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国演义的朋友,多数都会认为诸葛亮是所有人物中最为耀眼的明星。诸葛亮的智谋远虑让后世无数人拜服。但是历史果真如此吗?但凡了解过一些正史的朋友就会发现,诸葛亮的很多光环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人为加上的。
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草船借箭”:正史上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真正主角是孙权。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正月,孙权与曹操在濡须口对峙。一天孙权乘轻舟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曹操见孙军整肃威武,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随后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鼓乐齐鸣,安全返航。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
不仅草船借箭张冠李戴的给了诸葛亮,他的很多事迹都有演义的成分:
借东风:虚构情节。
实际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军事集团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这是他的主要功绩,而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的主要功绩也是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
天灯续命:虚构情节。纯属小说家杜撰的情节。空城计:张冠李戴,真正主角是荀彧。
曹操率军出征陶谦之时,让荀彧留守鄄城负责后方稳定。恰逢张邈、陈宫正好谋反。曹操出征后留下的部队很少,荀彧立即派人请夏侯惇,夏侯惇赶来后连夜杀了勾结张邈、陈宫的谋反者几十个人,才安定了局面。这时候,豫州刺史郭贡率领了几万军队来到鄄城。郭贡提出要见荀彧,夏侯惇等人劝荀彧说:“你是兖州的最高长官,去了敌人军中肯定有危险,千万不能去。”荀彧不以为然出城见郭贡,郭贡见荀彧一个人出城来到自己几万大军里毫无惧意,以为鄄城很难攻陷,就带兵离开了。
三气周瑜:虚构情节。
为了美化诸葛亮而故意贬低周瑜,正史上并无此事,并且周瑜气量也非常宽宏,与《三国演义》描写的完全不同。历史上的周瑜死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在出征益州之前死于疾病,而非被诸葛亮气死的。
火烧新野:虚构情节。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火烧新野一事只字未提。甚至火烧新野这件事,也难找到记载:《三国志·先主传》中,说刘备博望坡设伏兵之后,屯扎在樊城,并非在新野;曹兵到来时,他过襄阳前往江陵,也是从樊城出发的,根本没有火烧新野一事。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也说当时的刘备屯扎在樊城,从樊城开始撤退的。显然,火烧新野一事也没有提到。
舌战群儒:真正主角是鲁肃。
诸葛亮舌战群儒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是《三国演义》中的内容。历史上只记载诸葛亮面见孙权,东吴主战派、主和派相争日盛。诸葛亮只是节使。而身为东吴第一谋士的鲁肃却力排众议,主张抗曹。
七擒孟获:虚构情节。
翻遍《三国志》这本权威的历史著作,却找不到任何地方提到过孟获,更没有关于“七擒孟获”的记载。部分史学家们也认为,对于一个叛乱领袖,抓住七次又放掉七次,既不符合诸葛亮谨慎小心的性格,也不符合战争的常规。
想要了解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应该从《三国志》中循迹,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后面加个跋,说诸葛亮行政工作做的非常好,对人很忠实,而且为人宽厚,法律严苛而公平,但加了一句话“将略非其所长”,意思是说打仗并不是他的长处。这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大相径庭,所以,历史上的诸葛亮不是罗贯中所写的诸葛亮,更不是戏剧中的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