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意:
捉刀:握着刀,拿着刀。这里的“刀”为修改竹木简错字的小型工具,和笔的作用类似。故古时的读书人常常随身携带着刀和笔。后来,人们把“捉刀”比喻成为别人代笔作文。
字里故事: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拥有“高颜值”的人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喜爱, 这种“爱美天”自古就有,尤其是在汉末到魏晋时期。
汉末时期最大的诸侯袁绍,因为三儿袁尚形貌俊伟,有“英雄之表”,尤为喜爱他,常常把他带在身边,并重用他;东吴的周瑜是名副其实的美男子。每有宴饮,陪宴抚琴的歌女们为了让周瑜看她们一眼,常会故意弹错琴, 因此,后人有诗曰:“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三国时期的枭雄、曹魏政权的开创者曹操是拥有雄才大略的超世之杰。只是,这样一位英雄却其貌不扬, 《魏氏春秋》甚至直接将他评为“姿貌短小”。
曹操本人很有自知之明。在北方统一之后,匈奴的使臣想要拜会曹操。曹操认为自己外观欠奉,没有让人心折的英雄气概,为了一举震慑对方,他想出了一个“替身”的法子。
当时,有一位名士叫崔琰,是大儒郑玄的学生,见识和风仪皆不凡, 《三国志》 中形容他“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曹操便叫崔琰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臣,他则持刀站立在崔琰旁边。
席间,崔琰言笑晏晏,风采卓然。但散席后,生性多疑的曹操还是派人去套使臣的话:“觉得魏王(曹操)怎么样?”使臣回答说:“魏王风姿丰伟,仪表堂堂,非同凡响。但是,在他席边捉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呢!”曹操得知后,立刻派人去追杀这名使臣。因为他不被假象所迷惑,是了不起的人物,若为匈奴所用,必然危及曹魏政权。
后来“捉刀”就衍生出“顶替人做事”和“替人写作” 的意思。
清朝时期的乾隆帝,一生写了四万三千多首诗(这个数字与《全唐诗》 四万八千多首基本等同,但是 《全唐诗》 收录的诗人共有两千两百多位)。然而,乾隆帝的众多诗作中,大部分是由他人捉刀的。
当时,诗人沈德潜名闻江南。乾隆帝听说后召他进京应试,并重用他。在沈德潜死后,乾隆帝还亲自为他写了挽诗。
可是,沈德潜在死去十几年后,却因为文字狱受到株连,乾隆帝甚至降旨收走他的所有封。据说,乾隆帝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在翻阅沈德潜的诗集时,发现沈德潜将当初为自己代笔的诗作都收录了进去,所以勃然大怒。
其实,曹操即使没有“高颜值”,也不会有损他“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的豪气;而乾隆帝即便没有这四万三千多首诗,也依旧是那个在位期间让清朝达到全盛,内外宾服,实际掌权时间创造了纪录的君王。
他们的风采,卓绝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