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名将战记——“北欧雄狮”与“德国元帅”的较量
中世纪欧洲很多国王自诩为骑士,他们跨上战马,披坚执锐,然后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他们欣赏武力,珍惜荣誉。到了近代,这种类型的国王越来越少了,而瑞典瓦萨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就是其中一位。
“狮王”
维京海盗(丹麦人与挪威人)
很多人都听过“维京海盗”的故事,中世纪欧洲人把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海洋冒险者”称之为维京人。
其实维京人和占据欧洲大陆的日耳曼人是同源关系,只不过欧洲的日耳曼人已经接受了“文明”的熏陶,比之“野蛮”的远房亲戚,欧洲日耳曼人有理由自信地鄙视他们。
而还没有进入到“文明区域”的日耳曼人则一直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他们过着苦寒的生活,但却有着过人的本领,会抡铁制的斧头和驾驶“龙船”。
维京人
既然日子不好过,那就抢呗,于是,大批的斯堪的纳维亚人纷纷驾船南下,他们沿着河流行进,劫掠大陆的修道院和教堂。这在欧洲人看来简直太野蛮了,连教堂都敢打劫;但是他们也无可奈何,可怜的欧洲人生活在对“维京人”的恐惧当中。
“另类”的瑞典人
其实这些专门打家劫舍的维京人只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挪威人和丹麦人,他们的“老乡”瑞典人则不同,瑞典人喜欢做生意,凡事“以和为贵”,他们经常“光顾”俄罗斯,并且在部落老大的带领下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大陆王朝——留里克王朝,最终和斯拉夫人融合成了现在的俄罗斯人。
让瑞典人背负“维京海盗”的恶名确实有点冤枉他们了,在斯堪的纳维亚人接受基督教以后,北欧三国为了对付日益强大的“汉萨同盟”而选择了结盟——“卡尔马联盟”,尊丹麦王为带头大哥。
虽然大家联合了起来,但是丹麦和瑞典的冲突还是频频发生,最终来自于瑞典的贵族成功地把丹麦人赶出了自己的家园,并且建立了瑞典人自己的王朝——瓦萨王朝。
到了瓦萨的孙子——古斯塔夫二世时期,瑞典已经逐步走上了强国之路。
宗教改革与德国诸侯
1517年德国教士马丁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以此驳斥教皇征收“十一税”。
路德的言论在德国炸开了锅,教皇表示:“最好把你说的话收回去!”
但是路德不为所动,依然故我,他用“优美的”德语翻译了《圣经》,坚持“因信称义”,认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很快,支持路德的人多了起来,并且一些诸侯也选择改信路德宗,这样德国便陷入了分裂,即信天主教的诸侯和改信路德宗新教的诸侯在利益上开始对立。
九十五条论纲
其实都是利益之争,新教诸侯抢了天主教的教产,自然怨恨丛生;而怀恨在心的天主教诸侯又希望“夺回”教产,因此德国饱受战乱之苦。
尽管后来德国获得了“和平”,但源于宗教上的矛盾依然没能够解决。
发轫于德国的宗教改革如一股旋风,很快刮到了北欧诸国。
新教下的瑞典
在古斯塔夫二世老爸时期,瑞典放弃了天主教,宣布改信路德宗,这样瑞典就成为了一个新教国家。但是国内的天主教势力依然强大,古斯塔夫的老爸一点也不手软,对敌人坚决严厉打击。
古斯塔夫继位后,继续推行新教,同时他也留意国外的政治环境。
十七世纪初期的瑞典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新教——路德宗国家”,为了防止和孤立国内的天主教势力,瑞典致力于在波罗的海地区保持一种“新教氛围”。
在说一下波罗的海,这个位于欧洲北部的内海一直以来都是硝烟弥漫的,它不是温情脉脉的情意绵绵,而是波涛汹涌的尔虞我诈。
波罗的海的霸权
通常我们会说到波罗的海三国,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它们位于东南角;波罗的海的正北方即是瑞典,东面是俄罗斯,西面是占据日德兰半岛的丹麦,正南方是德国诸侯和波兰的势力范围。
十七世纪初的北欧风起云涌,大伙卯足劲了准备大干一场,干架之前则各找各的“盟友”。最终,为了争夺波罗的海的霸权,形成了这么几股势力。
波罗的海
北欧派:核心是丹麦和瑞典,致力于商路的维护,与德意志诸侯的“汉萨同盟”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换句话说,丹麦和瑞典的最大敌人是德国人,当然他们自己内部也有冲突。
东欧派:波兰和俄罗斯,占个位置而已,波兰无心参加到争霸大战中;俄罗斯翅膀还没长硬呢,飞不起来的,连出海口都没有,所以这两个国家排除在外。
北海派:主要是荷兰和英国两个新兴的海洋国家,他们重视海权,重视贸易,他们的野心是世界市场,既然是海洋国家,那么必须要拥有强大的海军才能实现他们的霸权。这样问题就来了,英国要海洋霸权,西班牙也要海洋霸权,一山不能容二虎呀,所以两国是竟然对手关系,也就是敌对关系;荷兰刚刚从西班牙的魔掌中逃出来,两国自然有深仇大恨。总的来说,北海派与西班牙的矛盾很尖锐,搁不到一块儿去。
大陆派:以欧洲代言人自居的法国人傲娇得惹不起,当时法国的中央王权已经基本形成,国家也完成了整合,虽说是天主教阵营的国家,但对西班牙那个羡慕嫉妒恨呀,为了争夺“一哥”的位置,两个大陆国家随时可能擦枪走火,关系差得很!
“大反派”——哈布斯堡家族
哈布斯堡派:作为欧洲最尊贵的王室,哈布斯堡家族在政治上的经营非常成功,他们擅长“政治婚姻”。这个家族有句名言:
“让别人去当炮灰吧!你——幸福的奥地利,结婚去吧!战神给别人的东西,爱神维纳斯也会赐给你!”
这句牛气冲天的格言让哈布斯堡家族受用千年,在查理五世时期,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达到了巅峰,几近统一了欧洲。
族徽
在十七世纪初,哈布斯堡家族形成了两个支派,一支是西班牙;另一派是奥地利。西班牙实力强劲,是曾经的“欧洲一哥”,无论海军还是陆军,都所向披靡。奥地利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地,同时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统治着松散的德意志和波西米亚(捷克)。
此时的哈布斯堡家族已经成为了欧洲“公敌”,举目四望皆敌人,不过他们还是有梦想的,即维持自己的霸权,奥地利皇帝甚至还想“统一”德意志。
导火线
另外,我再单独介绍两个小派别:
新教诸侯:主要位于德国的北部,信奉路德宗,是宗教改革的“受益者”,不过实力有限;
天主教诸侯:大多在南部,以巴伐利亚诸侯为大哥,想要从新教诸侯手里“夺回教产”;
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因为宗教改革而结下了梁子,两派经常互殴;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的利益:反对加强皇权,希望维持一个分裂的德国。
既然人到齐了,阵营也已经划分好了,那就开打吧!
这场群殴就是后来有名的“三十年战争”,参战国家之多,持续时间之长,破坏损失之大,刷新了欧洲历次战争的记录。
旅游之都——布拉格
战争的导火线是“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在波西米亚王国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当时的裴迪南国王(出自哈布斯堡家族)是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他来到波西米亚后,立马宣布恢复天主教,大肆迫害新教徒。于是波西米亚人愤怒了,他们果断把裴迪南的三位大臣从窗户扔了出去(没摔死),然后成立了新教政府。
战火从波西米亚烧了起来,一下子大家来了精神,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当然是支持自家人了,随即派遣军队去波西米亚“恢复秩序”。
车轮战
这就是战争的第一个阶段“捷克阶段(波西米亚)”,以捷克的小身板去对抗哈布斯堡家族这个庞然大物无异于以卵击石,最终捷克失败,哈布斯堡家族获得胜利。
但是大家别忘了,这不是一场公平的对决,哈布斯堡和天主教联盟虽然势力强大,可是反哈布斯堡力量——新教同盟,人家人多势众啊。狮子在怎么厉害还是斗不过恶狼的,依这个理,新教同盟和哈布斯堡家族玩起了“车轮战”,越往下打越精彩!
捷克刚趴下,丹麦就在盟友的撺掇下跑步进入了战场,很不幸,丹麦人碰到了一个硬茬——华伦斯坦元帅。
不少朋友听过第三帝国的往事,对几位帝国元帅的事迹也知晓一二;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之一——华伦斯坦,他不逊于第三帝国的元帅们,他是一名德意志化了的捷克贵族。
丹麦人的进场标志着战争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丹麦阶段。
不能怪丹麦人不给力,只能说华伦斯坦太过优秀,他轻易地击败了丹麦军队,这一仗,哈布斯堡家族又赢了。
古斯塔夫二世和他的瑞典“新军”
别急,说好的“车轮战”哦,下一个出场的就是我们的主角——古斯塔夫二世,他率领着瑞典“新军”深入德国腹地,依靠常备军的优势打败了雇佣军老将——蒂利伯爵。
蒂利不简单,他是七十岁的欧洲名将,“西班牙方阵”玩得很6,他是雇佣兵时代的杰出军事家。不过,长江前浪推后浪,老将被拍死了,新的军事天才也就诞生了,同时也证明了雇佣兵越来越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
新军
蒂利死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得不重新征召华伦斯坦来替他收拾烂摊子。
这可能是当时欧洲最顶级的军事天才之间的较量了,(忽略中国,德国将军们的实力有目共睹)一个是代表哈布斯堡家族出战的雇佣军新秀——华伦斯坦;另一个是冉冉升起的常备军国王——古斯塔夫二世。
两位军事达人在吕岑之战中大放异彩,最终的结果是瑞典军队获胜,可是他们的“狮王”——古斯塔夫二世却战死在了沙场。
军人以马革裹尸为荣,“骑士国王”为自己赢得了荣誉,为瑞典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华伦斯坦的悲剧
“狮王”死后,瑞典军队最终退出了战争,这无疑证明了华伦斯坦是一位优秀的元帅,和“狮王”相比,他的格局更大,眼光更高。
然而功高盖主是不分国界的,华伦斯坦太优秀了,他和帝国皇帝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与其说是和皇帝的矛盾,不如说是和整个德意志诸侯的矛盾。
华伦斯坦是一位“战略大师”,他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统一德国,至于宗教战争则完全可以妥协,即“攘外必先安内”。
一言以蔽之,华伦斯坦主张加强皇权,结束分裂。
恰恰相反,德意志诸侯却极力反对皇权的过分扩张,而同时同盟内部的西班牙和教廷也反感华伦斯坦对“异教徒”的“宽容和仁慈”。
在诸侯和西班牙的要求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疏远了华伦斯坦,并猜忌他,限制他。
失望的华伦斯坦与皇帝玩起了“冷战”,他开始与反哈布斯堡联盟进行秘密议和,这在皇帝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这和“谋逆”有何区别?
最终皇帝下令处死华伦斯坦,一代军事天才被忠于帝国的士兵杀死。
纪念
下次讲述普鲁士的崛起和“康德精神”对德意志的影响。
原创不易,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