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百七十余年的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明初,太祖朱元璋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这基本上确定了明朝今后政治的发展局势。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大概可以分为两点,其一为加强皇权,其二为分权制衡。
Δ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从理想层次而言,分权制衡是为了加强皇权,也就是君主的专制地位。比如,朱元璋在实行大官统率小官的同时,亦选拔小官牵制大官,这就大大减小了权臣蒙蔽主上的可能;但我们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小官与大官有时候又会互相联结,从而限制君主的权力。这种相生相克的治国理念使得庙堂上的政治风波极为强烈,皇帝要专制、要独裁,大臣要抗议、要斗争,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真是好不精彩。
八股取士的文官集团
俗语云:“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选举出一个仗义执言的士子,要好过一千个趋炎附势的小人,故各朝各代对人才的选举与任用极为重视。
提及明代的科举,总让人想起“八股取士”这个令人诟病的词语。其实每一种制度都有它存在的必要,人恒狃于其所见闻,我们不能局限于当今的局势,要从明代当代的角度来看问题。
Δ八股文格式
所谓八股文,乃是“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所以“八股”说的其实是一种体裁。考试时让士子们代古人语气,这个古人说的就是曾经的圣贤,也就是说,让考试的士子们根据经史典籍中的大义,模仿圣贤们说话的语气,来阐述解释某一个问题。
现代人认为八股文选出的士子们根本没有个人的思想,只会一味的模仿被神坛囚禁的“圣贤”。然而八股文并非我们说的这般无用,它还是有价值的。思考一下国家为什么举办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替朝廷办事。从八股文中脱颖而出的读书人们,饱读诗书,他们秉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理念,对于君主错误,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的阻止,哪怕是牺牲生命,也依旧一往直前。天子,也仅仅只是天子而已,大不过读书人心中的天道!
正式因为这种环境形势,导致文官们虽然有时会拉帮结派勾心斗角,但总体的意识形态还是相同。一旦遇到外力,所以的文官便会拧成一股麻绳来对抗外敌。这也就形成了明中后期文官集团将意识强加于皇帝身上的局面。
Δ明万历皇帝:因无法对抗文官集团,导致他二十几年怠政不作为
八股文选出的人才,会放在翰林院里备用。在这里面,虽然存在大量只会研究唐诗宋词、空谈孔孟之道的迂腐,但也不乏对政治热忱、忧国忧民的人才。这些人才受到提拔,在编撰各代实录、抄写各类奏章之中,获得了大量的对政局独特的见解,这也是他们将来从政的资本。从这些方面来看,八股文或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
(注:明朝并非只是科举制的天下。明初朱元璋行荐举,让各地推荐人才任用;国办学校“国子监”亦曾为选拔士子之潮流。但二者终被科举所取代,详见《明史·选举志》)
以小博大的言官集团
监督机构对统治者而言有着别样的意义。我欲行之政令,则官员不可或缺,倘若官员腐烂变样,则须监督机构对其纠劾,方能确保政局稳定。
中国古代的监督机构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趋势,即中央派出监察地方的官职,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向地方上的一把手而演变,也就是我们常熟的封疆大吏。比如刺史、巡抚等。
明朝皇帝会派遣中央大臣巡视各地,但最主要的监督机构还是言官。言官分为两种,一曰台官,一曰谏官。
台官指都察院,其内设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十三道监察御史,正七品,用以监察各地。(注:明初以右为尊,后改为左)
明史上说都察院职掌“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毕竟还是有点模糊。我们总结后可以将都察院的职责分为三种:
- 提督各道。即派遣监督地方之官员。
- 京察。明制,每六年考核一次京官(孝宗十七年定)。五品及以下的,由吏部会同都察院考核,四品及以上的则上疏自陈其功过。可不要以为都察院没办法对付高级官员,在京察后,若是言官们不满意,则可以提出“京察拾遗”考核高级官员。这将是该官员一生的污点。
- 司法权。都察院是明朝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之一,有着司法权力。刑部或是都察院对案件初审,大理寺复查,这是明朝的司法结构。
谏官指对应六部的六科。六科对比于都察院,官秩可谓太低了,即便是个科的都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但人们依旧不敢小觑六科。
臣又闻天下事惟辅臣得议,惟谏官得言。谏官虽卑,与辅臣等。
——《明史·列传第六十七》
六科可以说成是六部的监督机构,他们亦有规劝皇帝的职责。从明面上来说,自朱元璋废丞相、中书省后,六部就成为了天下权力的执掌者。而六科却可以监察六部,你说它厉不厉害?故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便通过内阁来控制六科,以此控制六部百司。
Δ张居正画像
言官是以小博大的典型案例,它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牵制文官集团特立的机构,被授予了神圣的职责。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一旦言官集团与文官集团互相勾结,则非但不能牵制文官,反而会造成朝政混乱,甚至会诞生出一手遮天的权臣。
夹在皇帝与文官之间的内阁
内阁是一个特别的机构,有的人将它理解成有实无名的宰相,有的人认为它是文官中最高等级的机构,也有人觉得内阁是文官与皇帝之间的交流枢纽。这些都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
内阁的权力,有的时候非常庞大,有的时候却又微不可见。朱元璋时置四辅官,这是内阁的前身;永乐皇帝掌权后“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内阁至此正式成立。
事情发展到后来,入阁的阁臣大多是威望素著的元老,比如皇帝的老师等等(明中后期,基本上太子的老师在未来一定会入内阁),这也使得内阁地位渐长。因为是辅官,所以内阁取得了“票拟”的权力,即为皇帝提出解决事情的建议、奏章等。这种权力发展到后来,皇帝已经不能随意推翻内阁的票拟了。没有理由就随意推翻,不仅会丧失在百官心中的威严,还会被内阁阁臣以辞职相逼,这样只会更加的丢脸。从这一点来看,内阁的确是接近了丞相的地位。
但在事实上,内阁大学士的票拟皇帝虽然不能轻易推翻,但皇帝可以不通过内阁直接下中旨决定大学士的去留;而且明代的政治具有很强的形式性,皇帝可以授意某人上奏章弹劾内阁官员,被弹劾的阁臣为了自表清白便会上疏请求辞职,这样一来决定权又回到了皇帝的手里。嘉靖年间的权臣严嵩,不就是被一道圣旨给轻易罢免了吗?
Δ严嵩影视形象
除了去留受皇帝决定外,内阁的票拟也受到了司礼监的限制。票拟决定权受制于皇帝的“批红”,皇帝不批则无法实行,而批红最后又交给了司礼监来代替。这也使得内阁的权力大打折扣。
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
——《明史·志第四十八》
有鉴于此,则可说明内阁取得了部分的相权,但它依旧受到了很大限制。故而我们可以推断,想要真正成为叱咤风云的宰相,必须不受皇帝限制,比如像一心斋醮的嘉靖,或是年幼无法理政的万历那样。
Δ陈宝国饰演的嘉靖皇帝:一心修道,使得严嵩父子趁机乱权
内阁还有一层含义。内阁大学士是文官中的佼佼者,因为他们知识渊博所以才会受皇帝所托理政。身为佼佼者,内阁承载的是文官集团意志,文官们通过内阁来表达想法给皇帝。比如万历皇帝不想按照传统习惯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于是全体文官向四位内阁大学士施压,然后内阁大学士集体向万历皇帝申请辞职。名为辞职,实为胁迫。
除了做文官集团的话事人,内阁还是皇帝与文官沟通的桥梁。因为呈给皇帝的奏章会受到内阁阁臣的过目,皇帝有什么想法或是对事情决定怎么处理,都会告诉内阁,然后由内阁起草夹杂了礼义大道解释的结论,再传递给文官集团。
明代政治的总结与反思
历史是前车之鉴,昔人为之所得,我当效仿学习;若有所困顿,遮挡竭力避免。
我们试看明代政治的发展,从朱元璋开始奠定加强皇权专制的模式,比如将地方上置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司),分权制衡;废丞相、中书省,权归六部;设言官牵制文官等等之类。
后世的皇帝也逐渐向专制发展,锦衣卫、东厂干预司法权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但守成之君怎能比创业之主?怠政的皇帝使得皇权专制的道理上充满了坎坷,各种意外也随之而来。
朱元璋不允许再设丞相,于是诞生出新的机构——内阁慢慢向相权靠拢;朱元璋想用言官牵制文官们的权力,但张居正勾结言官反而压制皇权。分权制衡的形式一旦失去了平衡,那政局必将处于极端状态之下。
为什么会失去平衡?我认为是皇帝的个人问题。朱元璋在创制的时候,没有想到后世之君能否符合自己的模式。故制度虽好,但不付诸行动,却也惘然。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
【1】《明史》张廷玉等,主要参考:选举志、职官志、宦官传;
【2】《明神宗实录》;
【3】《明太祖实录》三修本;
【4】《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
【5】《张居正大传》朱东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