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头”一词,现在通常指遇到事情喜欢刁难别人,不好对付的人,但它最开始的本义并不是指这个,也不是贬义词。它出自晚唐诗人杜荀鹤《小松》一诗,意思是长满松针的小松树。杜荀鹤的这首七绝诗集诗情、哲理、幽默、严肃于一体,十分令人玩味!
诗词原文
松树小的时候顶着长满了松针的“小脑袋”,窝在深深的草丛中,但从来没有人发现它的存在。等到它慢慢被人发现的时候,它已经比那些蓬蒿之类的野草高出许多了。当时的人们不认识这种可以高耸入云端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的时候,才称道起它的伟岸身姿。
诗词浅析
《小松》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松树,实际上是托物言志、借物讽喻,寓意深远。
松是树木中的英雄,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的它,在百草枯萎、万木凋零的数九寒天依旧凌风抗雪,苍翠凌云。正如陈毅将军在他的诗作《青松》中所描写的那样,“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面对风雪,它总是那么泰然自若。但这种参天巨松也是由刚出头的小松苗慢慢生长起来的,既然能破土出头,那么必然就有凌云参天的那一日。
诗的第一句“自小刺头深草里”就形象地写出了小松苗小时候的“可怜姿态”。刚破土的小松“埋没”在一片草丛之中,野草比他高大,但这并没有“吓到”小松树。面对深草的包围,它那长满松针的“刺头”一个劲的往上顶,这是蓬蒿所不能抵挡的。
“刺头”的“刺”字一语双关,不仅准确地形容出了小松苗的外形,而且将小松苗勇敢向上、坚强不屈的品质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从侧面说明小松苗的“小”只是短暂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增长,它必然会慢慢长大,直至凌云参天。
第二句“而今渐觉出蓬蒿”说出了松树慢慢长大,崭露头角。蓬草和蒿草是草类中长得比较高的植物,之前小松苗屈居于它们的脚底,现在它已经超出了蓬蒿的高度。“出”字是本句的关键,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首句中“刺”的必然结果,又是后面“松树凌云”的预兆,形象地写出了松树由小变大的生长过程。
诗的最后两句“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写的是小松树变成了凌云木而被万人称道。这里“凌云”一词连用了两次,前一个“凌云”是指小松苗,后一个“凌云”是指大松树。大松树凌云参天,是人们眼见的事实,称赞它说不上多有眼光。但当它还是小松苗,比小草还矮小时,又有几人能识得它就是“凌云木”呢?这是诗人发出的深深感叹。
“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正因为世上的人多是目光短浅,很多拥有凌云之才的人,当他们还是小松时,因为时人不识而被摧残、毁灭,这是极其可悲的。正如唐朝韩愈在其杂文《马说》里描述的那样,千里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种不幸都是因为不识货造成的。
这首诗是作者自己真实的写照。诗人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少时就显现出才华,但由于没有伯乐相识,所以屡试不中。直到中年时,才好不容易中了个进士,虽功名在身,却没有被授予官职,只好返乡闲居。在这种落魄失意的人生中,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生活,结合自己的心境写出了这首诗。整首诗中充满了诗情、哲理、幽默,在耐人寻味的背后,引发了很多有着相同境遇人的共鸣。
诗词小悟
一、要有“刺头”精神
从小松到凌云木,是靠松树自己“拼”出来的。有蓬蒿争抢阳光雨露,自己也随时会被不识货的人给除掉,但要想成为凌云参天的栋梁之才,这一关就必须得过。蓬蒿都是春生秋死,高才几尺,而自己则是四季常青。只要用自己的“刺头”不断向上顶,参天凌云那是指日可待。
二、韬光养晦、不要强出头
能力是慢慢积累的,小松从“埋没”长草——渐出蓬蒿——参天凌云,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段时间里,小松要不断吸收养分,才能有以后的伟岸身姿。正如我们人类需要不断学习充电一样,慢慢积累后,才能够从量变到本质上的飞跃。如果能力不足,强行出头的话,只会摔得很惨!
三、坚持自我,无伯乐亦凌云
正如屈子感慨的那样,“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醉”,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发现人才,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你的思想和行为。当一个人在黑暗中前行的时候,一直要保持心中的明亮,保持信念之火不熄,坚持自我。英雄都是寂寞的,没有伯乐,不被人赏识,那就自己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这就是,无伯乐,亦凌云!
(文/若木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