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兹大成语-《论语·学而》有朋至远方来赏析,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兹大成语-《论语·学而》有朋至远方来赏析,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17 05:53:57
阅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先贤哲人孔子的这句话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因为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它代表了中国人天性好客的生活态度。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对待客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的一些端倪。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态度中,有与人为善的因素,也有将客人看得至高无上的习惯。有朋自远方来(来得越远越尊贵),那是一件大事。需要隆重接待,从客人来,到客人去,是一系列的精心安排。


我在美国曾隆重受邀到一个朋友的偏远小镇作客三天,主人很热心,但饭菜很简单,已到了吃不饱的程度。燕麦圈加全麦面包却管够,我半夜起来,在冰箱里找了半天,也只好扫兴回床。这在中国人是不可想像的。中国人招待朋友,一定是从朋友角度考虑。如对方来自四川,必备花椒,如对方来自山东,必备大葱。所以,国外运动队若到中国比赛,中方必定要为他们准备西餐。



中国有很多成语可以解释这种为他人着想的待客之道: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这是为客人着想,但也必得配以千里,人意才重。如果给邻居送鹅毛,那就是悋吝鬼。如果出门就能买到东西,还慢待客人,那就是不够人情。也有成语“君子之交淡如水”,那君子又非别人,一定是最好的神交之友,才能超越礼仪这一节。


西方人方式不一样,比较直接。我一位朋友曾告诉我一件事,他去美国时,一位多年不见的美国朋友,再三地邀请他去家里作客。朋友却不过情,去了。寒暄过后,交谈甚欢。到了离开之时,刚走出对方家门,朋友正准备回头告谢,挥手作别,谁知对方已经“叭”的一声把门关上了。“差点没夹住我的鼻子”,朋友每每说起,仍悻悻不已。作为中国人,不能理解这最后道别的草率。在中国传统礼节中,送客至阶檐是对客人最重视的礼遇。挥手作别,不只是中国人的一个礼仪,也蕴含了中国文化中的对待友情和客人的一种情感交流。


大量的古体诗中写过这一场面。李白写道“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连马屁股都看不到了,还在挥手。这是中国人对客人和朋友的作别方式。我想,这些传统礼仪并不仅是一些繁文缛节,它是中国人维系与他人关系的重要环节,是付出情感的证明。



我想这也与文明程度有关。文明越发达的地方,人情越淡薄。这是许多人的共同感受。在文明欠发达的地区,人们还处于农耕时代,对外界抱有好奇之心。在我的家乡四川,尤以此次地震受灾严重的地区,都是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的山区。那里的人都非常纯良友善。我在电视上看到,许多外地游客在灾区受困,大家都吃不上饭。灾区的村民把剩下的余粮,先拿给外地人吃。然后才是村里的老人儿童吃。最后才轮到成年人吃。大灾面前,尚在讲究对外礼节,看了让人感动。“忍嘴待客”这句老话,从几千年前到今天,仍然在中国存在。而整个中国民间此次救灾,完全是“倾囊相助”的古风再现。倾囊,意味着拿出自已的所有,去帮助别人,有许多人真的这样做了。我想这在西方可能比较少见和难以理解。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