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祝寿成语-古人如何过寿?我们如何正确给老人过生日?

祝寿成语-古人如何过寿?我们如何正确给老人过生日?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8-19 15:33:09
阅读:
最新资讯《祝寿成语-古人如何过寿?我们如何正确给老人过生日?》主要内容是而是有一套仪式,他先要焚香、奠酒祭祀天地,接着要到祠堂给列祖列宗磕头行礼,还要到祖父母及其他年长位尊者处一一行礼。-祝寿成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中国成语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许多都与“礼”有关,譬如知书达礼、礼尚往来、礼贤下士、彬彬有礼、分庭抗礼、克己复礼、先礼后兵、以礼相待等等。


中国人的“礼”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方说过生日,有生日之礼。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过生日,不是聚个餐吃个蛋糕就算过完了,而是有一套仪式,他先要焚香、奠酒祭祀天地,接着要到祠堂给列祖列宗磕头行礼,还要到祖父母及其他年长位尊者处一一行礼。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里,贾母的八十岁寿宴更是隆重,单寿庆的活动就安排了七八天,宁国府荣国府两处一齐大摆宴席,头三天邀请皇亲贵族、阁府督镇等等,后几天是家宴。宴席上,合府人要按上下远近的顺序给贾母拜寿敬酒。


对中国人而言,“礼”不是简单的礼貌,还是礼仪章程、社会道德规范,光是对于“寿”的追求就已经注入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并流传下来。可以说,在中国,过生日从来不是件可以被忽略的事情。


“寿”的观念早在《尚书》中已有记载。《尚书·洪范》提出“五福”的概念,即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寿”排第一位。


在《说文解字》中,“寿”本义为“久”。但中国“寿文化”有一个最独特的地方,就是虽然人们追求健康长寿,但并不是一味地依赖天地神灵,去追求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对“寿”的追求就转移到了自己身上,并且很快与社会道德规范相联系。


《礼记》屡屡把“寿”与“礼”联系在一起。《礼记·祭义》中说:“年之贵乎天下久矣,次于事亲也。”一方面告诫世人要孝亲敬老,一方面则暗含了社会上人们对长寿的尊崇与渴望。


《礼记·王制》还规定:“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杖就是老年人拄的手杖,也就是说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应该受到越来越大范围的尊重。


周代不仅倡导尊老敬贤的道德风尚,还定期举行养老礼仪。《礼记》中记载: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凡三王养老皆引年。


此礼可以说与中国文化共生,奠定了中华礼仪的精髓。与之相关联的“敬老孝亲”观念,经过孔子“仁寿、孝亲”、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在社会中形成敬老养老的风尚,且随着历史发展内化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一般在寿诞日,子女、亲友要送寿幛、寿联、寿屏或寿星图,也有赠送寿酒、寿桃或寿糕的。寿幛、寿联上多写“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等祝辞,寿屏上常描画猫与蝶,因为“猫”与“耄”(七十岁老人)、“蝶”与“耋”(八十岁老人)的读音相似,象征长寿,或画上西王母蟠桃会、八仙庆寿、东方朔偷桃等古代祝寿神话故事。


到底应该怎样给老人过生日呢?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家里的“老宝贝”,究竟要怎样过生日,才能够让他们觉得舒心呢?


1 子女一定要记住老人生日


虽然嘴上不说,但老人对此是十分敏感的。老人过生日,子女最好能够回去看看,当面说声“生日快乐”是最好的,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回家,也要打个电话问候,让老人知道自己并未被遗忘。


因为老年人普遍都会有孤独感、失落感,如果遗忘了他们的生日,他们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就会被更严重地激发。


2 帮老人过生日,爱与心意最重要


老人不同于年轻人,过生日讲求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生日的形式宜简单而温馨,不必有太大的排场,只要能表达出心意和关爱,就是一个好的生日。一个蛋糕,一句祝福,家人团聚,足以让老人开心快乐。但是也要因人而异,其中门道,就需要小辈仔细斟酌了。


3 陪伴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老人的生日礼物不必太贵重,实用又讨老人喜欢最好。比如,用照片精心制作一个视频,把想说又当面说不出口的话写上,生日当天播放给他们看,必会让老人十分感动。


老年人其实并不缺乏物质上的关怀,相对于金钱上的礼物,这些并不贵重的东西,恰恰最能让他们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和小辈的关怀。


4 耐心倾听


老人在过生日总爱回顾往事。这时要注意避免提及让老人伤心以及老人不爱听的事儿,千万别“哪壶不开提哪壶”。要尽量多和老人聊聊那些他的“英勇”的事情,让老人更加自信、自豪。


5 为老人过生日提前“热身”


可以提前几天准备,让老人先高兴起来。过完生日还要注意“善后”,不要让老人突然感到冷清寂寞,尽量让生日的喜庆温馨氛围多保持几天。


践行中华孝道,弘扬传统文化,加小编VX:v13651167418,一起让孝道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