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竹子的诗-郑板桥《墨竹图》:画家的自白,如何用一根竹子编织艺术人生

竹子的诗-郑板桥《墨竹图》:画家的自白,如何用一根竹子编织艺术人生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4-02 16:26:56
阅读:

提起郑板桥,大家不陌生吧。他本名叫郑燮,板桥是他的号,平日里大家都习惯叫他“板桥先生”。


他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看着这一串名号,不由感慨,这就是传说中的学霸吧。考上进士后,他又到范县、潍县当了县令,实力演绎什么叫“学而优则仕”。


他还是“扬州八怪”之一。


“扬州八怪”并非特指八位画家,而是指清代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个艺术家群体。之所以说“怪”,主要指这一群体特立独行,革新求变,张扬个性,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郑板桥的诗、书、画,人称“三绝”,可见他的业务能力很强。平日里,他最常画竹子、兰花和石头,其中尤以画竹子时间最长、成就最高、名声最盛,这也让他从“扬州八怪”中C位出道


大家可能好奇,郑板桥为什么这么爱画竹?他画的竹子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他笔下的竹子,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清代 郑板桥 《竹石图》 纸本水墨


01 今天,你画竹了吗?

郑板桥一生爱竹,爱到什么程度呢?我只能说,见过爱竹的,没见过这么爱竹的


先来看看他写的诗: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意思是,自己四十年来天天画竹,日思夜想的都是竹子啊,可见他对竹子用情至深。


在他看来,小小一根竹子,也内有乾坤。他曾这样形容自己画竹时的心境: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纸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在这里,他把竹子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眼中之竹”指画家看到的竹子,“胸中之竹”指画家构思的竹子,而“手中之竹”则指画家笔下的竹子。


画家看到自然之竹的千姿百态,心生感怀,就这样形成了眼中之竹


之后经由主观的构思与艺术的加工,再融入内在的情思,产生了胸中之竹


最后通过笔墨功夫呈现于纸上,手中之竹就这样诞生。


从自然之竹到眼中之竹,再到胸中之竹,最后到手中之竹,恰好对应了中国画创作从观察到构思再到呈现的完整过程。


可见,郑板桥画竹子,从来不是照相机式的对竹写生,而是借竹子来表明心志、直抒胸臆


02 诗书画结合,一个都不能少

郑板桥一生画了很多墨竹,这幅《墨竹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中竹子以秀劲的笔法、淋漓的墨色画出,一气呵成,恣意挥洒。


细看之下,那些个竹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前后呼应、开合有度、虚实相生、浓淡相宜,瘦劲中显孤高,变化中有妙韵,潇洒中寓自然,别有一番风神与气度


清代 郑板桥 《墨竹图》 纸本水墨


值得注意的是,郑板桥非常注重书画结合


一方面,他擅长以书入画。除了精于绘画,他也擅长书法。而且,他的书法还很有个性,以真隶为主,融合行草风范,兼有绘画笔法,他称之为“六分半体”。在这幅《墨竹图》中,他自如地运用了行草的笔法来表现竹子的神韵。


另一方面,他善于在画中题诗,也懂得灵活处理图画与文字的位置关系,使诗、书、画真正融为一体、相映成趣。在这幅《墨竹图》中,诗、书、画和谐地搭配在一起,错落有致,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与诗情画意的享受。


画中题诗道: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说的是,在风凄雨沥的夜晚,我在县衙书斋卧床休息,听到外面风吹竹响,想到百姓生活疾苦。虽然我只是个小小县令,但百姓的每件小事都挂在心上。


《墨竹图》题诗


03 听潇潇竹声,思百姓心声

为什么郑板桥会从潇潇竹声联想到百姓呼声呢?这还得从他的当官经历说起。


据说,这幅《墨竹图》是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创作的。彼时他的上司山东巡抚向他索求书画,他便画了这幅画,题了这首诗。


郑板桥一生当过12年七品官,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是当世的人民好公仆


乾隆十一年,他调到潍县当县令。可惜他在任期间,天空不作美,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应对灾情,郑板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向朝廷禀报,请求赈灾;
  • 以工代赈,招收饥民当工人,并为其提供食物;
  • 请大户之家为老人、妇女、孩子提供米粥;
  • 责令囤积粮食的人将粮食按常价卖给饥民;
  • 省吃俭用,捐出俸禄补贴民众;
  • 灾情最严重时,毅然开仓放粮,救活了一万多民众。

了解了这一背景后,我们再来看《墨竹图》中的画与诗,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郑板桥的品格风致,仿佛一下跃然纸上。画中那顶天立地、节节高升的竹子,宛如郑板桥的化身;而诗中那关怀百姓、体贴民情的官吏,又俨然郑板桥的写照。


只可惜,一心想着治国安邦、为民谋利的郑板桥,却由于请求赈灾一事得罪了上司,在官场上屡屡不得意。而在目睹清朝官场黑暗之后,他更感心灰意冷。


于是,乾隆十七年,他挥一挥衣袖,决意辞官归隐,以卖画为生。


清代 郑板桥 《清风疏竹图》 纸本水墨


04 竹子真爱粉的理想生活

有意思的是,郑板桥卖画,不像其他画家那样藏着掖着,而是大大方方地列出《板桥润格》: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他还特别声明要现金支付,不许讲价,不许赊账。个性坦荡率真的郑板桥,就这样愉快地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明码标价卖画的画家”


靠着卖画的收入,郑板桥是否过上了优哉游哉的生活?我们不得而知。


但通过文字记载,我们大概可以了解他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


想想就很写意啊,在飘荡着悠悠墨香、浓浓茶香、潇潇竹声的小天地里,与竹子为邻,与书画为伴,这就是郑板桥所向往的生活


不由感慨,竹子在郑板桥的生活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作为竹子真爱粉的他,一生画竹无数,还写了多首关于竹子的诗。


他赞颂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劲,抒发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悲悯,讴歌了“写取一枝清瘦竹,乌纱掷去不为官”的气节……


在他笔下,那一根根竹子仿佛有着自己的个性与表情,那一片片竹叶俨然映射出他的慈悲胸怀与赤子之心


05 我就是我,一根人见人爱的竹子

郑板桥的墨竹图,有别于传统,不同于前人。


传统的墨竹图往往注重以纯熟笔墨、精湛技艺来表现竹子的真与美,比如宋代画家文同笔下那写实而秀美的竹子,极具观赏性与装饰性。


北宋 文同 《墨竹图》 绢本水墨


而郑板桥的墨竹图,往往通过诗、书、画的巧妙结合,彰显竹子那坚韧不拔、正直不屈、高风亮节、清高通达的气韵。


在他笔下,竹子被人格化了,承载着抒情性与思想性,担得起人间各种美好的词汇


竹子之于郑板桥,就如某种情感出口或曰记录方式。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经由画竹或写竹记录下来,表达出来。


可以说,他每天画竹子,就如同每天写日记一样


不由联想起梵高笔下的向日葵,明媚,炽烈,灿烂,宛如熊熊燃烧的火焰,又如璀璨夺目的星辰。那蓬勃的生命力,仿佛在告诉世人,这是一生只待一次的淋漓绽放。


梵高 《向日葵》 布面油画


郑板桥的竹子与梵高的向日葵,都烙上了画家强烈的个人色彩与私密情感。然而,在各自所处的时空,却遭遇了迥然有别的命运。


如你我所知,梵高生前籍籍无名,画作几乎卖不出去,最后在穷困潦倒中离开了人世。


而郑板桥的竹子在市场上却圈粉无数、价格不菲。他曾写诗说:


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


可见,对于这些彰显画家个性的竹子,民众表现出了足够的兴趣。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郑板桥的竹子能够实现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双丰收,叫好又叫座,而梵高的向日葵却不能呢?


我试着做一下浅析:


在当时的艺术界,梵高的画作,无论在技法、题材还是审美层面,都是超前的,先锋的,激进的。当时的民众还无法从以往的评判标准中解脱出来,去接受这种新兴的、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梵高是引领艺术风尚的人,却也注定是孤独的行者。


郑板桥画的竹子,尽管有别于传统流行图式,不同于前辈画家所画竹子,有着自己鲜明的面貌与独特的格调,但其背后的审美理念、精神内核,还是根植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某种程度上说,郑板桥画竹,无论怎样自由发挥,怎样我以我手写我心,归根结底还是“命题作文”式的创作,它在内蕴上有新的拓展,但主题与逻辑还是与传统一脉相承。


中国文化中,竹子作为四君子之一,一直被赋予了诸多人格化的特征与高尚的品德。关于竹子的这种历史的、文化的寓意,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融入大众生活与认知之中。


所以,几乎在瞥见郑板桥竹子的那一刻起,观者就感受到了来自历史深处的感召与呼唤,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进而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也即我们常说的“共鸣”。在这里,画家的审美与大众的审美,实现了微妙而和谐的契合。


不由地想,郑板桥用毕生的艺术实践,为世人展现了创作的某种理想状态:在自嗨与普世之间,寻找最自然、最和谐的契合点。如此一来,你的作品不仅能打动自己,也能打动观者。


当然,创作路上,如梵高般特立独行也无不妥。毕竟,纵观中外艺界,任众生如何附庸风雅、哗众取宠,末了往往只有那些独立创作、坚持个性的画家,才会被书写进美术史的册页。郑板桥如此,梵高亦如此。


清代 郑板桥 《竹石图》 纸本水墨


有意思的是,流经数百年,这幅《墨竹图》传到了徐悲鸿先生手里,他欣然题跋,手动为郑板桥及其竹子点赞:


板桥先生为三百年来最卓绝中国人之一。其天性仁慈博厚又豪放不羁,即以画竹论亦未逊文与可。


透过郑板桥的竹子,徐悲鸿看到他“天性仁慈博厚又豪放不羁”。这是为什么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清代画家石涛所说的“夫画者,从于心者也”中得到答案。


画家画画,就是画自己,画自己的整个人生轨迹,画自己的所有精神寄托。


可以说,竹子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解锁密码,让我们有机会去深入了解郑板桥其人其画


他所坚持的创作理念,他所关怀的民生疾苦,他所向往的理想生活,他所追求的精神气度,他所走过的艺术人生,都与竹子微妙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今日,我们再来看郑板桥的竹子,不仅可以挖掘出美术史的研究课题,也可以纯当过过眼瘾,放松心情。


毕竟,面对这样一幅笔情纵逸的《墨竹图》,不知不觉间仿佛能感受到缕缕清风从竹林间拂过。这次第,怎一个舒畅了得?



作者简介:陌和,编辑/译者,想和你聊聊人生,唠唠家常,讲讲故事,说说艺术。


PS:原创文章,你的每次点赞和关注,我都当作是喜欢(^o^)/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