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妹时,如何优雅地夸她好看?
肤白貌美大长腿——不行,太俗。
春风十里不如你——不行,太装。
不如学学古代大文豪们以花喻人。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嗯,有文化。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嗯,老司机。
……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嗯?你是在拐着弯骂我水性杨花吗?!滚粗!
看到了没有,老铁们!用「杨花」比喻妹子,那绝壁是要友尽的节奏啊!毕竟「水性杨花」这个成语已经太深入人心了。
不过话说回来,「杨花」到底做错了什么,才会与用情不专联系在一起呢?
「杨花」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花,更不是杨树的花,而是每到春天出门都会被糊一脸的柳絮。
之所以有「杨花」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古代多愁善感的诗人们喜欢把垂柳称作「杨柳」,就像《小雅·采薇》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觉得这样好像更有逼格。因此连柳絮也被顺便升级为不明觉厉的「杨花」。
杨花的特点是很明显的,轻柔无定性,风往哪吹它就往哪跑。一看就是妖艳贱货,和外面那些「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花一点都不一样。
所以常常被四处漂泊的迁客骚人、异乡游子作为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甚至连北魏的胡太后都是它的粉丝!
但杨花应该并不想要这个粉丝,因为正是因为她,杨花从此跟不可描述扯上了关系。
话说胡太后晚年一有权力就放荡,与人私通也就算了,还把名将杨大眼之子杨白花收为男宠。
这个杨白花用当时的审美眼光来看,那绝对是男神级别的小鲜肉。《南史》里是这么写他的:
杨白花,武都仇池人,少有勇力,容貌瑰伟,魏胡太后逼幸之。
有颜值又有身材,难怪连太后都对他神魂颠倒!不过杨白花跟胡太后实际上只是逢场作戏,并没有什么真情,也不想惹祸上身,所以一直在找机会跑路。最后还真的被他找到了!
「会父大眼卒,白花拥部曲南奔于梁。」本来以为人畜无害的小鲜肉猝不及防就带着自己的军队投奔南朝的梁国了,还改名杨华,这是要跟过去彻底说拜拜的节奏啊!
失恋的胡太后当然很伤心,于是做了一件以她的身份来说很大胆的事:
胡太后追思不已,为作《杨白花》歌,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声甚凄断。
这首被八卦群众收入《乐府诗集》的《杨白花》是这么写的: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不仅用「杨花」比喻飘落南梁的心上人杨白花,还突发奇想,盼望北归的燕子能将情人带回身边。这份深情,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所以《杨白花》必须火。
但身为一个太后,靠一首不是写给老公的情诗在文坛火了真的大丈夫吗?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
因为胡太后这一记高端黑,「杨花」的形象从此在文学作品中就没好过,还一直带着杨白花的影子。例如沈明臣《杨花三首》中就有:
连臂歌残杨白花,恨它飞去向天涯。漂零几处王孙路,惆怅无人帝子家。
虽然「杨花」最初指的是「负心汉」杨白花,但历史上像胡太后这种女王攻还是少数,所以柔弱的杨花更经常被用来指用情不专的女子。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里就有这样一句: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杨花的意象就这么「变性」了。
漂泊无根又难以约束,杨花这种特点与水非常相似。
《文心雕龙·情采》篇有载: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水与杨花一样,都是没有定性随遇而安的,加上水的秀色、水的神韵、水的性格都常被与女子相提并论。
所以文人墨客们就又开始自行脑补了,以「水性」来比喻女子的心性。
例如《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有一句话:
自古道,「妇人水性无常」,况烟花之辈,少真多假。
不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好,就先怪妹子天生「水性无常」?这锅甩得跟把亡国败家责任推到妹子身上的「红颜祸水」一样一样的嘛!
自带污历史的「杨花」跟仿佛已经成了女子原罪的「水性」一组成CP更是杀伤力MAX。
清代小说《说唐》第五十八回为了让读者秒懂张婕妤、尹德妃内心饥渴行为放荡,就祭出了「水性杨花」这个大招:
张尹二妃终是水性杨花,最近因高祖数月不入其宫,心怀怨望。
这就难怪妹子们对「水性杨花」这个词这么反感了。
说实话,杨柳在古代应该是犯水逆,杨花飞絮明明人家是清纯不做作的繁衍策略,却被别有用心的人说成了移情他投、自甘堕落。
好不容易熬过了春天这个发情的季节,现在我不飞絮好了吧?不曾想,即使没有杨花,杨柳同样还是不可描述……
「残花败柳」在以前常常会被直男癌们用来形容被人蹂躏过的女子。讲真,用「残花」来比喻女子坎坷的命运还可以理解,「败柳」又是怎样一种操作?
这还得从一个直男癌诗人说起。
韩翃( hóng )是唐代的诗人,虽然不太红名字还难念,但他却拥有一个「艳艳一时,喜谈谑,善讴咏」的小老婆柳氏,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吧。
不过,这个韩翃也挺争气,把柳氏收归自有之后不久就考取了功名。但此时,他却做了一件常人不太理解的事情……
据《唐诗纪事》记载:
翃有宠姬柳氏,翃成名,从辟淄青,置之都下。
既然是「宠姬」,那不是应该像优乐美一样捧在手心里吗?怎么成名后就把人家搁在一旁了呢?
而且这一搁就是「数岁」,因为安史之乱爆发了。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韩翃在长安打听到了柳氏的下落。但他第一件事不是心急如焚地飞奔过去找她,而是很有情调地写了首直男癌晚期的《章台柳》: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章台」在唐代是歌妓聚集之游乐场所的象征,据说当年那里遍植柳树,像卢照邻的诗中就有「籞宿花初满,章台柳向飞」的描写。
再加上柳氏出身娼门,所以「章台柳」,其实就是在试探性地问柳氏是否已经颜值不复当年,或是被人家拐跑了。
柳氏一看当然哭晕在厕所,但还是爬起来写了一首《杨柳枝》作为回应: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我感觉身体被掏空,几乎已经是一条「败柳」了,还能给谁攀折呢?
柳氏的回答韩翃很满意,于是打算择日把她接回来。但就在这时上天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柳氏突然间就被蕃将沙咤利劫走了!还纳为小妾!真就猝不及防地「攀折他人手」了……
韩翃心里应该有一万只草泥马呼啸而过。但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人家权大势大,我硬拼不过只能卖惨啊!
靠着到权贵面前各种卖惨,韩翃最后终于成功地把柳氏要了回来。不过,这些曲折说到底都是韩翃你自己作的啊!
杨柳任人攀折,就如同青楼女子任人凌辱,所以「章台柳」从此之后也就成了青楼女子的代称,像「花街柳巷」指妓院,「寻花问柳」指逛窑子,还有不可描述的「花柳病」……
正因为这样,后来「残花败柳」就被用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人玩弄后抛弃的女子。例如元代八点档家庭伦理剧《墙头马上》里就有:
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可以说是相当直男癌了。
又是「水性杨花」,又是「残花败柳」,无处不躺枪的杨柳真是心好累啊!
▼
月 度 热 文
被字典招安的错音丨处暑和处女是一个「处」吗
《今日说法》句式解说热播剧 | 细思极恐的歌词
文青撩妹金句 丨原谅绿是什么梗
关注和分享,总有一个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