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让孩子成为学霸,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每个家长的愿望。近代知名教育名家叶圣陶则认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01 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仅有20%与智力因素相关,剩下80%则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养成某个习惯,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所养成的习惯是好的,那就会终身受益,而儿童时期则是培养习惯的最好时期。
2015年河南高考状元马骁说,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好的学习习惯的加持。
马骁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从小他们就可以培养马骁的好的学习习惯:写不完作业不能睡觉、睡觉前回忆总结当天学的新知识等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后,父母对马骁的管理就很“放松”了,因为他们知道“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马骁是会认真学习的”。
正如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所说:
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那么,想成为学霸,需要从小养成哪些习惯呢?
02 学生时期,需要养成的3个好习惯
(一)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往往会陷入“重视听课,但不重视预习”的误区。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在学习中看似不重要,实则非常重要。
课前预习能锻炼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减少对老师的依赖。众所周知,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能让学习事半功倍。
据悉,大多数学霸都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促成他们取得好成绩必不可少的一环。自主学习能力就像肌肉,不断锻炼(练习)才会变得更加发达,预习无疑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好的锻炼方式之一。
课前预习能提前帮我们清扫学习障碍,提高听课效率。
提前将要学习的知识过一遍,找出自己不懂的点,等老师正式讲课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多花注意力在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极大的提高听课的效率,降低听课难度,同时有助于培养自信心。
那么,预习时,具体需要做到哪些点呢?(这部分建议收藏)
▶快速浏览新章节,了解所学内容,建立知识框架。
▶找出本章内容和前面内容之间的联系。
▶仔细看一遍教材,对自己不懂的内容做标记,上课时注意此部分内容的讲解。
▶最后回顾一遍教材,就其包含的知识点,深入思考后提出自己的问题,等老师讲完课后再尝试自己解答。
(二)定时总结归纳的习惯
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听课写作业,没有主动的输出,效果并不好。
美国华盛顿青少年学习研究所的一组数据表明:在对1000名学生做随机抽样后,跟踪调查发现,90%学习好的学生往往拥有主动复习、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点的习惯。
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在主动复习、归纳的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对知识进行了二次思考、深入加工,从而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记忆自然更加牢固。
从小养成定时总结归纳的习惯,好处不言而喻。不仅能提高知识掌握的深度,还能避免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学了啥都记不起来的尴尬情况。
可以说,定时归纳总结的习惯,是学霸的标配。
(三)定时整理错题的习惯
错题是做题最宝贵的财富。很多同学往往对错题很不屑,老师安排记录错题,也是凑合写写、敷衍了事。
殊不知,这就相当于——有直线捷径你不走,非得走弯弯绕绕的小路。多浪费了功夫,效果还不好!
错题是我们知识薄弱点的集中反映,与其做1000道新题,不如做好100道错题。
▲某学霸整理的错题本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1000道题中,可能有950道你已经会做了,再去做它们其实是浪费时间,真正有意义的,是攻克那些你曾经不会做的题。保证以后不出错,这样才能起到提高分数的作用。
黑龙江理科状元刘诗泽就曾提到,错题对自己的理科学习帮助非常大。“我把自己经常出错的题汇总在一起,总结它们的做题规律,这样我在正式考试时就很少在类似的题目里做错。”
学霸们做错题本时,往往很精细。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重点(建议收藏):
▶单独摘录错题,不要直接把答案写在一边,方便复习时重新解答,不受之前答题的思维定式影响;
▶分析错题的具体错因并记录,错因主要分为粗心、难点、知识点三类;
▶定时回顾自己的错题,对再次做错的题做标记,再下次复习时“重点照顾”这些题。
总结一下:
1.人的行为90%以上由习惯决定,儿童时期则是养成习惯的最佳时机。
2.儿学霸仅有20%原因是智力因素决定,剩下的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对学习成绩起到显著作用。
3.如果想培养一个学霸孩子,不妨从小开始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其中认真预习、定时总结归纳、定时整理错题等习惯对提高学习成绩有显著效果。
本文由@学霸学习方法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