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因为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去世,很多人都在重读吟诵《乡愁》。
是啊,现代诗歌,或乡愁,或爱意,或畅叙欢聚,或感慨离别,自有一种别样的浪漫情怀和美学意义。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
汪国真的《热爱生命》、食指的《相信未来》、
还有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致橡树》…
这些脍炙人口的现代诗歌,你还记得吗?
今日,读到源自“人民日报”的现代诗资讯,首首经典,分享给大家。
-
-
-
-
-
-
-
-
-
-
中国现代诗歌是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中国现代诗歌主要指新体诗
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以打破旧体诗 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
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
新体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初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继之《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等刊物也发表新诗。
其倡导者和初期作家主要有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等。
-
其中首推胡适。
他的《尝试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胡适认为古今文学革命运动总是从文体的大解放入手,因此提出:"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谈新诗》)。
他作为倡导以白话写诗的第一人,主张新诗的文体是自由的和不拘格律的观点,直接导致了"五四"新诗最初的自由诗派的形成。然后是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学徒苦》;刘大白的《卖布谣》; 郭沫若《女神》是新诗地位确立的标志。
-
(源自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