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辞世,传播数年的冒名金句再度刷屏。
有点惭愧,不仅没哀悼转发,看过杨先生几本书,竟没记住杨先生什么语录或者哪句名言。
还特别没深度,对杨先生的文字,基本是看故事,还有窥探文艺界掌故的八卦心,比如,她笔下跟钱锺书先生的生活点滴,跟父亲杨荫航的父女情,最心痛的八妹杨必,才华也很不得了,难得的是时髦漂亮,还有被鲁迅"痛打落水狗"的三姑杨荫榆,性情有点古怪,但其实是命运坎坷的好人。
《干校六记》,评论说是讲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可我最记得的情节是他们在干校养狗。钱先生和杨先生经常省下吃的,喂一只小黄狗,叫"小趋"。杨先生独自看菜园,小趋陪她一起等候钱先生,远远看见钱先生来了,迎上去又是蹦,又是叫,高兴得打了个滚儿,起来摇尾蹦跳又再打个滚儿,最好笑的杨先生说钱先生,"默存大概一辈子也没受到这么热烈的欢迎,他简直无法向前迈步"。大时代里的痛苦的事多过快乐,女婿不堪受辱自杀,杨先生也写了,但是不动声色地含蓄在文字里。
我总觉得,有人离开我们,怀念时想起的,都是他曾经的欢笑和伤心,那些让我们难忘的故事,过了多少年,我们再说起来,"有一次,他……",还是很感慨;或者是一些细节,让我们在那一瞬间好像理解了他内心里的一些东西,但是又很难跟别人说清楚,比如我有一位敬重的前辈去年去世了,有次聚餐间,在楼梯上走了个对面,现在想起他总是那个片段里他的神情。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我心里认为的是这样的。
理解一个人,不是答中学语文阅读理解题,"某人说的这段话,含义是什么,通过某件事,表明了他什么样的人",一个人怎么会如此简单——如果对一个人的描述,能用这样的句式套路,大概你不曾真正地了解过他。
离我们遥远的名家去世了,好像怎么也得在社交网站上点个蜡烛,阅读理解的答案变成了一点感慨+名家的语录+"祈祷"的表情符号。低调一世的名家,一夜间成了无数人的人生导师,这些人里,大部分还是没看过名家的书的,不然怎么会认为那段二人转一样的鸡汤是出自名家之手。
名家丰富的精神世界,鼓捣成一碗鸡汤,好像才能被理解,那鸡汤呢,就能蕴蓄真实人生的复杂味道了?都是当下的处境:人们搞了一通,其实从来没理解自认为理解的生活。奥登的说法是,"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假装理解的力量所操纵"。
不过呢,鸡汤刷屏好像比漠视好,看杨绛总比看鸡汤畅销书强。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