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孜孜不倦造句-论语五分钟|学与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孜孜不倦造句-论语五分钟|学与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21 16:55:13
阅读: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处:《论语·述而》


释义: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却又做到了哪一样呢?


学而不厌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其师德之伟大首先表现为“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他不仅热爱学习,而且也热爱教育,他曾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不承认自己是“圣”,但从不否认自己是个“学不厌而教不倦”的人,甚至以此为荣。在孔子看来,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是教师应当具备的两种重要品质。“学而不厌“体现着教师内心的开放、自强不息和不断进取,而“诲人不倦”则体现着教师的爱心、耐心和敬业精神。


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就是乐教和善教,蕴含着教师的爱心和耐心,是教师最宝贵的品格和最崇高的境界所在。孔子可谓“乐教”的典范,他“有教无类”且毫无保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教学,晚年也没有停止传授,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全部倾注在学生身上,即便是一个品德恶劣的学生,他也不会放弃去说服教育,而是耐心诱导,造就成才。子路就曾被人视为庸才一个,并且侮辱过孔子,但是孔子经过努力硬是把他“雕”成一个大贤人,这不就是“乐教”的结果吗?如果说“乐教”体现的是教师的爱心,那么“善教”就是涉及到“教育艺术”了。面对学习成绩一时较差的学生、目前学习较为费劲的学生、贪玩而又调皮捣蛋的学生……诸如此类,如果教师对之一味的训斥和挖苦,除了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和他们耳根的老茧会更厚以外,不会有再其他的功能,弄不好还会毁了他们。此时,需要我们去做的是摒弃那种“朽木不可雕”的消极态度,认真研究“诲”的方法,创新“诲”的途径,更新“诲”的内容,实现“诲”的最佳效果。只有这样的“诲人不倦”才是受欢迎的,才能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来。



学教结合

“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之间是教学相长的关系,不能偏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别一个方面。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人都入了迷,凝神屏息,竟然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有人问这位教师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他回答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的。” 这位老师实际上指出“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是一个学与教之间的互动关系,备课是一个学习过程,而在课堂上教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需要在下次讲课中改正、完善,周而复始。对此,《学记》中也有精辟的表达:“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所以说,学与教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为“教”而日进,而日深;“教”因为“学”而益精,而益新。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