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捉笔成语-捉刀代笔已成为不公开的秘密

捉笔成语-捉刀代笔已成为不公开的秘密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17 09:55:00
阅读:


齐白石(1864—1957)是中国二十世纪里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以绘画和篆刻为其艺术两翼,取得了独创性的成就,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单论齐白石的篆刻艺术,大气磅礴,处惊不乱,百看不厌,可谓熔千年历史为一炉,开宗立派成大家,已为后世所敬仰。而中国历史上诸多艺术大家为世所累,请人捉刀代笔的现象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齐白石亦未能免俗。问题有二:一、齐白石请人捉刀治印之事,在大师去世后的数十年间竟未见相关的文章披露,甚觉蹊跷;二、谁又能够替大师捉刀治印?


最早为齐白石捉刀治印者:姚石倩


1932年9月19日,齐白石致姚石倩的信中写道:“近今四川又来一学篆刻者罗祥芷,自言十二岁时即学篆刻,用工廿余年,未得门径,此人甚肯用心,又是一刻印家。吾之三千门客,弟外伊亦可为吾替人。人之心性不能知,但只知其聪明也。吾与蜀人之有缘深矣。”


据此信中“弟外伊亦可为吾替人”可知,在1932年以前,姚石倩曾经为他的老师齐白石捉刀代笔,这一点应该是确认的。


姚石倩(1879—1962)安徽桐城人,四川书画篆刻家,齐白石弟子。曾任国民党第二十八军秘书、北川县知事。著有印谱《渴斋印草》。1953年被聘入四川文史馆。姚石倩最早从游齐白石的时间是1917年,时年38岁。


随着齐白石的名气越来越大,卖画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特别是其绘画作品的价格远远超过了其刻印的润格,而且,刻印比绘画更加吃力费时,于是一门心思要赚钱的齐白石有意在门内弟子间挑选篆刻优秀者为其捉刀治印,用以满足各色客户之需。


姚石倩“庚午重来京华”,是指1930年,他已经是51岁,“其所刻印,古今熔化冶为一炉,删除一切窠臼”,完全有能力并且正是齐白石需要他出力的时候,所以,姚石倩为齐白石捉刀治印的时间当在“重来京华”的期间。



罗祥芷于上世纪30年代为齐白石捉刀治印


罗祥芷为何人?据笔者所知,罗祥芷(?—1977)四川新都县人,出生在一个旧文人家庭,父亲是位私塾先生。罗家兄弟四人,其排行老三。二哥罗静之及四弟罗新之(1906—1990),皆为书画家。罗祥芷早年随篆刻名家曾默躬(1880—1961)学习篆刻,后转拜齐白石门下。


从齐白石致姚石倩的信中可见,罗祥芷拜师齐白石之前,已经学习篆刻艺术20余年,曾跟随曾默躬等先生学艺,远非一般的生手嫩芽,已经是“一刻印家”矣。他拜师齐白石的真实目的是想使自己的篆刻艺术有所突破。


到了1937年,罗祥芷已经彻底赢得了齐白石的信任。齐白石在作于1937年的《马夫图》(李燕先生收藏)上题跋曰,“吾之借山门下客多矣,知余者惟李苦禅、罗祥芷三数人耳!”在这里,齐白石语气之坚决,态度之肯定,已与数年前迥然不同。


罗祥芷大约是在上世纪30年代为齐白石捉刀治印的。


刘冰庵为齐白石捉刀治印


到了40年代,为齐白石捉刀刻印的人是刘冰庵先生,他后来与李燕先生有过很多交往。


刘冰庵(1910—1973),名庆祚,字祉绵,号冰庵,辽宁熊岳人。1933年,经李苦禅的介绍得以拜齐白石为师,学习书法、篆刻、绘画等。白石老人认为刘冰庵“少年人之作浑似老手,将来要享大名”。遂成为白石老人喜爱的弟子之一。


刘冰庵告诉李燕说:“那些年里,我一没事儿就去白石老人家,问老师‘有活吗?’老师忙不过来的话,就指指窗台,说‘有活。’窗下有一个盒子,里面摆着石材章料,再下面是收活的单子,上面写着某人要刻什么印。于是我先去看单子,然后找石头,再让老师看看对不对,别把客户送来的石头张冠李戴了。齐派篆刻是不用印床的,我就一个人坐在‘白石画屋’的台阶上,以免石渣落在屋里,左手握章料,右手凑刀,一刀一刀地刻。刻完之后,打好了印样,送白石老人过目。老人看了印样,再看印石,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就略加修改,然后刻边款。我们弟子捉刀,边款上‘白石’二字是绝对不许代刻的,这是规矩。”在场苦禅先生对李燕说:“当年你冰庵叔叔就是这样,又帮老师治印,又向老师学治印的。”


齐白石一生非常勤奋,起早贪黑地作画刻印,拼命挣钱,这是因为他一生先后娶了两房妻室,生育了七子五女共12个孩子需要他抚养,经济压力很大。


齐白石成名之后为人治印,首先确保的是两类人,一是关系亲近者,二是出价高者,必定是他亲自凑刀。为其他人治印,是否要让学生捉刀?要看他手头是否过于忙碌。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