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洋溢造句-家教|分享,是充盈的生命对外的洋溢

洋溢造句-家教|分享,是充盈的生命对外的洋溢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0-01 21:14:19
阅读:
最新资讯《洋溢造句-家教|分享,是充盈的生命对外的洋溢》主要内容是-洋溢造句,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本文约3000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小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阶段,都会显得“自私”,一旦认定一件物品属于自己,谁都碰不得,连妈妈抱一下别的宝宝,都会气得“哇哇”大叫。记得儿子小时候有个玩伴,是一个非常可爱、漂亮的小姑娘,为了不让我儿子用她的小铲子铲土,宁肯把铲子抱在怀里,自己遏制住玩土的欲望,也不让我儿子碰。


那个时候,我觉得这个孩子自私极了。同时,为了不让我儿子显得“自私”,我总是要求儿子与别人分享,哪怕他已经明确表达了不满和反抗。


但是后来,我改变了看法。分享是一件很美的事情,为什么要求孩子在不情愿甚至痛苦的情况下勉强地“分享”呢?这种“分享”并不是自发的,而是分裂的、痛苦的。我们试图用一种社会道德律的东西来改造和约束孩子,体现教化的作用。但是,当“分享”成为社会道德律作用下的东西,这种“分享”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并不是真正的发自本性的喜悦,而是对人际压力、道德压力和价值观压力的妥协。


我们似乎不管在知识学习上,在社会化程度上,还是在道德上,都着急,都怕孩子不完美。一个不愿意“分享”的孩子会让父母潜意识地感到焦虑,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的孩子不符合来自他人的社会期待,也就意味着别人会认为自己的教育很失败。


我们需要对自己作为教育者,对孩子所实施的教育发起觉察。苏格拉底说:“未经觉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那么未经觉察的教育是不值得接受的。孩子从躺在摇篮里开始就被灌输“不许……”;对孩子的教育是从一系列的对生命说“不”开始,而孩子们被要求不许质疑,只许服从。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是,还未充盈之时,孩子便过早地学会了道德表演,以适应成人制定的规则,取悦于成人,博得“好孩子”的赞美或者其他的“报酬”与“贿赂”,或者仅仅是为了避免惩罚。


一个很有礼节的孩子,却并不一定是个有礼貌的孩子。礼节只是外化行为,是可以用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图式训练出来的,而礼貌是内化的美德。成人之间相遇,如果有孩子在场,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父母忙不迭地要求孩子:“快喊‘叔叔(阿姨)’”,仿佛慢一步就会让对方认定自己的孩子没有礼貌。我对此现象进行过小范围的求证。有些孩子因为害羞而不好意思与成人打招呼,有些孩子仅仅是反应没有家长快而已。出于道德压力而对孩子发起要求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


一个年幼的孩子可能会被母亲强迫着“分享”,却体验着生命的被剥夺感,那么这个孩子所展示出的“分享”的美德无疑是一种表演,而内在的生命匮乏却于内在勾引着他(她)的占有与攫取,一俟因缘际会成熟,便表现出强烈的非道德或者反道德行为。因此当人们以道德表演为美时,就是老子所说的“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檀传宝在《德育美学观》中说道:“道德的本质不是他律也不是自律,而是主体对道德的自由把握。”何以达成“对道德的自由把握”?老子告诉我们,“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第十六章),归根即回归物之初,回归自性,获得生命常行之道,则为“自知之明”,即通达自由境界,因着生命的丰盈而达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所以,真正的分享是,当自己的内在富足到钵满盆满的时候,自然而然洋溢出来的,是真正地出于爱,出于慈悲,没有勉强,没有挣扎,没有痛苦,全然地拥有,全然地散播,全然地享受。这个时候不是道德律令在起作用,而是因为内心的丰美,这个丰美的内心图景便来自于内心的充盈。



充盈,包含着物的充盈,但更重要的是爱的充盈。如果没有爱,孩子就会陷在对物的无休止的追逐中,这就不能叫做充盈,而是自我的膨胀。所以家庭教育最讲究的就是爱,爱是一切“教化”的起点,如果不明白爱的真谛,所谓教育就是个伪命题。有爱的孩子,他才可能是充盈的,就不会成为物的追逐者、沉迷者。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自私”的时候,必须要反省他是不是被爱着的。


然而,很多父母会说“我非常非常爱我的孩子啊!”其实,我们并不是如自己认为的那样懂得爱,更准确地说,我们对爱并没有真正的觉察。


我听到过一位母亲对两岁的女儿说的话,当时就感觉到不寒而栗。母亲为女儿争取到了一个小物件,对女儿说:“记住,这个世界上,只有妈妈能信,只有妈妈对你好,别人都不会真的对你好的,记住没有?”孩子完全茫然地说:“记住了。”这位母亲坚信自己是爱孩子的,但其实她并没有把爱传递给孩子,她所传递的是自己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对这世界的愤怒与恐惧,她就这样打着爱的旗号把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塞进了女儿对世界的理解之中。她亲手在女儿通往世界的桥梁上架设了一个坚固的堡垒,女儿认识世界的旅途从此变得更为艰苦。


一位奶奶在劝孙女喝药。为了哄孩子高兴,痛快地喝药,奶奶说:“佳佳最棒了!那个多多就不行,他不好好喝药。多多是这个(竖起小手指),佳佳是这个(竖起大拇指)!”奶奶也认为自己爱孙女,但其实她成功地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与他人的破碎的关系。在一次参加幼儿园亲子活动时,多多被老师赞扬,不到三岁的佳佳,她的眼睛像喷火一样,狠狠地盯住多多,让大人都感到脊背发冷……


现实生活中,“伪爱”呈现出极其丰富的样态,让孩子们被“爱“所包围,但是他们离充盈越来越远,内心越来越荒芜与匮乏。他们,绝不可能真正地分享。



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其实是来自于一次与儿子的互动。儿子小的时候嘴不甜,不会把“谢谢”挂在嘴边。我有时候还会有点嫌他没礼貌,不会来事儿。他两岁的一个夜晚,我把他放在沙发上,我蹲在地上,一边给他洗脚丫,一边讲故事。突然,儿子喊了一声:“妈妈!”便没声了,我抬头想看看他怎么了,我看到了一双晶亮晶亮的眼眸,闪着光,弯成了月牙,直视着我,然后他轻轻地、缓缓地、笑盈盈地对我说:“谢谢妈妈。”我的泪瞬间就流了出来。我知道,这声“谢谢”是完完全全自然地从儿子心里洋溢出来的,因为他的心被爱充满,盛不下了,溢出来了!


从此,我对自己的任何“教育”冲动都保持一定的警觉。


儿子三岁时,极度渴望在下大雨的时候能够在雨地里玩雨。在几次大雨中,他都被窝在家里,趴在窗口看外面。终于,我被他渴望自由的能量所感染,我决定成全他的愿望。我为他买来一件小雨披和一双小塑料凉鞋。这两样东西来了以后,儿子每天都念叨“怎么还不下雨”。终于有一天,天降大雨,我带着欢呼的他跑进了雨地。我撑着伞,看他从路的这头趟着如小河般的水路跑到路的那头,然后又折返回来。一个戏雨的娃娃,一个撑着伞的很“二”的妈妈,在一个大雨的夏日干了一件“不靠谱”的事儿。在那个宇宙中,除了雨声,就只有儿子脆嫩的欢叫和我洋溢着无敌之爱的笑声。在雨中,我和儿子共同种下了真心的种子,就为我们彼此的生命铺就了共同的爱的底色,内在的力量就蕴藏在其中。


内心丰美、有力量的人,并没有“分享”这个概念,他并不觉得分享是多么高尚、多么值得被教育的事情,换句话说,当我们把“分享”作为教育去大肆地、夸张地实施的时候,他却只是自然地存在。他就像一朵太阳花,晒着太阳,把阳光赐给他的明亮的脸庞现给大家看,爱与力量是那样的充盈,不得不向四周散发开来,就像花香无法不被人嗅到一样。他只是自然地绽放、散发,但周围的生命都感觉到了。这时,真正的分享发生了。


在德育领域有一个久经咀嚼的问题——德性可教吗?一位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更明确的问题——德性何以自足?


分享,是充盈的生命对外的洋溢。这也许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含蓄回应?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