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频道·文学篇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分离之念,挚友离别之感,阴阳相隔之痛,无不牵人心弦,让人神伤。自然别离成了古典诗词中经久不衰的主题之一。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是江淹给离别最好的诠释。从先秦《诗经》到汉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于明清诗文、现代诗,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滚滚长江水……《背影》即是承袭了这一文脉。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纪实性散文,作于 1925 年,是作者追忆与父亲一道回家奔丧,然后一同北上在南京分别的往事。它自问世以来已历经九十四个春秋,歌颂最多的自然是父爱的伟大,是处于种种生活窘境中的父亲对孩子那种平和而坚决的爱。这种解读显然没有跑题,但它或者忘记了《背影》其实写的是一场离别,或者把离别仅仅视为父子情深的背景而已。
对《背影》稍加审视,即可以发现三次离别。
第一次离别可谓“死别”。作者当时由北京回到家中,其缘由,就是为了送别逝去的祖母。父亲送走了自己的母亲,孙子送走了自己的祖母。
第二次浦口送别。这次离别虽然是生离,但在作者的印象中最为深刻。这种深刻,凝聚在父亲远去终至不见的背影里:
“……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
第三次离别,已是八年后的 1925 年。在历经社会与生活的磨难之后,父亲的一句“大去之期不远矣”立即触动了作者对未来可能死别的感伤,由此作者感情回旋,眼前又看见了八年前父亲肥胖的、蹒跚的身躯,送别自己的背影,并且感叹:
“我不知何时能与他相见!”
三次离别,贯穿在过去、现在、未来的递进中。祖母的辞世只有一瞬,以此为由返乡回家已是后事,离别存在于过去。
文章花费大量篇幅描写了父亲送“我”去车站的情景,而文章首段所的“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正来自于当时当地当事人,离别存在于此时。多年以后父亲来信慨叹大限将至,这是活着对死亡的预见,离别存在于未来。生命正是在这种过去、现在、未来的相逢与离别中逐渐流失,“渐去渐远渐无穷”。
《背影》写了生离死别,然而其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止于离别,还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因为离别而产生的浓浓深情。
《背影》一文极大地反映出人之生即向死的客观事实:文章共描述了三次离别,其中就有两次都关乎死亡——祖母的逝世、父亲的大限将至。
死别无可回避,以父亲的视角来看,他在活着的过程中目睹家母离丧,又将在生命的尽头亲自经历死亡,死亡充斥在他并不漫长的人生里。而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父亲能够从母子离别的伤痛中反省自己与儿子的关系,毕竟光阴似箭、生命短暂,骨肉相连的亲情何苦在埋怨中度过。
W频道——互联网最棒的知识付费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