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赞美重庆山城的诗句-重庆抗战诗歌 诵出民族的声声呐喊

赞美重庆山城的诗句-重庆抗战诗歌 诵出民族的声声呐喊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8-22 16:53:10
阅读:
最新资讯《赞美重庆山城的诗句-重庆抗战诗歌 诵出民族的声声呐喊》主要内容是-赞美重庆山城的诗句,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核心提示


抗战烽火中,大批诗人来到战时首都重庆,他们在见证重庆的抗战岁月之时,还用诗歌记录下这段历史。他们不仅记录了炸不垮烧不毁的重庆城,更记录了舍生忘死的重庆人,记录了他们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


在那个激情昂扬的年代,朗诵诗和街头诗蓬勃发展,诗人们走出书房,通过诗歌朗诵会、“诗人节”等方式,让诗歌走向大众。这些诗歌是“匕首”,更是“长枪”,把面对外敌入侵的不屈化作一段段诗句,只为诵出中华民族的呐喊。


1939年5月4日中午,战时首都重庆响起凄厉的警报声。听闻警报声,人们纷纷躲进防空洞。


没过多会儿,几十架日军轰炸机出现在重庆上空,投下一颗颗炸弹。当轰炸机的轰鸣声逐渐远去,人们走出防空洞,却发现繁华的街道已成废墟,房屋也化为瓦砾……


一名中年男子目睹此等惨状,心中愤愤难平,回到家挥笔写下:“五三与五四,寇机连日来,渝城遭残炸,死者如山堆,中见一尸骸,一母与两孤,一人横腹下,一人抱右怀,骨肉成焦炭,凝结难分开,呜呼慈母心,万古不能灰。”寥寥数笔,却将重庆遭遇轰炸后的惨状描述得淋漓尽致。


这位中年男子便是郭沫若。数日之后,这首名为《惨目吟》的诗歌便在重庆流传开来。


一首首诗歌,记录人民苦难和重庆人的坚强


“郭沫若的这首诗歌不仅如实描写了重庆遭遇日军轰炸后的惨状,随着该诗的流传,也燃起了重庆人民战斗的决心。”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蒋登科说。


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这座两江交汇的城市便吸引了包括郭沫若、艾青、臧克家等大批诗人的到来。


他们纷纷作诗,记录城市所受的重创和人民的苦难。


1940年6月5日,艾青从湖南来到重庆,暂住在位于临江门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以下简称“文协”)。刚安顿下来,就经历了一次日机轰炸。6月11日,再次遭遇空袭。“已在桂林跑过警报的艾青明显感到日军对重庆的空袭是下了重手的。”蒋登科说。


空袭警报解除后,艾青走到被炸的街巷,看见一幢幢房屋变成断壁残垣,平坦的街道被炸得坑坑洼洼,失去亲人的民众在撕心裂肺的呼喊……这一幕幕人间地狱般的惨象深深刺激着他的内心。


艾青挥笔写下名为《抬》的小诗:这是一个妇人/她的脑盖已被弹片打开/让她闭着眼睛好好地睡/让她过一阵能慢慢地醒来/让我们抬起她送回她的家/让她的家属用哭泣与仇恨安排。


这首诗在当年9月20日《新蜀报》上发表之后,其对大轰炸场景的描写引发了民众的共鸣。


艾青1941年2月离开重庆去延安。在重庆8个月期间,他先后创作了《抬》、《溃灭》等一系列诗歌作品,把对日寇的仇恨都倾泻到诗歌中。


诗人们来到重庆后,一方面如实记录大轰炸的惨状,另一方面他们也被山城人民吃苦耐劳、坚韧不拔、顽强乐观的精神所感动。著名的“戏剧诗人”田汉就作了一首《轰炸诗》,通过描写志愿者和僧侣参加救援的情景,表现了重庆人民面对灾难全民一心的精神。


“作为战时首都,重庆用自己的顽强和坚韧书写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堡垒,可谓是当之无愧。”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郝明工说,而这些诗人在见证这段历史的同时,还用诗记录下这段历史,他们记录的不仅是永远炸不垮烧不毁的重庆城,更是记录了舍生忘死的重庆人,记录了他们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


朗诵诗、街头诗,激励人们斗志


1939年1月15日,重庆《大公报》报社内,一场诗歌朗诵晚会正在举行。


“就在那山岗!那田野!那冰川!那高粱红了的青纱帐!一个,两个,十个,百个,千个,万个……抬起了头,挺起了胸膛!”高兰朗诵着他的作品。随着他激情昂扬的朗诵,在场观众也陷入到对故土的怀念中。当他结束朗诵之时,过了好一会儿,现场才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高兰是我国现代著名朗诵诗诗人,朗诵的这首诗是他为纪念东三省沦陷所作的《我的家在黑龙江》。”郝明工说,1937年9月15日出版的《文艺》月刊抗战诗歌特辑中,以“朗诵诗”的名义刊登了蒋锡金的《胡阿毛》等作品,以此为开端,朗诵诗作为抗战文艺中的特殊诗歌形式逐渐开始广为人知。


随着1938年8月,“文协”迁往重庆,在随后来到重庆的高兰、方殷等著名朗诵诗人影响下,朗诵诗的创作在重庆日益兴盛。


无论在“文协”举办的诗歌座谈会、诗歌晚会以及诗人节活动中,诗歌朗诵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甚至在大街小巷上的群众集会上也能见到诗歌朗诵的热闹场面。


“朗诵诗自此也成为重庆乃至于大后方重要的诗歌文体。”郝明工说。


而在这之中,又以高兰的诗歌影响最大。高兰在重庆期间先后写下了《武汉!祖国的心脏!》、《致一九三九》、《山岗上》、《十年》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诗篇。当时在重庆的白杨、张瑞芳、舒绣文等著名电影和话剧演员也经常参加诗歌朗诵会,而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经她们之口传播到重庆每个角落,鼓舞着重庆人民英勇抗战。


除了朗诵诗,另一种极具特色的诗歌文体——街头诗,也在当时的重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据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吕进介绍,街头诗不同于朗诵诗,如果说朗诵诗是把诗歌和舞台结合起来,那么街头诗就是把诗歌从桌面推向公众空间。


巫溪的张光朝老人4年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消息传到巫溪之时,当时只有21岁的他在和同伴一起编辑“庆祝八年抗战胜利”专刊,就通过写作一首街头诗表达了自己的激动之情。


“无论是朗诵诗还是街头诗,它们的兴起都是抗战时期大众的力量受到重视后,诗人为鼓动他们的抗战激情而创作的特殊诗歌文体。”吕进说。


诗人节在重庆诞生


1941年5月30日,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对于诗人们而言,这天非比寻常,因为他们早就收到“文协”发出的邀请,要在端午这天举行“诗人之会”。


端午节当天,400多人云集文协礼堂,老舍、臧克家等也来了。


“今天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日子,将这个节日命名为中国的诗人节,以后每年我们都可以聚集于此,好不好?”大会主持人老舍的话语刚落,礼堂内便响起一阵欢呼声。


就这样,第一届诗人节庆祝大会在重庆隆重召开。老舍、冰心、郭沫若、臧克家等53人,还联名签署了《诗人节宣言》。


次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上,刊登了老舍等人所写的《诗人节缘起》:“我们决定诗人节是要效法屈原精神……诅咒侵略,讴歌创造,赞扬真理。”


而在随后的两年里,每逢端午节,在重庆的诗人们便聚在一起,通过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庆祝诗人节。在此推动下,诗人们真正走出书房,和民众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臧克家为老舍的戏剧《张自忠》写下《诗颂张自忠》,郭沫若创作话剧《屈原》,借古人之口吟诵《橘颂》……


诗人节的诞生只是抗战时期重庆开展的众多诗会活动的一个缩影。蒋登科说,抗战期间10多场诗歌晚会和座谈会在重庆举行: 1940年4月,“文协”以中苏文化协会的名义举行了诗歌晚会,光未然、高兰等人通过朗诵苏联著名诗人马雅科夫斯基的作品,纪念他逝世十周年;6月,“文协”举行诗歌晚会悼念屈原;12月20日,“文协”诗歌朗诵队举行交流会,讨论怎样朗诵诗歌……


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诗歌晚会和交流会中,大后方诗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朗诵会、晚会上所朗诵的一首首诗歌,不仅成为鼓舞人们积极抗战的精神食粮,也更为有效地触发了人们的抗战热情。”吕进说。


在这些活动的激励之下,重庆的诗歌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喷涌而出。1944年王亚平、柳倩等诗人成立春草诗社;《诗垦地》《诗丛》《中国诗艺》《诗歌月刊》《诗生活》《诗文学丛刊》《诗报》等刊物的出现则为这些诗歌的传播提供了阵地。


(本版图片由特约摄影马多翻拍)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