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听到客家人跟你说“你食昼了没?”,那他或她是在向你打招呼,问你“午饭吃了没?”客家人对于“吃”的表达跟口语普通话的表达是不相同的,据研究这是客家话在传承古语上的特色。
1,吃啥都用“食”表达 。
以普通话为例,普通话对“吃”不同形态的东西有不同的动词表达,比如对固体食物“饭、肉、苹果、菜”等用的是“吃”,流质食物如“乳,酒,茶,水“等用的是“喝”。
但是客家人不论是什么形态的东西用的都是“食”,如食饭,食水,甚至烟都用“食”,这是客家语非常独特的一点。
2,三餐无特称,特用“食朝”“食昼”、“食晚” 。
客家话里面并没有专门表示“早餐、午餐、晚餐”的名词,而是用动词“食”搭配“朝、昼、夜”来表达三餐。而做三餐就用动词“煮”搭配“朝、昼、夜”。于是“煮朝、煮昼、煮夜”“吃朝、吃昼、吃夜”就形成了客家话表达的一大特色,这六词也成为了客家人每天的日常和人情。
3,“食”字为古语,传承于上古 。
据学者研究,“食”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已出现,后来陆续出现了“喫”、“吃”等词语,随着历史的发展,“食”字逐渐被这些词语所替代,但客家人完整地保留了“食”这一表达。
究其原因,大多认为是由于客家人从中原南迁时由于地域的阻隔受中原官方语言的变动影响小,所以保留了“食”的表达。
4,从“朝食”到“食朝”的转变。
客家人对食“朝、昼、夜”的表达也是传承古语的表达。
(1)“食朝”【古语示例】
《左传·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译文:齐侯说:“我姑且消灭晋军再吃早饭!”这里的“朝食”指的是“早上吃东西”,也就是“吃早饭” 。
(2)“食昼”【古语示例】
《汉书·萧望之传》:“是时太官方上昼食,上乃却食,为之涕泣,哀恸左右。”
译文:这个时候太官(一种官职)呈上午餐,王上不吃,为望之哭泣,悲痛无比。这里的“昼食”就是指“吃午饭”。
(3)“食夜”【古语示例】
《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译文:孟尝君招待客人吃晚饭,有个人遮挡了灯光。这里的“夜食”指“吃晚饭”。
古时用“朝食、昼食、夜食”来表示“吃早餐、吃午餐和吃晚餐”,但后来随着汉语表达规律发展和制约的影响,语序上变成了“食朝、食昼、食夜”。
可谓一“食”见古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从小都熟悉的家乡话一字一词间也许镌刻着历史的痕迹,文化的传承。你的家乡话吃“三餐”怎么表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