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尊敬老师的名言-怀念逝去的老师

尊敬老师的名言-怀念逝去的老师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11 02:24:19
阅读:

怀念闫日晟老师


麦子


很久以来心里莫名就会想起闫日晟老师,想写一篇关于他的文章。上次高中同学小聚说到闫老师,还说有机会去看看他老人家,却意外得知闫老师已故去好几年了,具体日期和原因不详,只是一个同学听家里人说的。噩耗令我无比震惊,心里一阵唏嘘,闫老师要是活着现在也才八十多岁吧,并不算特别高龄,而老人家已于更早之前永远离我们远去了,今生已无缘再见老师一面,我为自己迟迟没有去探望老师一次遗憾至极。


闫老师是我们高中三年的语文老师,三十年前他已年过半百。印象中的闫老师花白的头发、精干利落的寸头梳理的一丝不苟,脸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身着一身灰色的中山装,连脖子处的纽扣都规规矩矩地扣着,盛夏是淡灰色或浅紫色的衬衣,只有最上面的一个纽扣开着。脚上穿一双当时中老年人流行穿的黑色老板布鞋。任何时候看起来都是精神矍铄、干净整洁,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那样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每次开门走上讲台都是那样从容淡定,偶尔在路上碰到课堂下的闫老师,背着双手,干练有神,就像一个老干部,很有儒雅的学者风范。


不知为什么想起闫老师我总能想到鲁迅先生,如果把鲁迅先生的小胡子去掉,黑发变成花白,头发再少再短一些,再去掉一点犀利,闫老师就那样一种神韵,和鲁迅先生极像:博学多闻、满腹经纶、睿智笃定、胸中有丘壑。一直以来我总觉得“知识渊博”是形容那些专家学者的,所以我很少用知识渊博形容一个普通人,但闫老师是个例外。他在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造诣给我的感觉真的是文化底蕴太浑厚了,他所拥有的、脑袋里装着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似乎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里装着中华、世界历史长河中的星光灿烂,装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这些文化韵味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需要读万卷书才能在三尺讲台上气定神闲,让精彩纷至沓来。


雅斯贝尔斯曾经这样说过:“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闫老师就是这样,他用他深厚的文化、博学的才智、娓娓道来的耐心和爱心,把语文知识、古代经典、把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植根于每一个他深爱的学生心中,在他们的心中播下兴趣爱好的种子并如蒲公英一般随风飘散到各处。


对爱好语文的人来说上闫老师的语文课是一种极大的乐趣和精神享受,即使不喜欢语文的人也会说闫老师的语文课绝不枯燥。三年下来,就像免费饱食了满汉全席盛宴,饕餮大餐。上闫老师的课没有一味地认识生字,解释词义,死背课本。每次沉着稳定的走上讲台,他会在开课之初把教案和课本往讲桌上一放,用低沉的男中音徐徐讲来,似乎从遥远的地方逐渐向目标靠近直到点题,才在黑板上用遒劲有力的漂亮笔迹板书出今天的课文题目。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林黛玉进贾府》,他先从曹雪芹讲起,再说到大家熟悉的《红楼梦》,除了课文,他会讲到《石头记》《金玉缘》,讲到甄士隐、贾雨村,讲到金陵十二钗,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这一篇课文,而是对这部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巨作的了解和对其产生的浓厚兴趣。“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可窥一斑。包括我在内的好多同学就是在这个阶段抽出时间看完《红楼梦》的,以后的几十年间我先后看过不下四五次,这对爱好文学的我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随着老师的三年教导传授,我们掌握了很多课本之内以及课本之内所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了解了外人不知道的鲁迅。鲁迅先生给人的印象是“一把直插敌人的心脏”的匕首,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但事实上先生是一个事母至孝,对弟悌让,交友至诚、为人兼爱的人,先生与某些文人的交恶皆因“理绝不让与人”的缘故。他以毕生的不懈努力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文化鲁迅”,同时他也因为自己不惮前驱的意志而成为了一面具有召唤性的旗帜,对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的有为者而言,鲁迅先生是令人尊敬的前辈和导师。


在语文课堂上,《阿Q正传》《祝福》《为了忘却的纪念》《拿来主义》,老师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字、词、句、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我们更多从老师那里看到了一个弃医从文的勇者和铮骨,看到漆黑的夜里孤军奋战、以文为剑、为中国呐喊的民族的脊梁。我们了解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金戈铁马,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激昂豪迈辛弃疾的壮志未酬及毕生志向;“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一首《满江红》学到的不仅仅是词牌,是看文释义,更多的是一种家国情怀。记得学袁枚的那篇《祭妹文》时我家养的一条爱犬正好被一些收狗卖狗肉的狗贩子偷走了,文章的凄凉哀婉正好激发了我的缅怀感伤,我就仿写了一篇《悼狗文》,被闫老师作为范文让我在课堂上读了一遍,读的我当场哽咽,也成了一生中不灭的记忆。


高中三年对闫老师的印象大都停留在他的学识和严谨的教学上,有关生活的并不多。他代着两个班的语文课,课堂上与上课无关的话题几乎不涉及,上完课就走了。有时候晚自习会来教室辅导,但他似乎对谁都一视同仁,没有见他对谁特殊对待过。听人说他原本是镇高中四中的教导主任,为了儿女进城学习方便,他放弃了职务,到我们学校——一所省重点中学做回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在四中时他就一直默默帮助着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但他低调内敛,从不张扬。三年中也从未见过闫老师发火,他总是那样循循善诱、温文尔雅,他是一个慈祥的长者,用父爱般的胸怀关爱着这些学生成长。记得那会我的作文分数在散文、记叙文方面都算是不错的,但是高二时议论文的写作让我一筹莫展很是苦恼了一段时间,不知道如何下笔。焦急忧虑甚至急的掉眼泪,我就在作文本上写下了这些心中疑惑和不安。当时也许只是为了自己议论文作文分数迟迟不能提高的一种情绪发泄,并不是老师要求的交的作文作业。没想到老师仔细读过并认真写上了长篇评语,为我解惑,告诉我如何从论点入手,如何引经据典逐步论证,又安慰说我各种体裁的文章是相互贯通的,要慢慢来。鼓励我要勇于面对,我的作文底子不差,议论文也一定能写好,最后说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到办公室找他。老师的鼓励和指导极大缓解了我的情绪,也让我终于在议论文的写作上柳暗花明。


我们高中毕业后,闫老师代了高中补习班的语文课,有好多其它班的学生就会翘课慕名来听他的课,这也是他讲课魅力的缘故吧。他讲的语文课不是填鸭式,不是一味的应试教育,而是通过知识的传授更多传达一种对语文、对文字学习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传授做人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敬畏、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恩。他上的每一节课都为学生打开一扇窗,看到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曹文轩先生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无意贬低其它学科的老师们对学生的作用,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永远是一个学校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真的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会怎么样。而好的语文老师传授给学生的语文就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让人流连忘返;是一坛香醇陈年的老酒,让人意犹未尽;是一幅墨迹斑斓的水墨画,让人赏心悦目。我们有幸遇上了这样的老师,奠定了文化之旅的坚实基础,对多读书读好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开启了我们畅游知识海洋的新航程和广阔新天地,这对我们一生都是很宝贵的。


秋雨绵绵,迷迷茫茫,秋风舞动雨丝,吹起了落叶的记忆,听风听雨,在这种秋风萧瑟里发呆。在教师节这样特别的日子里,更加怀念三十年前那些坐在教室里板凳上听闫老师讲课的日子,那些记忆会时不时的钻进脑海,时间越长,记忆越清晰,却让人变得更加寂寞。此生再无缘坐进闫老师的课堂,聆听老师的教诲,惋惜与悲痛,一切都来不及了,老师已化作一抔黄土,与天地同在。一切也都不可能了,只有偶尔翻看高中当年的语文笔记,反复阅读从闫老师嘴里留下的有关零散文字。


一切过去了的都会成为亲切的怀念,怀念中学时代,怀念母校,怀念闫日晟老师。


2019.09.10教师节于榆社电厂


恩师范思义先生


文/ 李晓辉


多年前的一个下雨的秋日,从同学的口中得知,我初中的语文老师,班主任范思义先生已经故去多日。当时,我胸口顿时象压了沉重的铅块,几乎无法呼吸。车窗外大雨滂沱,回忆起三十年前的点点滴滴,我泪如泉涌。


1983年9月我进入祁县中学初中部学习。范思义先生是我初中第一个班主任,开学伊始,先生布置的第一篇作文,要求写自己的老师,我写了小学时的数学柳老师,先生看过后,问我柳老师的名字,然后有点自得的说:“你看你的老师还是我的学生呢!你可得好好表现啊!”后来又有一篇作文, 我用了很多“华丽”的词汇。先生问我,这是你自己写的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先生笑着说:“以后你就是我的课代表了。”


先生授课时,很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对意境的描述。记得上《孔乙己》一课时,先生讲到孔么已分给孩子茴香豆的情节时,模仿孔乙己的样子,手护着茴香豆,摇头晃脑的说到“多乎哉,不多也”,然后动作就停在那里,眼睛笑盈盈的看着同学们。于是全班哄堂大笑。孔乙己的形象也就深深的镌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先生课讲得有趣,深深激发了我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我用稚嫩的文笔,开始尝试写《小桔灯后传》、《童区寄传》章回小说。每次都得到老师的鼓励。记 得有一篇古文翻译欧洲蜡像馆的作文,先生给了我95分的高分,并拍着我的肩说:“你将来可以端这碗饭了。 ”我当时心下的得意自不必说。 孰知世事难料,弟子不肖,却随着时代的潮流卷入商海浮沉去了。


初中有一阵子,我学者电视里面一些人物留长发,头发垂下来都可以把眼睛睛遮住,后面盖到了领子。先生说了我几次,我自按兵不动,以为就这样过去了。


有一日放学后,先生把我叫到办公室,进大看,始知大事不妙。推子,白围布,脸盆一应俱全。他还带着微笑说:“坐下吧”,我真是无奈。只好乖乖就范。理发结束后,先生来回端详着自己的“作品“,颇为满意的样子,自言自语说:“还不错”,而我摸着自己短得不能再短的小平头,欲哭无泪。您这推子多久没上油了?夹得我呲牙咧嘴,也只好忍着,为了免遭此洋罪,在初中时代,我再也没有留过太长的头发。


八十年代中期,我开始接触武侠小说, 时间甘之如饴,进而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先生曾经从我手里没收过一本《射雕英雄传》,并斥其为黄色小说,(需要补充说明一下,当时看的金庸武侠小说还不是正规出版社的,而是盗印版本,每两到三回为一本,看起来确实有点象手抄本)。我心下自是不服,于是在初二暑假写了一篇小作辩解。开学后,作本发下来,先生在旁边洋洋洒 洒写了两页,几乎是我作文的两倍了。现在只记得先生说,此类书籍看起来是有趣,但现在不是看此类书的合适时间,尤其是在课堂上。当时我浑然不觉,经年之后,才体会到先生的良苦用心。


应该承认,初中的我是颇有些“顽劣的”,并没有把心思全部花在学习上来,以至于初三的时候,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但自己却毫不在意。终于有一天,母亲被班主任范先生约请叫到学校去谈话。我进门一看,数理化、语文、英语、政治六主科的老师均在,然后开始挨个对我进行说评,我当时头晕晕的脸红红的,也说不清老师们的评说内容。


据母亲回家时对我讲,六位老师中,只有有范先生还是坚持“孺子可教”,认为我还是有“前途”的。先生对我的偏爱和期望可见一斑。但我并没有给先生长脸,中考以四分之差名落孙山。后来通过范先生向校长游说之后,学校网开一面, 我还是进入了重点高中继续学业。报到当天,在教学楼后与先生不期而遇,先生笑着摇了摇头,然后郑重的对我说:“好好学,别再重蹈覆辙”,我点头答“是”。


和先生的正式交集告一段落了。在先生的激励下,我的三年高中可谓勤奋努力。而后高考,上大学,分配工作,娶妻生子。人生就像不同轨道的列车,载着我们渐行渐远。期间回老家,在教师宿舍区也曾碰到先生,却只是拱手寒暄而已。我虽分明看到先生眼里想要交谈的愿望,却无奈总是行色匆匆没有交流。先生慢慢老了些,而后脑梗过一次。我曾提了慰问品去看他。先生很高兴。想起我初中时候的一些事儿,连我自己都不大记得了。先生有时候会和别人提及我来看他的事情。分明是把我当做得意弟子看待的。每每念及于此,我常感羞愧。人生总是这样,不该辜负的总被辜负,应该珍惜的往往不珍惜轻易失去。


对我最好的那个老师去了!


教师节这天,我祝先生在天堂上节日快乐。


2019年9月10日


我的小学老师杨在全


郭树林


我于一九七六年春节过后开始到本村小学上学,当时,我们村的小学是五年制复式小学,共有三名教师,其中一名公办教师名叫杨在全,另有两名民办教师,一名叫高同顺,一名叫高计爱,后来又调来一名民办教师名叫吕玉生。郭家庄小学当时只有四间窑洞,其中三间用于教室,另一间用于几名教师集体办公,因有一名女教师,所以迫不得已便在一间教室后隔出一块地方用作女教师的办公室兼寝室。而学生则分为三个班,其中一三年级一个班,二四年级一个班,五年级一个班,除五年级外,其它几个年级都采用复式班的教学模式。在我五年半的小学生活中,曾经有三个老师教过我,但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杨在全老师。


杨在全,灵石县段纯镇张志村人,五十年代从太谷师范毕业后分配到灵石县河西地区任教,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调到郭家庄小学任教,因他当时是几个教师中唯一的一名公办教师而且年龄最长且教学水平最高,因此除亲自代课外还兼任郭家庄小学校长。是当时河西地区比较出名的老教师。杨老师在我村工作10多年直至后来退休,曾先后教过我们姐弟三人,是我和哥哥姐姐共同的老师。也是我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启蒙老师。


杨老师当时已年近五十岁,留着小平头,大脸盘,一副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为人直爽又非常和蔼,因此深得全村人的信任和尊重。他在我的记忆中几乎是一个全能的人,不仅各样功课都教得非常好,而且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又对音乐、绘画和体育等几乎无所不通,因此,童年时我们都非常崇拜他。印象中杨老师是在三年级时开始教我们的,他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学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基础和素质培养,因此我后来的许多爱好都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而杨老师就是我最早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从三年级杨老师开始教我们起,每天都开设了写字课,所谓写字课,其实就是每天上一节毛笔字课,每个学生每天一到校就开始拓上仿影写一张毛笔字,仿影自然是杨老师一笔一画写成的工工整整的楷书毛笔字,而这一点在当时的其他几名教师中只有杨老师可以做到,而其它老师则没有这样的功力。记得我当时对写毛笔字特别感兴趣,每天都用一张十六开的白领纸拓上杨老师给我们提前写好的仿影,一笔一画地学着写,每次杨老师都在我写的字上用红笔划几个圈,有时在写的特别好的字上还画双圈,按照杨老师当时给我们定的标准,一张纸上画六个红桃为特优,四个以上为良好,写得不标准的则划杠。记得我当时每天都可以得5、6个红桃,很少有划杆的,杨老师经常会把我写的字在全班做示范,而受到老师的表扬是我当时最高的奖赏,因此整个小学阶段我都是在表扬声中度过的。现在想来觉得真是幸福极了,以至于每当看到现在的小学生每天背着大书包,戴着小眼镜,时刻都挣扎在题海中的模样,我真为自己当年的小学生活感到庆幸,同时也不断地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教学改革似乎离真正的素质教育越来越远,这样的教学模式究竟是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是在扼杀他们那点可怜的求知欲,每当想到这些,我不禁为我们当前的教育而感到深深的忧虑。


记忆中,杨老师教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注重背诵课文,每次上语文课,他都绘声绘色地一面领读一面为我们讲解,之后就是要求背诵课文和听写生字,而且要求十分严格,每个人都必须亲自到老师面前背诵,谁先背会就可以先下课甚至早回家吃饭,因此对于幼年时记忆力较好的我来讲,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背完课文,第一个离开学校的,这让当时许多同学都羡慕得很,而大人们看到早早放学的我也一致表扬我学习好。而不少背不会课文的同学则每回都会挨罚,甚至有时我已吃过饭后来到学校,有的同学还站在教室门外背课文。正是有了这样严格的训练,我当时学过的许多课文至今都记忆犹新,大多现在都可以背下来:比如当时记得最熟悉的有:"城里的姐姐进山来,镐头肩上扛,草帽头上戴,走与工农结合路,广阔天地大步迈,村头锣鼓响,支书迎出寨,社员个个伸拇指,真是革命的好后代!"还记得有一篇:"小红和小宝,上山打猪草,干得正起劲,地主走来了。地主黄老刁,皮笑肉不笑,先夸小红棒,又说小宝好,说完抬腿走,东西地上掉,小宝拣起着,坏书《葫芦宝》。毒害青少年,敌人耍花招,赶快回村去,支书作报告,晚上开大会,批斗黄老刁。"这些课文的内容虽然在今天看来每篇都刻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但也不失为一种红色文化的传承。


在我的印象中,杨老师对待我们每个人都非常严格又非常热心,他平时不仅教我们功课,而且还利用课余时间为我们理发,有时还带我们到学校的试验田中种庄稼,而农忙时节则组织我们参加生产队的夏收、秋收,当时还处于改革开放前的抓纲治国的时代,那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学生不仅要学文还要学工学农学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在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学校成立了学雷锋小组,经常组织同学们特别是红小兵给军烈属和贫下中农担水,扫地做好事,而且杨老师还组织我们勤工俭学,不仅利用夏收、秋收时节拣麦子,拣谷子,有时还组织我们拣废铜废铁废纸废报,然后将所捡来的东西卖掉,用于购买学生用的纸张文具等学习用品,甚至老师有时还会买一些乒乓球、篮球等体育器材和一些大家都喜欢看的小人书,记得当时我最喜欢看的有《鸡毛信》、《火车司机的儿子》、《铁道游击队》、《闪闪的红星》、《吕梁英雄传》、《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小人书,当时这些都是我们最大的爱好和兴趣,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而且从小接受了许多革命传统教育,这也正是我至今对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难以忘怀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杨老师教我的二年多生活中,我还学会了另一项技能是珠算 ,记得那时候杨老师让我们每人准备一个算盘,并且手把手教给我们如何用算盘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而且教我们背口诀,每个人都必须熟记于心,对我们几个在班上学得好的优等生,杨老师还特意给我们"吃偏饭",让我们学"小九九"。所谓"小九九"就是从一打到九,再从九退回到一,以此循环往复,自然会更熟练地掌握算盘的运算技巧,当时的学校并不刻意追求升学率,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技能,因此那个时代的小学毕业生,几乎每个人都会熟练地运用算盘,而且个个都会写毛笔字,不少人后来未上中学,但有的却可以在村子里担任会计。学以致用是那个时代小学教育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在我五年半的小学生活中,杨老师虽然只教过我两年半但他却对我后来的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我现在的许多爱好大都是当时受他的影响和启发所致,比如喜欢写作,喜欢书法以及音乐和体育等都与他的悉心教导有关,在我的记忆中,他非常的慈祥和蔼,也从不过分地注重学生的成绩,现在想来他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他巧妙地将教书育人和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许多良好的习惯,并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了一些未来工作生活中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技能。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的那句名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杨老师在我的心目中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在我小学毕业后不久,杨老师便退休了,由于长期在外求学工作,因此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我只见过他很少的几次,现在想来,如果他还在世,应该已经八十多岁了,每当我回到故乡看到那所已废弃多年的学校,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他和蔼可亲的形象,他的音容笑貌连同那些难以忘记的岁月和故事一起陪伴着我走过昨天,走过今天,走向未来……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尊敬老师的名言-怀念逝去的老师

    怀念闫日晟老师麦子很久以来心里莫名就会想起闫日晟老师,想写一篇关于他的文章。上次高中同学小聚说到闫老师,还说有机会去看看他老人家,却意外得知闫老师已故去好几年了,具体日期和原因不详,只是一个同学听家里人说的。-尊敬老师的名言

    经典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