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尊老,再爱幼,所以是尊老爱幼,这是我们社会的传统美德。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颠倒了,人们就只爱幼,不尊老了。
看同龄人的朋友圈,最是热闹,一会儿宝贝哭了,一会儿宝贝笑了,今天会说话了,今天会走路了,今天上幼儿园了,今天去游乐园玩了……,偶尔晒下老人,也只是配角,在给你哄孩子。
我们已经习惯了是不是?宝贝是全家人的宝贝,所有人都围绕着他转,所有人都以他为晴雨表。我们的宝贝是宝贝,别人的宝贝不也是宝贝吗?我们也曾经被父母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里,我们也曾咿咿呀呀的对父母笑,让他们一天的疲劳全消,我们也曾紧拉父母的手蹒跚学步,我们也曾把父母气的几度举起手要拍几巴掌,又强忍着泪水把手放下,我们也曾生病,父母整夜都无法入睡,恨不得这病生在他们身上,我们也曾离开父母的视线,哪怕只是一天,他们都十分挂念……,那么我们的父母呢?他们也是他们父母的宝贝啊!
今年,经常回老家,有一次离家的时候,分别拥抱了父母,他们非常的不好意思,这好像是从长大以来第一次拥抱他们。他们都有些弯腰驼背,个子也矮了很多,早不是儿时高大的形象。他们变得像小孩,走的时候,他们从家出来送好远,他们是那么不舍,又挥手让你离开。
在家的时候,做什么事情父母都要问我,想吃什么饭,想去哪里,都先问我。每天我也会帮忙做饭,像个指挥官,这个拿来,那个拿走,火大一点,小一点,好了,可以吃饭了。母亲就听着我的话语,忙东忙西,烧火的时候,目光跟在我身上转动。这个时候,我又真正体会什么是换位了。小的时候,母亲在厨房做饭,指挥我干点这干点那,我坐在灶前烧火,目光盯在不断忙碌的母亲身上。
我从小就笨,很多家务活农活都不会干,长到十来岁还不会做饭,但看着母亲每次干完农活又要做饭,也只是帮忙烧火。十四岁的一个秋天,父母又上地干活了,我在家玩,三婶提醒说,这么大了,学着做饭,等你父母回来了,肯定是特别开心。于是凭日常印象,拌面轧了面条,提前烧火,煮了一锅面条,刚做好,父母就回来了,盛饭给他们,他们脸上那种欣喜骄傲的笑,至今都觉得很闪耀。
记得刚外出上学不久,有一次回家是雨天,母亲问我想吃什么吃鸡蛋不,我开玩笑说就算想吃家里也没有呀,没想到吃过午饭,就不见母亲了,左邻右舍都问了没见着,下着雨会去哪呢?在屋里焦急的等到三点,听到院子里的脚步声,赶紧出去看,母亲衣服湿了多半,手里捧着布袋,我问她干什么去了,也不交待一声,她说去外村买鸡蛋去了嘛,买了15个,我没想到母亲会当真,扭过头,眼泪忍不住往下流。
我们这个生命,虽属于自己,又是父母相赠,此生,再没有人能像父母那般爱我们。
佛家说,父母便是我们此生要供养的佛,父母的恩情,是怎么报答都不够的。而父母要的不多,只要我们平安健康,他们就一切都好,时光经不起太漫长的等待,我们在成长,他们在衰老,不求时时陪伴,只愿经常温暧,只愿将来少点悔恨的泪水。
先尊老再爱幼,父母已是夕阳,而孩子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