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藩认为“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教育子女,做人首先要有志向,人只有先确定了方向,才会约束自己努力沿着这条道路走,这样就不会屈居于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接触新的事物,增长自己的见识,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学问是没有尽头的,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不能因为一点收获就沾沾自喜,停滞不前,坚持才能成大事。
2.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做事情要深入全面的思考,不深思就没办法真正掌握其中的道理,不经过深思得到的那些东西,即便得到了也很容易失去。这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深思熟虑,深入思考。学习本来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去探究事物的本质,由表及里,去粗取精,最终才能掌握真谛,融会贯通。
3.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仗义疏财能够团结人,严于律己能够使人信服,宽以待人能够得到人心,身先士卒能够领导众人。这里讲的是为人处世之道,尤其是对待人的态度;轻财重义,众人就会聚集在你的身边,如果自己重视财利,将利益全部捞入自己的腰包,他人得不到一点好处,自然就离你而去;而能够自我约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就会使人信服,也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为众人作出表率,那么又何愁大家不与你齐心协力,将事情办成呢?
4.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为小的缺点而忽视别人的大的优点,不要因为与人的小的怨愤而忘掉别人对你的大恩。与人相处,要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不足之处,不能因为别人一点小的过失或者因为一些小的恩怨,就否定一个人,而忘记了别人对你的恩情。
5.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做事一味追求速度,不如三思而后行;做的方便,不如做的恰当;意气用事,不如心平气和。古人早有言,欲速则不达,一味追求速度容易造成心情上的急躁,反而大事难成。中国人做人做事讲究一个“度”,做事快做的方便自然是好的,但能良好的把握尺度,做的恰到好处,才是真本事。人往往喜欢感情用事,因为一时兴起便去做一件事,往往会后悔,面对任何事,学会平心静气,控制情绪,才是大智慧。
6.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不会以大众的好恶作为自己的好恶。曾国藩这是在告诉世人,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不要从众随大流而丧失自己的原则。
7.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不要贪图钱财,曾国藩对钱财看的很淡,他早年就曾说不会给后代留下太多财产,若后人玩物丧志,钱财便会害了他们,若他们有成大事的本领,这些钱财便也用不上了。做人做事要讲究诚信,曾国藩认为,一个人如果失了信,便无法在世间立足,所以在承诺别人之前,要反复思量,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当尽全力去完成。做人不可自以为是,要有谦虚的胸怀,有容人的度量,切不可自傲自负,沾染恶习。能做到如此,时时自省,才能得到世人的尊敬。
8.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盲从他人是为羞愧,刚愎自用是为可恶。不执着与己道,不阿谀于他人,这才是中正之道。平时看不出中正之道的好,但是在风流激涌,糜乱之时,最能看出中正之道的高洁情操。
9.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光在嘴上争强好胜,没有实际行动的人其实并没有什么胜人之处。这里“能胜人,自不居胜”的意思是实际有能力的人,并不炫耀自己。整个这一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做事高调的人其实做人都是很低调的,反而做事不怎么样的人,嘴上一贯很会唱高调。
10.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作为一个明智的人,在三种事不要做:不要和谦谦君子比名声,不要和小人比拼手段,不要和天地(这里指的是天地万物、宇宙、)拼巧。就是说别和名声好的人拼名声,不要和猥琐的小人拼下贱的手段,不要和不可抗拒的事物拼命。真正聪明的人会顺天时,相地利,安人和。
备注:图文来自网络,涉及版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