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摘抄点评-邓贵环散文集《一片冰心》赏析

摘抄点评-邓贵环散文集《一片冰心》赏析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07 07:53:41
阅读:
最新资讯《摘抄点评-邓贵环散文集《一片冰心》赏析》主要内容是-摘抄点评,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一片冰心”凝真情



初秋,我所居的黄河口依然酷暑难耐,无论你是行走或是静坐,反正眨眼间就汗湿衣衫。心烦气燥之际,微信中传来一条信息:哥,我的散文集《一片冰心》(线装书局)出版了,已快递给您,请您指正。信息是湖北秭归女作家邓贵环发来的,应当说我对这个模样俊俏、身材小巧、聪慧过人的邓贵环是熟悉的,我对她的文字是熟悉的。欣闻她的散文集出版问世,我为她高兴,我期盼着早日捧读这本书。


我终于收到了这本书,封面看上去淡雅而凝重,恬静而律动。竖排的女子头像和宋体的“一片冰心”分列左右。 虽同方寸间,却遥遥不相聚。于是乎,那女子清澈、明亮,又满含忧怨的眼睛,就永远地瞄向那个美化的“心”字。盈盈顾盼,望穿秋水。女子的“一片冰心”谁人知?女子的心思谁人懂?我依稀觉得那个至纯至美的女子是邓贵环又不是邓贵环。追忆与邓贵环的过往,重温她的某些篇什,我在寻找答案。


说来,与邓贵环的相遇相识,源于“新锐散文”平台。记得2017年春节期间,受平台主编刘莉女士委托,我对1月份第四周平台所发的17篇文章进行点评,这其中就有邓贵环的《婆母,今又过年了》。后来,在一次采风活动中我们又有了一面之缘。就这样,这个来自长江三峡、屈原故里、昭君同乡的女子走进了我的视线,对她连同她的文字,也就有了更多的了解。


邓贵环出生在鄂西素有“秭归青藏高原”之称的磨坪山里,在那个叫做娃娃寨的村子里,在父母的宠爱和哥姐的佑护下,她度过了快乐而忧伤的童年。那被大山环抱的娃娃寨,那布满青苔的山间小道,那镌刻着岁月印痕的老屋,那父亲穿过的草鞋和母亲长满老茧的双手……承载了邓贵环太多童年的记忆。目睹了大山的贫瘠和父辈的艰辛,长大了一定要翻越大山离开娃娃寨的念头,便在她幼小的心田里疯长开来。邓贵环毕竟是大山的女儿,大山的峻秀滋养了她的容颜,大山的坚韧刚毅,同样赋予了她威武不屈、勇往直前的性格。终于,她就像一只羽翼渐丰的百灵鸟,欢唱着飞出了大山,飞出了娃娃寨。无论何时何地,她一刻也没忘记大山的嘱托,拼命地吮吸着知识的玉液琼浆,终于,她“飞”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年轻的邓贵环很早就成了一名高级教师,屡受褒奖,出版了教育专著。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成绩斐然,成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一片冰心》在手,我似乎不再感觉酷热,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错觉,只不过专注书中,胸腔掠过丝丝清凉。


这本书囊括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80多篇文章,其中,不少篇章我已稔熟于心。这些篇章犹如传唱鄂西大地的“龙船调”优美动听,又如三峡间回荡的“纤夫谣”高亢嘹亮,但每一词句每一段落均如磨坪大山里的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


墨韵书香,尺牍情长,我深深被书中蕴含的浓浓情意所感染,我不由跟随这含情滴泪的文字在时光的隧道里往返,我与作者一道回望故园。在那陡峭的山道上,捡拾《行走的记忆》,看一眼《老屋 老家》,欣赏一下《我家的藏宝》,重温一下《一个远去的皮影梦》,和哥姐一起《推磨》,看着母亲《熬糖》,咀嚼那香甜的《瓦栗子,锥栗子》。《娃娃寨,一个宝寨》,正如邓贵环所说:“长大的我离开了大山,我的父母也离开了我,但他们以血液基因的形式,永存在我的身体和生命里。我决定,我要用我的一颗心、这双手,去抒写这座生我养我的大山和生我养我的父母。”


记得,海明威说过,辛酸的童年是对一个作家最好的历练。而童年的痛苦记忆,往往与故乡又有着紧密的联系。的确,像舍伍德·安德森、弗兰纳里·奥康纳,以及鲁迅、茅盾、莫言等他们的绝大多数作品,无一不是舔舐着童年与故乡的痛苦写作而成。的确,外边的世界很精彩,他乡的风景也美丽,但人们更痴爱自己的故乡,更爱吃故乡的粗茶淡饭,更爱听乡音乡韵,那是因为故乡永远是我们的根。


在文学王国里,那些中外文学大家为我们树起一面旗帜,这旗子指引的方向就是故乡,正如散文家刘亮程言:“故乡对中国汉民族来说具有特殊意义。我们没有宗教,故乡便成为心灵最后的归宿。”


从鄂西磨坪大山深处走来的邓贵环,很自然地把笔触伸向生她养她的娃娃寨,伸向天真烂漫的童年少年,伸向那里的绿水青山、一草一木,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了。于是,我们也就欣慰地看到,在她丰腴肥沃的精神家园,遇见她亲手栽下的《高山柳》《一棵野樱桃树》《会唱歌的鸢尾花》……在平台所发的邓贵环的诸多篇什里,我几乎都留言点评,现选取几个留言摘录如下:看得出邓老师对身边这几棵高山柳怀着深深的情感,也正因于此,在邓老师的饱蘸深情的笔端,高山柳一年四季的各种姿态才得到很好地呈现。这几棵扎根在磨坪中学的(因规划修路后来只剩下两棵)高山柳历经70年的风雨沧桑,雷电霹雳,依然茂盛地生长着。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晚的一种普通乔木。而她们已不单纯是普通的柳树了,她是一代又一代磨坪师生的精神图腾,也正激励鞭策着这所学校的全体师生:老师似园丁呕心沥血培育学生;学生像小树奋发努力渴盼成才! 巍巍高山柳,浓浓桑梓情。生在大山里,长在人心中。高山柳,让人如何不爱她!(《高山柳》)


这棵野樱桃树生在于大山深处,也在作者的心里一年又一年花开花谢,开花结果。这棵见证世事沧桑,陪伴作者度过童年时光的野樱桃树,尽管它的果实是酸涩的,但它毕竟以自己的姿态立于天地之间,勇敢地向上生长。如作者所言“开出艳丽自己也悦目他人的花朵,结出嘉奖自己也生动秋天的果实,竭力活成了一道自己的风景。” 此文绝妙处在于:借文抒怀,借树喻人。是的,再不起眼的野樱桃树也会成长,也会一样的开花结果,其实人莫不是如此,我们定当从这棵野樱桃树上感悟些什么。(《一棵野樱桃树》)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邓贵环深谙,作为女人,在完成本职工作和搞好文学创作的同时,还担当着妻子、母亲、女儿(儿媳)多重角色,把这些角色演绎好,才是一个合格完美的女人。


的确,从《一片冰心》中看到了一个真实完美的邓贵环。她对父母、婆婆的孝感天动地。“我家住的那里,出门就是一座大山,有太阳的日子,早上九点钟阳光还照不到我家的房顶。冬天里别处的雪早已融化,地面都干了,我家院坝里还是厚厚的积雪。我想,要是他们在好一点的地方有住房,有土地,付出辛苦就有收获多好啊!“于是,在学校附近,她给父母买了一处房子。”那是一栋大三间的土坯瓦房,房子宽敞,周围也敞亮,房前的院坝差不多有二分地。房子下面是石山,地基稳固,地势也好,下再大的雨也淹不着墙脚。 当时我们一点积蓄都没有,只好到处借钱。亲戚,单位,都借了,终于凑齐了钱,买到了那栋房子。”(《妈妈,我还想做你的“恩人”》)“ 她查出病来之后,住了一段时间医院,效果并不太好。后来听说国外有一种药物能够延长生命,可是这种药价格昂贵,还不是对每一个这样病情的人都有效,得碰运气。而且,即使有效,在服用半年之后也会产生耐药性。我们买了一瓶回来吃着试试,一吃,效果竟然很明显。就这样,我们一天不落地给她买了吃。可是刚刚到半年,药物的耐药反应就出现了,最后病情终于不治。”(《婆母,今又过年了》)


邓贵环只有一个宝贝女儿,她的文章和微信所发图片中,关于女儿的内容很多。如今,她的宝贝女儿已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女儿的成长自是得益于她这个优秀的母亲,她对女儿坦露出的那种殷殷舐犊之情令人赞叹动容。这篇《上帝有一双温暖的手》,记录了在女儿三岁、五岁、六岁、九岁、上小学、上高中、上大学的点点滴滴, 这些陈年琐事,我想一般人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邓贵环却如数家珍一般镌刻于心。我感动于邓贵环对女儿的那种“润物无声”“见微知著”的爱,艳羡她的宝贝女儿拥有一个即是挚友又是良师的伟大母亲。文章最后写道:宝贝儿,我希望你在努力学习之余,别忘了认真地谈谈恋爱,收获学业,也收获爱情,成就一个更加幸福丰盈的人生。我相信那个疼爱你、呵护你,而你也爱他的好男孩,正在向你的方向张望。亲爱的宝贝儿,今天的你让我们看到,童年时候每次都能让你化险为夷的那双温暖的手,如今已经成了你自助助人的手,你正在用你这双还不十分有力,但已经很有温度的手,在努力成就一个卓越的自己,也在拉那些需要拉一把的人。


我的母亲早已作古,人逾半百的我轻易不再流泪,但读邓贵环的这篇文字,我竟泪流满面。


此刻,黄河口秋风乍起,天空中飘洒起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雨,天地间一片澄清舒朗。凭着秋风秋雨,我也借“一片冰心”,遥寄三峡畔的邓贵环,愿她在漫漫的文学之路上: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作者简介:丁尚明,男,山东东阿人,部队转业军官,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山东文学》(上、下)《前卫文学》《散文选刊》《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当代散文》《湖南散文》《奔流》《辽河》《火花》《金田》《朔风》《东渡》《北方作家》《海燕》等军内外报刊发表过数百篇文学作品,其中数十篇文学作品有的被《特别文摘》转载,有的被多省、市选作高考模拟试题,有的入选《中国散文大系》、《齐鲁文学作品年展》等多种图书文集。著有报告文学集《人间正道》,散文集《故道长河》。散文集《故道长河》荣获山东省东营市第七届“黄河口文艺奖”。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