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当的对手之间,时间长了总会生出惺惺相惜之感。在一来一往的交锋中,已经渐渐地摸清了对方的脉络,也渐渐地知道了对方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谋士之间,交锋时间一长,一眨眼睛,对方就能知道下一步战局的走向。
诸葛亮和司马懿就属于这一种,虽然两个人一开始就站在对立的阵营,一直都各为其主且尽忠职守,没有什么交流也没有过多的沟通,但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相互理解的程度,绝对不逊于与自己的君主。
对于擅长计谋的高手来说,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看作是心理的写照。在《三国演义》当中,作者的政治立场倾向于蜀,所以他对于诸葛亮的正面描写要多于司马懿,整个故事当中给人一种诸葛亮神通广大司马懿只能气急败坏望尘莫及的感觉。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诸葛亮和司马懿其实属于那种旗鼓相当不分伯仲的对手,在常年的蜀魏吴交战过程中,正是因为二人的实力不相上下,所以他们才能坚持交锋那么久。并在交锋中发展出一段段故事。
最典型的一个故事应该莫过于空城计了,这种计策,有人会说是源于诸葛亮的聪明,因为诸葛亮洞察人心的能力,所以他才能在兵临城下看似千钧一发的时刻瞬间扭转战局。
也有人说是因为司马懿的错误估计,司马懿一生对诸葛亮非常了解,他知道诸葛亮如此泰然自若的表现当中一定藏着什么阴谋,所以才会让自己的军队撤退,错失对蜀军一锅端的绝佳机会。
但其实不是的,空城计的成功不能归功于任何一方,因为这个计策说到底都是建立在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相互了解基础上的。少了两人之间惺惺相惜的这一环,任何计策都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因为互相了解,所以诸葛亮才会淡然自若地坐在城墙上抚琴,面对空空的城池他心中不慌,因为他知道,这种伪装出来的淡定一定可以骗过司马懿,一定也可以保下这座处于危机中的城。
司马懿亦然,看到城楼上坐着的诸葛亮,他应该也是有所怀疑的。但是他听到诸葛亮的琴声,能够感受他弹琴时内心的宁静。所以他知道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所以诸葛亮的计策会成功。
这简直就是伯牙和子期的千古绝唱,诸葛亮敢在此时使用危险系数如此之高的空城计,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了解司马懿,也笃定司马懿能够理解他。
这两个惺惺相惜的对手,一辈子都在明争暗斗,是世界上最大的仇人。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生的争斗,这无休止的你来我往,让两个人互相的了解不断加深,并最终促使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了解彼此的两个人。
所以诸葛亮死后,司马懿用一句话评价他,这句简简单单的话,就完美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比任何的诗词对联都有说服力。
这句话很短,只有七个字,却达到了最完美的概括效果。
在知道诸葛亮身死于征伐的途中时,司马懿为他作出了这样的人生总结,说诸葛亮,“天下之奇才也”。
这短短的一句话就足以让人感受到这两个谋士之间的深情厚谊,虽然没有时时刻刻在一起,但是多次的尔虞我诈之间已经让两人产生了一种神奇的默契。
天下都说诸葛亮的忠心和勇毅,但是提到他的经世致用之才和超人的智慧,最有发言权的恐怕就只有这个老对手司马懿了吧。
正因如此,在诸葛亮振奋精神前来攻打的时候,司马懿才能一直闭门不出静候战机。在别人都关心诸葛亮的排兵布阵时,他才能从饮食之中感知到诸葛亮的身体大不如前,甚至知道他大限将至的秘密。
高手之间的过招总是惺惺相惜,司马懿应该是知道的,在这个世上唯一能够和他匹敌的人就只有诸葛亮,所以在得知诸葛亮的死讯之后,他才会说出这句近乎赞美的话。诸葛亮是天下奇才,只可惜天妒英才。
在诸葛亮死后,无敌的司马懿应该是寂寞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