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那么中药药性就是指引人们挖掘宝藏的指向标;


若称辨证论治是中医思想的精髓所在,那么充分合理地运用中药进行治疗就是其利剑锋刃。


由此观之,熟谙《药性赋》不单是打开中医启蒙之路的关键,对于临证处方的化裁和加减运用也具有重要意义,地位不容小觑。


我们是何其幸运,能够在探索中药之精微大义的同时,领略一场“色香味俱全”、“筋骨肉并健”的文化盛宴。



何言其“筋骨肉并健”?


筋:环环相扣,维系其中


《药性赋》善于把握药物之间相似或相反的属性特点,利用其中的关联性和规律性。例如,通过同列并举,对两种药名有关联的药物进行阐释:


白茯苓补虚劳,多在心脾之有准;


赤茯苓破结血,独利水道以无毒。


白豆蔻治冷泻,疗痈止痛于乳香;


红豆蔻止吐酸,消血杀虫于干漆。


赤芍药破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


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退热尤良。



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


生地黄凉血更医眼疮。


麦芽有助脾化食之功,


小麦有止汗养心之力。


天门冬止嗽,补血涸而润心肝;


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


中医有云“筋强则骨健”,以明确的思路牵绊维系其中,环环相扣,全文挥洒自如,有行云流水之势。


骨: 遒劲有力,气势恢宏


性味归经是中药的神,功效主治是中药的魂。


《药性赋》以药性作为划分依据,将248种常用中药分为寒、热、温、平四类,以性味归经作为维系同类药物的筋脉,思路清晰。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药有温热,又当审详。


温药总括,医家素谙。


详论药性,平和惟在。


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高矮胖瘦,组方配伍有君臣佐使之分,中药药性亦有寒热温凉之别。以寒热温凉分述,宽泛但不失逻辑性。


另外,全篇行文格式亦极其考究,其真知灼见并不拘泥于传统的表达方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排比句式,加之以恰到好处的韵律,长短相错、对仗工整。


黄柏疮用,兜铃嗽医。


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


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


乌梅主便血疟痢之用;


竹沥治中风声音之失。


治虚烦、除哕呕,须用竹茹;


通秘结、导瘀血,必资大黄。



黄芩治诸热,兼主五淋;


槐花治肠风,亦医痔痢。


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


山豆根解热毒,能止咽喉之痛。


没食主泄泻而神效;


皂角治风痰而响应。


散肾冷、助脾胃,须毕澄茄;


疗心痛、破积聚,用蓬莪术。


将中药的特性和功能融入到诗歌的文学意蕴中,别具一格。一字一句遒劲有力,“骨健则身正”,其文字驾驭能力至此!


肉:血肉有情,妙趣无穷


筋强骨健,则文章框架坚牢、结构清晰,观其血肉,方知更妙!


是书取法自医家普遍认同的中药药性,言之凿凿,阐发精当,在此之余,更为难得的是,其文一扫医书之枯燥乏味,栩栩如生,诸药似鲜活形象般跃然纸上。


扁豆助脾,则酒有行药破结之用;


麝香开窍,则葱为通中发汗之需。


朴硝通大肠,破积而止痰癖;


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


荆芥穗清头目便血,疏风散疮之用;


瓜蒌根疗黄疸毒廱,消渴解痰之忧。


青皮快膈除膨胀,且利脾胃;


芡实益精治白浊,兼补真元。


全文不过两千余字,竟能涵括接近250味中药的主要治疗功效和特殊作用,全赖之言辞达意、删繁化简,将各药之“形色音貌”阐发得淋漓尽致,真正做到了发其精要,阐其明义,又不失可读性,实为“血肉有情”之品!



五灵脂治崩漏,理血气之刺痛;


麒麟竭止血出,疗金疮之伤折。


甘草和诸药而解百毒,盖以性平;


石斛平胃气而补肾虚,更医脚弱。


白鲜皮去风治筋弱,而疗足顽痹;


旋覆花明目治头风,而消痰嗽壅。



荡气回肠


欲求学富五车,必读扬葩振藻


李东垣将该赋辑录于《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一书中,并予以高度评价,建议后世医家学者精读细思之:


“在习医者,固当审详。而保身者,亦宜熟读。”


因此,无论是为了研习医道,抑或是为了安保其身,都应好读之,精研之,擅参之,细思之,不负古人的精言微语和妙思要道。





最后,小编建议各位——抛开一些繁赘的语译、批注、补充,面对市面上的《药性赋释义》、《药性赋白话解》、《药性赋新解》、《药性赋妙解》、甚或是开了挂的《药性赋图解》,选择阅读原篇。


原汁原味,风味更佳。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