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衷一成语-苏轼称他是“胸中无一毫发事”的诗僧,宝月山上《诉衷情》

衷一成语-苏轼称他是“胸中无一毫发事”的诗僧,宝月山上《诉衷情》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8-18 13:53:05
阅读:
最新资讯《衷一成语-苏轼称他是“胸中无一毫发事”的诗僧,宝月山上《诉衷情》》主要内容是当年苏轼在杭州的时候,很看重他身上的那种儒雅,曾称就说过“此僧胸中无一毫发事,故与之游”。杭州的宝月寺在城南吴山西偏宝月山麓,与西湖清波门相近。-衷一成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仲殊是北宋著名的诗僧。当年苏轼在杭州的时候,很看重他身上的那种儒雅,曾称就说过“此僧胸中无一毫发事,故与之游”。杭州的宝月寺在城南吴山西偏宝月山麓,与西湖清波门相近。这首《诉衷情》写于宝月山,全词如下: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 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这首词是暮春时的即兴之作。作者词中描绘了西湖清波门附近的美景,并在其中寄寓了自己洒脱旷达的胸襟和从容的行为举止。


上片四句写湖畔春天的景色,嫣然独绝,清波门在杭州西南,接近西湖,是游玩赏景的好地方。“清波门外拥轻衣”,受风的衣服,蓬松松地拥簇自己往前走,衣服也像减去了许多分量似的。一个“拥”字下得多么工炼,它与“轻衣”的搭配又是多么熨帖入微。一种清风动袂、衣带飘然的风致,就这样活灵活现的描绘出来了。写完湖上的和风,接着写柳絮——古代杨柳无别,这是暮春的使者。随风飘荡的杨华陪着自己走上寺门的归路。“相送飞”三字将一种殷勤护持的情意传达出来了。一切无情并化有情,与此可见出作者的心境,它与融合的景物是多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试想一下:一个诗僧,徜徉在湖边山脚的花径上,周围是缤纷的花雨,耳边是如沸的鸟鸣,这是多么惬意的游春图景啊!“乱”也者,言其纷至沓来,不暇应接之状也。自在娇莺恰恰啼,本已令人颠倒情思,何况是群莺乱啼,更何况是在湖边的花径上,真是足以摄召魂魄了。


如果说上片写春色之美丽,是以表现动态之美见胜的话,那么,转入下片,则以表现深静之意境见工了。上下两片,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具见匠心,就有珠联璧合之妙。


过片一起三句,点出寺宇寂静的场景,而用一“归”字与前片关合,以实现这一场景的转换。“闲”、“小”、“初”,都下笔轻灵,雅称其题,仿佛把人带进了一个红尘不到的世界。结拍三句,进一步烘托寺中的环境,补足前意。作者抓住了三个有时间特征的景物——钟声、篆香和月色,来加以刻画。一结悠,有竞体空灵之妙。撞钟击鼓,是佛门一天必行的功课。


仲殊即景写来,亦实亦虚,尤有远韵。接着又写出“篆香才点”与之作偶,就会更觉得笔有余妍。用“篆”字形容回旋上升的烟缕,真是工致入微了。以晚钟之远韵匹篆香之烟痕,是声与色、大于小之对比,又都取景目前,真如天造地设一般。“月到门时”,本是归时实景,惟用钟声、篆香之后,便觉充满禅机妙不可言了。


诗是人格的披露,诗中的物象,则是诗人心灵的闪光。从这轮伴随着诗僧回到山门的朗月里,我们我们不是可以感受到作者行止的自在从容吗?


黄昇称其“字字清婉,高处不减唐人风致”,洵为知言。这是一杯清茶,让我们细细品味它吧!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